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的沟通离不开语言,但语言的运用因人而异。
会说话的人,能达到有理有据有节有趣,耐人寻味;不会说话的人,无章无法无序无趣,令人生厌。说话是否有智慧,这是关乎人生与事业顺畅与否的大事,用心揣摩和学习说话之道,这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关于说话,《世说新语》第二篇记录的便是人们在各种语言环境中,为了各种目的而说的佳句名言,很是简洁,却说得很得体、巧妙。
第一则
【原文】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大儿谓曰:“何以不拜?”答曰:“偷,那得行礼!”
【译文】孔文举(孔融)有两个儿子:大的六岁,小的五岁。有一次孔文举白天睡觉,小儿子就到床头偷酒来喝,大儿子对他说:“喝酒为什么不先行礼呢?”小的回答说:“偷来的,哪能行礼呢!”
解读
言为心声,心里是怎么想的,嘴上就怎么说,两个孩子的纯真与可爱跃然纸上。语言的幽默和风趣,并不在于说话者本身有多么好的语言天赋,掌握多么灵活的语言技巧以及丰富的知识量,而在于说话者本身是否率性而为,真性流露。
第二则
【原文】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译文】孔融被捕,朝廷内外都很惊恐。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孩子依旧在玩琢钉游戏,一点也没有恐惧的样子。孔融对派来收捕他的人说:“希望罪责只限于我自己,能不能保住两个孩子的性命呢?”孩子们从容地上前说道:“父亲难道看见过打翻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的蛋吗?”话音刚落,逮捕两个儿子的的人就来了。
解读
孔融曾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是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大意是说子女对于父亲,根本不算什么,子女只是父亲情欲的结果;子女对于母亲也不算什么,就像是暂时寄存在花瓶中的东西,一旦脱离花瓶,就什么关系也没有了。
据说正是由于这个父母无恩论,曹操才下令诛杀孔融。孔融被捕时,对前来抓捕他的人所说的话,与他的父母无恩论形成明显而又强烈的矛盾。面对必然要发生的事情,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反而心中牵挂太多,对什么都放不下。与成人相比,孩子却完全不同。他们的一言一行,无不透露着自然的天性;他们心中一片澄明,对问题的看法往往包含着真知灼见。
第三则
【原文】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áo)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有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曰:“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译文】钟毓、钟会两兄弟少年时就有很好的名声,钟毓十三岁时,魏文帝听说他们俩,便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让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下令赐见。进见时钟毓脸上有汗,文帝问道:“你脸上为什么出汗?”钟毓回答说:“害怕得发抖,汗出如浆。”文帝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呢?”钟会回答说:“害怕得发抖,汗不敢出。”
解读
钟毓面见皇帝,额头冒汗,这应该是人之常情,毕竟他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子。不过面对皇帝的提问,他张口就来“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如此直率坦诚,不失为一种谦虚的聪明。这说明头脑还很清醒,文思也很敏捷。其实,如果一个人还能描述自己的紧张状态,就足以说明他不是真的紧张。
与钟毓相比,弟弟钟会分明是神情自若,对魏文帝毫无畏惧之感。但钟毓既已表现出坦陈谦虚的一面,他自然就不能唱反调,不然会显得他对魏文帝很无礼。于是,他灵机一动,借题发挥,非说自己“战战栗栗,汗不敢出”,原本停滞紧张的对话氛围,顿时轻松欢畅起来。相信钟家两兄弟的一唱一和,定让魏文帝听得眉开眼笑。
第四则
【原文】嵇中散语赵景真:“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风,恨量小狭。”赵云:“尺表能审玑衡之度,寸管能测往复之气。何必在大,但问识如何耳!”
【译文】中散大夫嵇康对赵景真说:“你的眼睛白黑分明,有战国名将白起那样的风度,只可惜小了点。”赵景真说道:“一尺长的表尺就能审定浑天仪的度数,一寸长的竹管能够测量音律的高低,眼睛何必在乎大小呢?只要有见识就行。”
解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样东西,不要只看其表,而要看它的本质。赵景真反驳嵇康的话,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眼睛的用途,无非是“看”,看世界、观势态、察人物。看而知,知而断。看得清楚,断定得准确,眼睛就起到了作用。所以,何必在乎黑白眼珠的比例分配?又更何必在乎它长得跟谁的眼睛像?归根结底,一个人只要有自己正确的主见就行。外貌如何,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何,都是不必在意的。
第五则
【原文】司马景王东征,取上党李喜以为从事中郎。因问喜曰:惜先公辟君,不就;今孤召君,何以来?”喜对曰:“先公以礼见待,故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喜畏法而至耳。”
【译文】景王司马师东征的时候,让上党郡李喜任从事中郎。李喜到任时他问李喜:“从前我父亲请您,您不肯到职;现在我召请您,您为什么肯来呢?”李喜回答道:“当年令尊以礼相待,所以我能够按礼节来决定进退;现在您用法令来约束我,我只是害怕犯法才来的呀。”
解读
乱世出英雄,这因为乱世对于能征善战的将才、帅才,有着更为迫切的需要。但乱世中,也有人甘于自我埋没,不愿出来做官。李喜正是这样的人。然而,在朝的官员都想让这些有识之士出来辅佐自己,所以会想办法让他们出山。
虽说同是请人,但不同的人所用的请人方式也不相同。司马懿以礼邀请李喜,而他的儿子司马师却是以命令召唤。面对的是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处境,那处理的方法自然也不能相同。兵书上,这就叫“因时制宜,随机应变”。做人不能太古板,一根筋,而应懂得根据在不同的形势下做出不同的应变。这是一个人善于保护自己的体现。从李喜的回答和应对,可见其聪明。
第六则
【原文】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西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译文】邓艾有口吃的毛病,说话的时候,经常会重复说“哎……哎……”。有一回,晋文王司马昭戏弄他说:“你总是说‘哎……哎……’到底有几个哎呢?”邓艾回答说:“古人云:‘凤兮凤兮’,本来就只有一只凤。”
解读
《论语·微子》记载,楚国有个狂人,名叫接舆。他唱着歌,从孔子的马车旁走过。只听他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听到这里,急忙走下马车,想要与他交谈,可是他却匆忙离去,避而不谈。邓艾以接舆的“凤兮凤兮”来比喻“艾艾”,不但引经据典,还把自己比喻成凤凰。对于—般人来说,口吃结巴—定会倍感自卑。然而,在邓艾那里,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使得他的自信大放光彩。由此可见邓艾心思之灵活。所以说一个人,天生的嘴笨并不可怕。只要头脑灵活,思维缜密,他就值得自己骄傲。
第七则
【原文】晋武帝始登阼,探策得“一”。王者世数,系此多少。帝既不说,群臣失色,莫能有言者。侍中裴楷进曰:“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帝说,群臣叹服。
【译文】晋武帝刚登位的时候,用蓍草占卜,得到一。要推断帝位能传多少代,就在于这个数目的多少。因为只得到一,武帝很不高兴,群臣也吓得脸色发白,没人敢出声。此时侍中裴楷进言道:“臣听说,天得到一就清明,地得到一就安宁,侯王得到一就能做天下的中心。”武帝一听,高兴了,群臣都赞叹而且佩服裴楷。
解读
一个字有不同的释义,而即使在同一情况下,不同的人看同一个字,得出的释义也不同。要想从一个字的释义入手,去跟一个正处于被该字所困的人交流,除了需知道这个字的众多释义,还须知道被困之人的烦忧,抓住他的心理,给他一个符合心意的解释,就可以拯救他的心情。
而要做到这样,你必须博学多识,且善于观察人。从这点来说,交际是一件很玄妙的事情。要想使自己在任何人事氛围中都能处于一种主导者的地位,须得像裴楷一样,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以及良好的应变能力。裴楷回答的机智之处还在于,他以“一”的另一种解释来劝诫了晋武帝,提醒他要做一个真正的贤君,以使天下清明,百姓安宁。
第八则
【原文】诸葛靓在吴,于朝堂大会。孙皓问:“卿字仲思,为何所思?”对曰:“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如斯而已。”
【译文】诸葛靓在吴国的时候,一次在朝廷大会上,孙皓问他道:“你字仲思,是思什么?,诸葛靓回答道:“在家思孝道,事君思尽忠,交友思诚实,不过是这些罢了!”
解读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诸葛靓的回答,与曾子的体会可谓异曲同工。一个人,只有经常反思自己,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或者保持优秀,不至于误入歧途。所以说,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反映出他平日里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诸葛靓“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可见他是个孝顺、忠诚、重情义之人。东吴被西晋灭亡后,诸葛靓用自己的言行向世人证实这三点,父亲诸葛诞被司马氏所杀,因此他虽投奔晋朝,但始终不与司马氏为伍;孙皓虽然昏庸荒淫,但是对自己却有知遇之恩,因此作为臣子必须竭尽效忠,晋武帝是自己幼时的玩伴,对待朋友需要真诚相待,但家仇难忘,因此始终不肯在司马炎名下为官。诸葛靓字“仲思”,盛名之下,名不虚传。
第九则
【原文】诸名士共至洛水戏,还,乐令问王夷甫曰:“今日戏乐乎?” 王曰:“ 裴仆射善谈名理,混混有雅致;张茂先论《史》、《汉》,靡靡可听;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著。”
【译文】名士们一起到洛水边游玩,回来的时候,尚书令乐广问王夷甫:“今天玩得高兴吗?”王夷甫说:“裴仆射擅长谈名理,滔滔不绝,意趣高雅;张茂先谈《史记》、《汉书》,娓娓动听;我和王安丰谈论延陵、子房,也极为超尘拔俗,奥妙透彻。”
解读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一种重要工具。不同的人,由于气质和兴趣不同,说话的时候所选择的内容和语言风格也是不同的。可以说,语言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在个性。有时候,仅仅依靠外表和着装,是没有办法深入了解一个人的。想要摸清对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妨找一个合适的话题,与他交谈一会儿,便可明白他的涵养和风度。王衍听人言而知其人,也可见他非常善于观察人。而善于观察的人,会更容易与人打成一片,交到朋友。
第十则
【原文】中朝有小儿,父病,行乞药。主人问病,曰:“患疟也。”主人曰:“尊侯明德君子,何以病疟?”答曰:“来病君子,所以为疟耳。”
【译文】西晋时,有个小孩儿父亲病了,他去向人乞讨药物。主人问他病情,小孩说道:“害的是疟疾”。主人说道:“令尊是位德行高洁的君子,为什么会害疟疾?”(俗传行疟鬼小,多不病巨人)小孩回答道:“正因为它使君子生病,所以是疟呀!”(疟与虐谐音,故有此说)
解读
疟疾是一种由于蚊虫叮咬引起的病患。古时候的人认为,蚊虫之类的虫子,只会叮咬小人而不会靠近君子。主人家的一席话,明显饱含讽刺和轻薄之意,孩童灵机一动,妙用“疟”与“虐”同音,机智而又自然地回答了主人的问话。可见说话技巧的重要性。
本文由【大道知行】(微信号:dadapzhixing)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