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什么名言名句有不欺于心】慎独,人生修养的最简单的方法、最高的境界

时间:2023-03-04 17:07:56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大年初八,传统民俗是顺城散灯,也是顺城节,传说是星星们的夏溪日。

正月天寒地冻,在院中不能久站,真正认星星还是在夏天的晚上,这一天主要是从香蜡铺中请来的“星神马儿”上所列的星宿名号来了解“天文”了。顺星节祭星仪式在夜里举行,有钱人家摆108盏灯花,一般人家也可摆49盏,最少是9盏,代表日、月、水、火、木、金、土,罗侯和计都这九位流年照命星宿。灯碗形似小小高脚杯,有泥质的也有铜质的,内放豆油,灯捻用“灯花纸”捻成。祭拜“星神马儿”后,由主妇把这些灯花分别摆放在寝室、厨房、客厅的案头、炕沿儿、箱柜以至院内台阶、角路、门洞等处,宛若一次烛光晚会,名曰“散灯花”。这时,在这神秘的灯花群中,长辈要向儿孙讲“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保持“慎独”的重要性,因为“流年照命星宿”时刻在监视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我们的先贤把人的修养工夫都放在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里。顺星节,这个时候既要让子孙学习关于星星的知识,这是天文教学。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子孙明白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要子孙能够珍惜时间,同样也要让孩子明白“慎独”的道理和重要性。当然,有些时候还是用神道设教的方式。说到“慎独”,很多朋友都知道,这是儒家最基本的修养方法。

慎独在《大学》、《中庸》以及《文子》(昨天的文章主要内容来自于《文子》,可以参考六德五守九则,助你这一年:立身、立德、立功)。

我们先来看看这几部经典里慎独出现的原文:

《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简单翻译一下: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不要欺骗自己,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不要欺骗自己,这就叫做让自己对自己满意。所以君子(为了让自己对自己满意)就一定会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

《大学》(第二次出现慎独):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

简单翻译如下: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付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每个人来看自己的时候,都像能看到肝肺一样(直视内心),(自欺的结果只能是底气不足),那么(自欺)还有什么用吗?这就叫做内心的真诚会直达外表,所以君子一定会真诚面对自己。

《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驾驭本性的)道啊,是时刻不能离开的。那些可以离开的束缚,都不能称之为道。因此君子会因为担心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而更加严谨,会因为担心有自己听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小心。没有比在那些不易察觉的地方更能表现出君子人格的,也没有比细微之处更能显示君子风范的。所以,君子是要严肃地面对自己的。

曾国藩总结自己一生的处事经验,总结为日课四条: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这四条,慎独是根本,是“体”;其他三条是枝叶,是“用”。

某位前国家领导人对慎独也做过非常通俗的解释: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做不做坏事,能否做到“慎独”, 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

不过,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我们在讨论慎独时,大多数都是从行为的角度入手,即没有人监督、没有人看到的情况下,我们会做什么。这是从外人的角度来判断一个人的方法。但是,从自身来讲,具体的行为只是表象,真正的问题的根源还在于我们的念头里,在我们的头脑中。

最近吴秀波、翟天临的事直接在互联网上刷屏,人设崩塌。其实,如果是刻意营造的人设,崩塌是必然的,而且速度会越来越快。现代社会,资讯高度发达,基本都不需要人工智能,人种种虚伪的伪装、刻意的掩饰,根本经不起推敲,分分钟崩塌只是正常。

刻意营造出来的人设,窜起的速度有多快,崩塌的就会有多彻底。

即使不说这些大明星,我们也经常会诧异于身边的熟人,在自己的印象里和熟人社会里是个老好人,对谁都很好,对谁都很客气,做事也非常有分寸。但是这个人有一天突然被爆出是杀人犯、强奸犯,或者是个偷窥人隐私的爱好者。

因为我们在熟人圈子里,做出一些不好的举动的成本会非常高,所以,很多人在熟人圈子里会刻意保持良好的形象,而在陌生的环境中,即使有很多人,也会放下伪装,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满口脏话。让我记忆非常深刻的是去年新闻里那位扒高铁车门的女教师,通过后来的采访,周边的人对她评价都很不错,在系统人还有不少荣誉。

这样,其实还不是不慎独,而是慎熟。所以,慎独的难度可想而知。

《后汉书》有这么一个故事,一次,昌邑官员王密带十斤黄金,深夜去拜访杨震,并说:”暮夜无人知。"

杨震严词拒绝了这份厚礼,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王密惭愧而归。

这就慎独之人的一颗敬畏之心,而不慎独的人缺少这颗敬畏之心。

人前唯唯诺诺,人后天不怕地不怕,无法无天。

一旦一个人没有敬畏之心,在有很多机会投机取巧的时候,他会无孔不入,尽可能展现人性的邪恶。人有一半是人性,一半是兽性,所以才会有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千古争论。

而慎独之人,会时时刻刻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常常反思规范自己的言行,让你靠近人性的善,远离人性的恶!

其实,我们可以想想,很多我们觉得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不可告人的秘密,最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这里多说几句,我们现代人对儒家有太多的误解,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很多我们所熟知,或者拿来攻击儒家的东西,本身并不是儒家的原教旨的内容和含义。如果真的想批评儒家,先把儒家的核心经典先认真读一读再批评也来得及。

说回今天的主题,慎独是最简单的修身的方法,同样,也是修养的最高境界。不欺暗室,不欺于心。那有没有具体的办法和路径呢?有,简单的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一、慎念,也就是做念头工夫。现在很多人热衷于打坐、参禅、打禅七、甚至辟谷什么的。这都还是借助外力。其实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工夫,就是观察自己念头的起落,这时候并不要急于去克制不好的念头,而是更重要的是先能以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一念从何而来,又如何而去。然后再逐步分辨这些念头的善恶,同时,你也更能清楚的看到自己思维的底层逻辑,很多事情,如果放到底层逻辑的层面去思考,我们才会发现,很多事情都是我们自动脑补上去的。而脑补的基础是我们对利益的渴求,对人性中那些不怎么牢靠的东西的坚信不疑,特别是对利益、权力的深信不疑。

二、慎微。《老子》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很多时候,细节决定成败,图大者当谨于微。很多大错都是从事从小事,从不起眼的地方,都是从那些我们觉得即使做了也没有太大关系的小恶开始的。

三、慎欲。最能吞噬人的理智的是人的欲望。适度的欲望是人进步的动力,但是过度的欲望不光会吞噬人的理智,身败名裂、事败身死,也都是从这开始的。

四、慎言。“慎言以养其德,节食以养其体”,人在生活中最多的就是说话,所以慎言是修养自己的第一步。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慎言还是处世最重要的一方面,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慎言与否,关乎成败。

五、慎行。昨天的文章里,我们提到过智圆行方,智圆是智慧,做事懂得通权达变,而行方则是人的底线和原则。

六、慎友。有多少人是被所谓的朋友拉下水的?我想这里我就不用举例子了,真正的朋友不需要多,人更需要的是挚友、诤友,酒肉朋友随缘就散即可。

慎独,是最简单的修养方法,也是最高的修为境界,他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能够战胜自我,直面自身、赤裸裸的剖析自我的超强修炼。

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和自己相处的能力,如果没有慎独,我们面对自己的内心和现实的行为的时候,根本就不会有顺畅和自然,而更多的是纠结、拧巴,这种互相的作用力,最后会让我们自己陷入精神的撕裂。

能做到慎独的人,是战胜了自己的人。老子言:“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自胜,才称得上强大;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这样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定和富足,面对世间的欲望滚滚,命运的荣辱沉浮,人生的成败得失,守得住自己,约得住行为,不崩溃,不放纵。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