工程管理有句名言:“进度是主线,成本是核心。”相信绝大多数业内人士都很清楚。
那么进度管理究竟要管什么?我想不是每一个工程人都能深刻理解。建筑行业的精细化管理,应该以进度为主要突破口!那么,进度管理的对象是什么?管理到什么水平才能叫精细化管理?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上图是是美国精益建造大会上某国外企业分享的一个生产协调场景,小贴纸颜色代表不同的分包商,每一个小贴纸代表不同的工作任务;可以看到,总包单位能够通过这样简洁明了的方式有效的管控每个分包的每个任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末位计划。所以,进度管理的对象一定是现场的每一个工作任务,精细化管理意味着总包企业对每一个任务的进展了如指掌。
BIM模型是最好的任务载体,是进度管理的核心工具。因为BIM模型天然具备了建筑工程的结构分解体系,而施工现场的任务派分也是按照WBS分解的部位信息来确定。过去任务项越多,管理成本越大导致我们的进度管理往往在流水段级别,BIM模型为我们的进度管理从流水段级深入到构件级继而到施工工艺级提供了可能性和载体。
正如本文标题所说,BIM技术的发展已经实现了我们对构件级的展现,结合施工工艺库的任务管理让我们对现场的把控可以细化到工序级;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如何利用BIM技术实现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生产管理!
第一步,消除信息孤岛,打通两条线
首先,打通设计、生产、施工,让设计信息能够为生产、施工阶段所用。设计阶段的建模软件厂商通过与下游生产、施工阶段BIM软件厂商的合作,实现共赢。
另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国际通用的BIM标准,如IFC,实现BIM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截止目前,广联达BIM5D平台已经实现了与业内主要建模产品的数据打通,如下图所示:
此种打通,在装配式建筑领域,效果更明显。通过BIM平台,将设计院的Revit模型(内置好部品编码规则并完善资源信息)有效导入,并传递给加工厂系统。加工厂系统据此生成材料、成本、质检类表单,管理供应链。加工厂的部品加工信息,回传到BIM平台。让客户在BIM平台中进行整体设计、生产、施工状态监控,并且进行施工过程管理。
其次,打通施工现场生产进度这条主线,实现各级计划信息动态监管。简言之,就是让总计划、期间计划、周计划的内容互联互通,实现多级里程碑节点、关键路径任务项的动态监管,“下级保上级”。
以往,项目现场施工中,各种状况层出不穷,比如:现场施工总是延期,合同节点无法按时完成,工程款要不回来。混凝土养护强度达标,没有及时通知分包派工。工长忘提止水螺栓的物资计划,地下室外墙没法合模。材料取样不及时,报告没到,监理不让施工。广联达BIM5D,不但很好的管理好了这些进度信息,而且,通过手机和网页等终端,将信息随时发给生产一线的工长和远在外地出差的领导。
下面是一张公司工程部的差旅线路图,为了对全国的项目进度进行有效监控,工程部的人员要去各地项目实地考察。通过生产管理系统,我们可以实现对全国项目的有效监管,出差次数变少了,项目状态掌握的更加及时准确。
第二步,实现进度标准化
了解预算的朋友们应当知道,清单项都是由定额子目构成,业主在招标时如果采用清单计价,只需要列出招标清单,就可以让各家总包单位自主投标报价。与之类似,未来的建筑业在施工工序上,也会趋于标准化。
首先,从专业化的任务包里选任务,省时省力。
请看下面这张计划表,它是不是很难编写呢?你大概要用多久才能完成?
从任务包里快速选择,只用时10分钟,甚至只用手机,就能完成。
其次,每条标准化任务,还可以内置很多匹配规则。比如构件类型、结构特征、空间特征等,根据规则,自动识别指定区域内所要完成的任务。如果事先建立好这些标准化任务的前后置关系,就能实现动态跟踪这些变化的任务。
同时,标准化任务内容,可以被持续优化,一定程度反映出了企业持续提升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项目也可以在标准化的任务里,增加图纸、方案等信息,更好的指导现场施工。
借助信息技术,这些标准化任务自动发送给一线管理人员,每天的工作安排计划性强,进度风险会随时报警,自动根据施工进度进行下一项待办任务提示,极大减少内业工作,施工日志所需要的内容,已经被自动收集整理完毕,可以随时打印,并且日志下还可附上当日进度照片。
每周的生产周会,各作业面的作业情况和质量、安全、物资、设备、劳动力信息一目了然。真实的一线施工信息和影像数据展示,就是最好的现场证据,扯皮都不好意思开口,生产周会省时省力。重大方案可以基于模型进行可视化推演,为讨论和决策增添依据。
第三步,人机料法环全要素统筹协调
进度管理,不只是管理计划,更重要的是管理好计划执行相关的生产要素,包括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任何一项要素出现疏漏,都会造成进度延误。
常言道,计划赶不上变化,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现场施工过程中人机料法环的统筹协调。
先从劳动力说起
项目可以预估最初的工效指标,然后,随着生产施工的进行,结合具体施工位置的结构特点、实际材料消耗情况和实际劳动力投入情况,自动校正工效指标,形成现场的实际工效。
这个现场的实际工效指标,将成为项目,乃至公司的核心资产。不但可以为项目下一区域的施工提供准确的劳动力数量预估、风险预判,还能为公司衡量各个工种效率,为编制企业定额、掌握劳务分包成本、判定劳务分包专业素养等提供数据支撑。河南科建等企业已经开始在同类工程的投标中,用大数据分析分包劳动力成本,辅助其进行投标成本估算和分包招采了。
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主要是根据材料用量,自动计算所需台时。当同一时间段内、同一设备需要被多家分包使用时,可以做使用排期。当排期仍无法满足时,可以预警项目管理人员进行调整。这些都是跟随现场的施工进展,动态实现的。
材料管理
通过结合算量模型进行快速提量,将提量信息发送给物资、商务部门组织采购,对于物资从发货、到场验收、入库到出库,进行全过程跟踪,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信息,可以对项目成本、进度等方面产生影响。比如:基于现场存量与近期施工计划的准确识别,能够预判材料供应风险;消耗材料的出入库批次管理、自有周转材料周转折旧、租赁周转材料的进出场管理和租费计算等,都可以与施工进度挂钩;理论投入量和实际材料消耗量,可以根据施工位置进行对比分析损耗率,与施工成本挂钩等。
技术方案
我们在标准化任务形成的同时,可以将行业通用工法内容融合到任务中,让工长在现场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查看。技术部门的专项方案,也可以通过施工部位,快速推送到此部位正在施工的工作人员手机上去,实现了技术信息的第一时间收发传递。
曾经与一个项目的总工交流,他最担心的就是现场的变更太多,很多变更涉及的施工部位要到几个月后才会组织施工,工长到时候很可能会忘记。通过技术方案,我们可以在某个区域组织施工时,将所需要的事前准备任务、事中控制要点、事后工序交接步骤作为配套任务项,发给相关执行人员。
这样看来,一切都变得如此简单:工长在编制施工计划时,也只需要选择区域,本区域的施工任务就能自动派发到人,需要投入的材料(包括消耗材料、周转材料)、设备(大型在场设备、小型机具)、劳动力(分包单位、各工种人数)就自动生成。如果现场计划变了,就随计划自调整,而预测在场劳动力、材料(包括在途的)、设备是否满足,不满足即预警。
最终,企业大数据积累沉淀,形成企业定额
施工现场就是一个基于BIM模型的信息场,这些信息再也不是静态、分散在各处的。而是在信息技术引力下,实现了在建造过程中的有效的流转和数据转化。让每一个项目进度提前,成本节约。
工长的进度信息,化为了物资部门的采购计划,化为了商务部门的月度成本统计数据,化为了质量部门的实测实量表单。
在企业大数据的背后,是企业标准化构件库、工序库、工法库的持续积累。这将强力支撑企业在同类项目中二次投标,估算投标成本,以及中标后的目标成本管理、计划合理性分析、分包招采。
我曾有幸与浙江巨匠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郑总探讨,作为一家总承包特级资质且成功在香港上市的公司领导,他明确提出了希望巨匠的每一个自营项目,全部上BIM,因为这样每个项目的成本信息是最真实的来源于一线进度,而且一改传统的填报方式,数据准确自动从模型中被提取,大大强化了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他认为,这将是未来施工行业的必然趋势。
我相信,随着云大物移智技术的逐渐成熟,各方信息将以BIM模型为载体,互联互通,并在BIM平台进行越来越多的数据整合应用,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获取到充足准确的信息,必然能够实现人机料法环统筹管控的质的飞跃。
作者:郭圣杰 | 广联达BIM5D生产产品部副经理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