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导游
临黄河了解中国。伴随着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几乎生动的治下史。
与中华民族悠久、辉煌、智慧、生动的历史同步,黄河治理所形成的治水文化,是中华文明丰富精神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南省武陟县城东南、黄河下游北岸不远处,有一个占地140余亩、红墙蓝瓦的古建筑群。它是清雍正皇帝为祭祀河神、封赏历代治河功臣而特下诏书建造的集宫、庙、衙为一体的庙观,其正式名称叫作“嘉应观”。最令人瞩目的是进门后迎面的御碑亭,亭子正面迎门的柱子上,黑底金字书写有一副楹联,道:“河涨河落,维系皇冠顶戴;民心泰否,关乎大清江山”。
这副20字楹联,可谓一语中的,表明清朝统治者对治理黄河保安澜的认识,也代表了自古及今历代对黄河治理的重视。
临黄河而知中国。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几乎也伴随着一部生动的治河史。与中华民族悠久、辉煌、智慧、生动的历史同步,黄河治理所形成的治水文化,是中华文明丰富精神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嘉应观御碑亭
一、文明曙光光耀于大河之畔
据历史考证,在距今约18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黄河两岸繁衍生息。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存,成为中国旧石器与新石器时代的分水岭。黄河及其广大的流域地区,诞生了黄河文明,哺育了华夏民族。这一民族瓜瓞绵延、文明永续、文化丰厚,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禹治水安三代,开始了夏商周及之后中华文明的各个朝代的辉煌篇章。
中华民族在黄河之边的繁衍以及与洪水的抗争,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史书上最早记载与洪水斗争的是一位叫作共工的人物。相传,共工是炎帝的后裔,其氏族封地有一部分临黄河,一到雨季洪水就泛滥不已。传说共工治水采用“壅防百川,堕高堙庳”(《国语·周语下》)的策略,就是水来土掩的方式。共工治水颇有成效,深得当时众部落的拥戴。
稍后于共工的,是鲧。这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鲧是颛顼帝的后裔,生活于帝尧时代。史书记载中,这是一个“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的时期,于是帝尧询问“群臣四岳”。这些人一致推举鲧,尧帝则认为“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但在群臣的坚持下,最后尧还是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任命鲧来治水。结果“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帝尧盛怒,“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史书认为,鲧的失败是因循守旧造成的。他仍采用了共工的老办法,所谓“鲧障洪水”“鲧作三仞之城”,大概类似于我们今天南方的江圩,用堤坝把居住区和田地围起来,以抵御洪水。一旦有较大洪水来袭,势必造成决口泛溢之虞。
这时,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大禹出现了。
《史记·夏本纪》中描述:“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是一个德高望重、言行举止成为当时社会规范的人物。大禹在总结鲧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变堵洪水为疏导河流,使水利于灌溉,变害为利。他“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铸九鼎”“开九州”,所以,我们中国又称为“九州”;他为了治水,“劳身焦思”,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劳作时会把自己变成一只熊,妻子喊他吃饭,他一出现把妻子吓得变成了石头,他的儿子就是在石头中诞生的,所以起名为“启”。
正是因为大禹治水时间长,成效显著,又建立制度规范,设立九州,威望达到空前,所以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中国远古延续千年的禅让制走到了尽头,家族相承的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大禹不畏艰辛、不辞劳苦、以德而立、勇于创新,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中国英雄故事、神话传说大多都与大自然相斗争有关,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无一不是在面对强大自然灾害时执着顽强,虽然很多带有悲剧色彩,却也形成一种精神力量,始终鼓舞着我们华夏民族不畏天命、英勇斗争,直到今天。
二、天府之富 得益于大河之利
众所周知,“天府之国”是今天四川之谓。事实上,历史上被称为“天府之国”的还有渭河之滨的关中平原。
在评说黄河功过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说法,称黄河洪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而另一种说法,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母亲河与心腹之患,哪个说法正确哪个说法谬误呢?或者说,利与害之比,该如何界定?
首先,黄河洪水泥沙造就了广大平原,为华夏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黄河从中上游峡谷冲出太行山后,左有太行、燕山山脉,右有大别山脉,中间部分有以泰山为顶点的鲁中丘陵,在这三个高点之间,是广大的低洼地带。据地质学考证,整个华北平原和黄淮海平原,基本是黄河洪水泥沙泛滥淤积而成的。这个泛滥范围,造就了大约25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区,使中华民族活动范围从狭窄山区扩大到平原。这一区域,加之水文概念中黄河流域的79.5万平方公里,一共有大约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这一地带的土壤气候等各种适宜条件,对于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发展功莫大焉,是其他地域难以比拟的。
源远流长,可得水之利。尤其在黄河众多的支流河畔,洮河、湟水、渭河、汾河、泾河、北洛河、伊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河谷地带,相对来说,人们取水方便、灌溉便利、交通通畅,军事方面易守难攻,由此形成浩若星辰的繁荣地带,留存了无数的远古文明足迹。
幅员辽阔,可得土之利。广阔的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十分适宜人类早期的生活居住,如史念海先生《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一书中经考证认为,当时的黄土高原比现在侵蚀面小,相对平坦,多地拥有原始森林和广袤草原,周、秦、汉时期,是十分适宜人类生存的较好地域。比如黄土高原的窑洞,易于挖造、冬暖夏凉,在建造材料缺少、技术水平不高的古代,相较于其他地区,黄河流域生活的安全度、舒适度更高。
气候适宜,可得天时之利。黄河流域大多处于我国季风气候带,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巨大洪涝灾害相对较少。据气象学、地质学考证,夏商周时期,黄河流域气候较之今天更加温暖,雨量更大,无论是农耕还是游牧,都十分适合人类的生存发展。
这就不难明白,为何我国公认的八大古都中,郑州、安阳、洛阳、长安和开封五座都城都坐落于黄河流域了。这些都会,代表了五千年华夏文明中三千年的辉煌。虽然黄河及其众多支流经常发生洪水,甚至一次次冲决堤防、湮没都市村镇,但是,顽强的人们还是一次次在洪水泥沙上开疆拓土,建造都市,创造文明,延续血脉。
其次,黄河流域水利是悠久的中国农耕文明的基础,流域各方治水兴利、富国强兵,为大一统的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
战国时期的“疲秦之计”是一个经典史实。在战国纷乱争雄的进程中,秦国经几代努力,国力逐步强大,从关中西部、陇东一个荒蛮小国发展为国富兵强的春秋五霸之一,再到战国七雄,最后一统天下,这其中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是经济实力是其强大的后盾力量,而水利则为其经济实力发展发挥了不可代替的基础作用。
到了秦王嬴政时期,“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扫清六合、一统天下势不可挡。在这一进程中,保证物资对战争的供给成为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因此兴修水利、发展经济是其重要战略之一。
此时,在秦国之东的韩国,对秦国的野心和自家所处首当其冲的位置十分清楚,知道自己无法与强大的秦国抗衡。为了保护自己,韩国国君采纳“疲秦之计”,即投秦国兴修水利之好,希望秦国把主要精力和财力投入水利工程兴建,用以消耗秦国国力从而保全韩国。于是,韩国派遣了水工郑国到秦国游说兴建大型水利工程。此策正合秦王之意,便委任郑国负责此项工程。但是在工程开工不久,这个计谋被别人识破并告知秦王。于是秦王大怒,要杀死郑国。面对死神突然降临,郑国却显得从容不迫,道:“臣始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郑国的这番辩解,特别是其中的深谋远虑,打动了嬴政,“秦以为然,卒使就渠”,继续这一水利工程建设。《史记·河渠志》记载:“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这一“疲秦之计”反倒成为兴秦之策,加之都江堰以及此后沟通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灵渠的建设,这三大水利工程是秦王朝奠定中国大一统格局的最伟大贡献之一。
到了汉武帝时,延续了关中平原水利工程的开发事业。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在郑国渠之南,又开凿了白渠,工程建成后效益巨大。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苗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这首歌谣,对泾河多泥沙的特点和优势以及白渠建成后京都繁荣的面貌,都做了较为形象的表述。
此外,历史上,黄河水利在交通航运方面也是成就斐然,以黄河为中轴线兴建的水路交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比如,隋朝开凿的通济渠和永济渠,史书曾多予评述。通济渠是联系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的纽带。这一工程首先“自西苑(洛阳)引谷、洛水达于河”,然后“自板渚(今荥阳汜水镇东北35里)引河通于淮”,再从淮水之南“自山阳至扬子江”。工程长度总计约2200余里,形成自东都洛阳至江南的交通要道。
而永济渠则是通向北方的重要水路,隋朝称之为“御河”。《隋书·炀帝纪》记载:“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渠长2000余里,从黄河和沁水大致经汲、黎阳(今浚县)、内黄、馆陶、长河(今德州)等地至天津附近,再西北行,达蓟城。隋炀帝进攻高丽时,不仅亲自乘坐龙舟北上,还曾征发江淮民夫、船只以及洛口等地仓米至涿郡。永济渠通航能力相当可观,特别是其在沟通中国西北与中原再达南北,交通运输效益十分显著。
从神话英雄传说,到文明来临的夏商周,再到秦汉唐宋,在华夏文明的漫长时代中,其主要内容和辉煌篇章,几乎都发生在黄河流域。以这些为主线展开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化,应该说,就是黄河文化的根和魂。黄河文明,是始终发展、从未间断、延续至今的文明。
那么,为什么又称黄河是中国之忧患呢?
(作者:陈维达 单位: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