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老师同学互相学习的名言】修炼语言是教师的必修课

时间:2023-03-03 10:52:45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思想道德教育、人文科学知识传授、开发内在潜力、全面扫盲等都离不开教师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是否生动、准确,是否具有号召力、感染力、震撼力,这些都与教师的教育效果密切相关。教师语言的技术、温情、智慧、魅力等,在教师的职业生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一位良师,只有当他的语言如汩汩清泉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如清晨的阳光给学生的心灵洒下光明的时候,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过来,使学生热情愉悦地接受老师的教诲,才能引领学生更好地成长。

一.说话要有技术

人的发音是由多个系统器官共同参与完成的生理过程,首先是主要由呼吸系统构建的动力系统,以产生气流及声门下压力;其次是振动系统,在动力来源作用下闭合期的一对声带产生振动,产生基础的声音;再通过共鸣系统鼻腔、音腔、口腔、胸腔等共鸣腔体对声音的调制(增强某些频率的声波成分的能量);最后经过唇、齿、舌、腭构音的活动形成最终的声音。在发音的全过程中,中枢(尤其是听觉反馈)起到了调节控制作用。即发音生理过程是在神经系统控制下由动力系统、振动系统、共鸣系统及构音系统组成。发音是有技术含量的,要从科学认识发音的特点,逐步掌握发言的规律,用科学的发声来提升交流对话的效果,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

发音的技巧。呼吸是发声的基础,“气息通过喉部声带的震动形成声音,再经过口腔和鼻腔协调合作产生“共鸣”,最后通过舌、齿、唇的协调动作发出各种音调,形成我们丰富多彩的声音。吸气是发声的准备,讲课时要求教师吸气尽可能多一些,吸得稍微深一些。戏曲演员讲究“气入丹田”,就是在感觉上把气吸到小腹部,发声时总是感到小腹在用力。教师讲课虽不用这样的严格的要求,但尽量把气吸得深,声带才不易疲劳,如果讲课时感到胸部劳累,那就表明气吸得浅了,久而久之会损害自身的身心健康,也影响自身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咬字不准,吐字不清,语言含糊,这也是教师讲课时常见的毛病。最有效的办法是经常进行朗读练习,选取精彩的文章段落,放慢速度逐字逐句朗读,有意识地注意字音的完整。最好能象曲艺演员那样,选两、三段绕口令,锻炼唇、齿、舌的协调活动功能,持之以恒便能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

节奏的控制。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教育研究表明,教学语言的速度以每分钟100-120个字为宜。节奏过快,发送信息的频率太高,使学生的大脑对听取的信息处理不及时,影响教学效果。反之,教学语言节奏过慢,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会导致学生精神涣散,降低学生听课的兴趣与效果。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学语言的节奏应与学生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要求等各种因素相适应。学生年龄越小,年级越低,越要相应地放慢讲话的速度,增加停顿,让学生有反应与思考的时间;当教师要通过描绘一件生动具体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教师的讲述可以快一些,这样能较顺利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教师要通过摆出几件事实,启发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一个科学结论时,教师的语言要放慢,给学生以充分的推理判断和思考的时间;当教师在归纳叙述科学概念、科学结论时,要逐字逐句清晰准确,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基本概念和科学原理。

声调的掌握。提高音量、降低音量、保持沉默等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一般地讲,教学中讲到关键点时,或需要强调突出某个问题时,可以适度提高语言声调,放慢语言速度;在讲一般性陈述和过渡性的内容时,可用中低声调交替讲解加快语速;当发现学生出现疲惫状态时,应及时变换语音语调,以引起注意,重新兴奋起来。短暂的沉默是教师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引起学生注意教学内容,激发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比如,当教室内比较喧闹时,教师利用短暂的沉默,往往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再比如,讲完一课的重点后停一下,然后再轻声地重复一遍。或向全班同学公开提出问题后,适当地有意地停顿,而暂不要求谁来回答。这样都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加独立思考的时间,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说话要有技术:急事,慢慢地说;大事,清楚地说;小事,幽默地说;没把握的事,谨慎地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地说;开心的事,看场合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别人的事,小心地说;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激励着说。

二.说话要有温情

俗话说: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同样意思的话用不一样的表达方式说出来,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要给学生以真情,要给学生以期待,要给学生精神上的慰藉,创建一种温情场,让每个孩子感受到温暖,享受着高雅的温情,激励着孩子愉快地成长。

温情之言美在感人心脾。与学生对话交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温情,不管是对优秀行为的赞美,还是对出现问题的批评,都需要我们付出温情。俗话说得好:春风化雨暖人心。教师的语言应该像春风化雨一样,温暖孩子们的心,使之感动,促之茁壮成长。有人说:“感动,是最好的教育!”用语言去感动学生应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所以,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外,还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行全方位的积极引导。这种引导,可以使学生得到深刻的启迪,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理解生活、理解世界。

不说明知故问的疑问句,要说明确指示的陈述句。有一个学生在课上玩手机,被老师当场发现,质问他:“你在做什么?”不曾想学生大声回答:“玩手机。”老师当下被激怒:“你就不要上课了,去教室外玩手机吧,等会儿玩够了再来上课。”学生听了老师的话当场起身,负气而走,将老师置于了尴尬的境地。老师完全可以这样说:“现在开始上课了,请大家把手机等与课堂学习无关的用品收起来,课后有时间再玩。”教师直截了当地提出明确的要求,就可以避免师生之间出现矛盾,出现十分不愉悦地场景。

不说基于问题的质问句,要说基于期待的询问句。一位学生上课迟到了,老师问: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这样回答:老师,我的自行车链子掉了。走路上学的学生这样回答:老师,今天我的闹钟没有响。无论学生如何回答,我们相信,老师听了都不会满意,总觉得学生是在为自己的问题行为找借口或辩解。因为老师的问话是基于问题的,所以这样的问话就给有效沟通和师生和谐关系的建构设下了障碍。其实,我们可以用基于期待的方式来进行沟通:“从脸上的汗水可以看出你上学的路上不顺利,身体没有问题吧。注意提前预设路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争取以后不迟到”。“再也不迟到了!”学生一定会这样回答,师生皆大欢喜。基于期待的师生沟通,师生双方都能看到一种美好的期待,沟通自然友好顺畅。

不说伤害学生自尊的话,多说关心学生成长的话。一位学生课上不愿意回答语文教师的提问,老师非常生气,责令学生站起来说明原因。这位学生的同桌向教师解释道:“老师,她的姥姥去世了”。教师听后更加火冒三丈:“姥姥去世也就算了,你语文还得要好好学嘛,要不怎么对得起你那去世的姥姥?”教师只有自己所教授的语文课程而毫无人性关怀的责问,无疑是令人伤心之举。如果我们的老师是有人文、人情的长者,如果他能够表达其对学生的关心,与学生同情共震,他就可以这样说:姥姥去世了,的确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姥姥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关心我们成长的人。这位同学,老师希望你能打起精神来,以优良的学习状态和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姥姥对我们的关爱,来表达我们对姥姥的思念,好不好?这样一段温暖的真情话语,就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促其振奋精神,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来。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有效沟通的前提,教师只有心中装着学生,从关爱学生成长的角度来说话,说出话才是真情流露,才可能是温暖有温度的,师生沟通才能敞开心扉,教育才能直达孩子的心灵,促进孩子健康而快乐地成长。

三.说话要有智慧

马卡连柯说:“教育的技巧就在于随机应变。”这也就是我们常要求的教师应具有教育机智、教育智慧。教育智慧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其要决是避其锋芒,欲扬先静,以智求进,以励促长。表现在语言艺术上则是直话曲说,急话缓说,硬话软说,话中有和谐,话中讲人本,话中现智慧。我们知道,在平常的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有时会与老师的意图背道而驰,这时有的老师则以“不全对,请坐!”“不准确,谁再说!”等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这样往往会损伤学生发言的勇气,从而渐渐丧失学习激情,影响学习兴趣。而如果运用自己巧妙且富有智慧的语言来引导、鼓励学生的回答,并且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如老师说:回答虽然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学生有这样一个老师和风细雨地帮助他们纠正学习中的错误,激励他们成长,教育就会出现新景象。

1)最近怎么有些沉闷?我需要你的热情!

老师的话语犹如阳光播洒到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时时刻刻在关注、关心着自己,并且愿意随时给自己提供帮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心和他的心紧贴在一起,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2)我们每个同学都很聪明,应该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老师使用激励性语言给予学生信心,巧妙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展开新一轮挑战的决心。这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恒心。

3)如果你能试着喜欢上那些弱科,一定能成功!

这样充满鼓励性的话语能够帮助学生消除偏科现象,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全面发展。在现在这样的一个知识经济社会,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4)勇敢点!不要怕,天塌下来,老师替你顶着!

学生面对困难、挫折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这时教师的语言应该像“雪中炭”、“六月风”。这样的语言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老师理解自己,并打算用行动来支持自己,能和老师并肩作战。当然,对任何困难就不再惧怕了。

5)你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孩子,你的见解很有创意!

这句话肯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展潜力,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成为高素质人才。

6)你的潜力很大,对于你来说,只要好好挖掘,没有不可能的!

这是一句发展性的评价语,教师帮助学生认识他们在学习上已达到的程度和已具备的能力,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7)也许你现在是贫困的,但老师相信,20年后,你是最富有的!

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认识富有与贫穷。告诉学生,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实现自身命运的改变,变成一个物质和精神都富有的人!

8)你敢于向老师(教材)提出个人见解,非常了不起!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行为评价的话语,体现了对学生敢于发问的肯定。这是教师对学生发问行为本身的尊重,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9)你的思维很独特!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这是教师一种邀请式的做法。对学生行为给予了较高的评价,邀请式的做法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人格和行为价值的尊重。这种做法会使学生在得到充分尊重的前提下,更易于和教师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

10)只要肯动脑筋,你一定会变得更聪明!

学生的能力总是希望别人给予肯定,教师运用正面引导的话语,充分展现了学生获得良好发展的前景,同时又隐含着告诉学生取得成功的正确途径和方法——“肯动脑”。这样的话语会使学生向着积极的方向付出努力并且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

教师的说话一定要和脑子商量,因为你是一个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时代教育者,你是在与一个渴望成长的未成年人对话,要对其成长负责,要思考说话的理念、说话的导向,说话的理性、说话的能量、说话的智慧。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导师。

四.说话要有魅力

教师语言越有魅力,教育的效果就越好。抑扬顿挫是节奏美,生情并茂是情感美,逻辑严密是理性美,诙谐幽默是机智美,启迪心灵是道德美,激情彭拜是力量美。教师的语言要能激发起学生的精气神,塑造出学生的真善美。

词准意切,通俗易懂。词准意切,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词语必须准确明了,不能含糊其词。既应有书面语言的严密精确,又应有口头语言的通俗易懂,顺口悦耳,便于说、听和记笔记,这是对课堂教学语言的要求。我们教学的任务是根据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教材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并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从而使学生能听懂、能学会、能掌握、会迁移。其前提条件是教师使学生听懂、理解。如果教师的语言吞吞吐吐、词不达意,使学生听起来糊里糊涂,莫明其妙,这就无法实现学习目标。有些书面语,学生不易理解,这是极为正常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教师还必须把比较难懂的书面语言变成比较通俗的口头语言,使学生容易理解。这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既要词准意切,又要通俗易懂,具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

亲切热情,文明礼貌。亲切热情,就是在教学中语言要有亲切感,充满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多鼓励,以宽为主,以严为辅;不能老拉着脸,板着面孔。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比如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这时一般都比较紧张,教师应用亲切柔和的语调告诉他:“不要慌,胆子大些,错了也没关系。”这样让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礼貌用语,注重运用。教师和学生说话要讲礼貌。象“请”、“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要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让学生既感到与老师之间平等,又感到老师谦虚可敬。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常引用一些名人诗句、格言成语来表达教师的意思,同学们感到老师词语丰富、生动、文雅,也就会更敬重老师。

生动形象,诙谐雅趣。在教学中采用生动形象,诙谐雅趣的语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求知欲。从心理学上来讲,教师讲课时如使学生感到有趣,就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听起课来精神集中,记忆深刻。教师的语言生动、风趣虽不可能象相声演员那样来吸引学生,但课堂上注意语言幽默风趣却是非常必要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可曾说:“教学语言是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究教学语言艺术,这必然会增大教学的吸引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知识的奥秘,感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保护自身的身心健康。

语言是艺术,其中蕴含的能量是温暖而促人奋进的,教师运用好语言艺术对我们的教学工作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掌握好这门艺术,充分展现教师语言的独特魅力,你就可以成为更优秀的教师。

五.说话需要修炼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语言是有声的力量,教师语言艺术在教书育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生活中,教师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经验,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语言是一门需要穷极一生去打磨的艺术,追求语言艺术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修炼的过程,教师的语言修炼永远在路上。

幽默之言趣在耐人寻味。幽默能给学生带来欢笑、带来理解、带来信心;幽默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教师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一笑之余引发联想,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不仅如此,幽默还可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老师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这样的幽默语言调节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以发展,更让课堂增加了浓浓的人文气息。

语言激励是促进孩子成长的强大驱动力。教师充满激励的语言,能让学生不断地获得走向成功的动力。如在课堂中,对回答得不对的学生说:“感谢你为同学们提供了思考!”对回答时不够流畅,声音小的学生,反复启发仍不理想的学生说:“理解他吧,他把自信藏在心里了。”对答错的学生说:“也表扬你,表扬你的勇气!”这样一句句真挚的话语让每个学生都会有学习的信心。其实面对学生,教师的话讲得得体就是感染力,讲得精彩就是影响力,讲得智慧就是催生力,讲得深情就是冲击力,所有这些“力”加起来就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它推动着教育教学活动顺利高效地向前展开,也激励着每位学生健康活泼地走向成功。

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灵。学生心灵和身体都正处于非成熟状态,良好的引导和呵护能够使他们的心灵茁壮成长。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当一个孩子犯错的时候、或者当一个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教师能够用一句温暖而又尊重他们的话来宽慰他们,他们将受益匪浅。近年来,媒体上的虐童事件不绝于耳,当然虐待儿童不仅仅是在身体上虐待儿童的,更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理上抹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教师语言暴力是绝对不该出现的,为人师表者,当以身立教。教师要把握好语言艺术,将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知识水平,生活作风,人生态度及处事方法通过语言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塑造他们的心灵,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里播撒真善美的种子。

提升教师上课的精神品质。教师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的主要手段,有些新上任的老师,课前准备的非常充分,可是却始终得不到良好的课堂效果,而有些教师上课过程中基本不需要维持秩序,却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集中到自己身上。教师语言艺术的高低则会直接影响学生上课对知识的接收程度。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的语言生动有文采,才能吸引人,打动人。每位教师要尽量做到“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努力提高自己教师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领悟到教师语言的艺术和魅力,从而大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良好的精美的教师语言,从教师职前开始就需要精心培养,因为教师的语言能力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教师语言艺术,反映了教师能力和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的良好愿望、美好心灵、热情态度、诚挚关怀等等,都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同时,教师的教育水平与他的语言艺术也息息相关。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需要长期的文化积淀,需要肚中有货才有生产的本钱,教师要成为终身的阅读者,不断丰厚自身的知识世界,修炼自身的精神境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需要不断开展规律的探究,从大量的实践中体验、感悟、升华,需要从身边优秀教师中吸收其养分,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努力争做新时代的优秀教师。

当今社会中,各个方面和领域都需要交流,需要沟通,人和人之间要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最为直接简便的方法就是语言。只有语言表达十分出色,才能够让相互熟识的人之间萌生出浓厚的情意,加深友爱;让陌生人之间产生好感,产生友谊;能够让意见分歧的人们相互理解,消除彼此间的矛盾;能够让相互怨恨的人们化干戈为玉帛,变得友好相处。

学生们在教室中等待上课。(中国日报记者 王敬 摄)

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积极传播者和创造者,他们把前代人的文化精华传递给下一代,又不断地融合和创造着新文化,使之更适合于青少年学习和社会发展需要。语言的表达能力、智慧艺术,对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语言修炼是教师的必修课,教师需要在终身学习中拓展视野、积淀文化、涵养境界、担当使命、展现魅力。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