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题目:源自古代斯巴达的10种智慧话]
“简单幽默”这个词是专门用来形容斯巴达人的词,他们总是在几个字里让你哑口无言。是你。
目前大众文化中的斯巴达人都被刻画成孔武有力、肌肉虬结的勇士,个人看来,这种描绘十分贴切,却不够全面,因为它只反映了斯巴达人在常规战场中的游刃有余,却忽视了他们口水战上的造诣。为了纠正这一错误,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找到10个集中体现斯巴达人智慧的句子,这也证明他们不仅可以轻易扭断敌人脑袋,就是翻翻嘴皮子也可以让敌人自惭形秽、瞠目结舌。10. “好一个宏伟的女儿国啊!”
背景:邻城首领向国王阿格西劳斯炫耀壮观的城墙
斯巴达国王阿格西劳斯在位共40年,这位国王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年轻时就十分骁勇善战,待他40多岁登基为王时,其勇猛无畏已声名在外,深深地折服了他的子民。也正因为如此,阿格西劳斯在位期间,人们都非常尊重他。
和大多数斯巴达人一样,阿格西劳斯也不喜欢砖石砌成的城墙,在他看来,守护斯巴达的不是城墙,而是他的子民。因此,在一位邻城的首领向他骄傲地炫耀自己壮观的城墙时,阿格西劳斯就用上面这句话回敬了他。你都可以想象,当听到阿格西劳斯这句辛辣嘲讽的赞美时,那位首领满脸得意尽数褪去的情形。
9. “这就是斯巴达的城墙”
背景:国王阿格西劳斯指着自己的士兵如是说
传说中的斯巴达立法者莱克格斯曾说:“守护好一座城池的是它的战士,而不是砖头”。这句话中斯巴达人的勇猛形象可比300张蓝光<>鲜活多了。
据希腊史学家普鲁塔克<>记载:每当有人疑惑斯巴达防御工事稀缺时,阿格西劳斯总是缄默不语。也有史料反映:当有人问及斯巴达防御工事在何处时,阿格西劳斯都懒得和对方浪费口舌,一手指向自己的士兵就算回答。这简直是除了武松打虎,保尔.柯察金四历死劫外最酷炫的故事了。
阿格西劳斯反感的除了城墙之外,还有国界这一概念。当时这位国王年事已高,有人问他:“斯巴达的国界都延伸到何处了?”阿格西劳斯则拿出自己的矛,回答道:“矛能到达的地方都是斯巴达的疆土”。我猜,自此以后,恐怕再没有人会问出这个问题了。
8. “有本事就过来拿走它们!”
背景:斯巴达国王莱奥尼达被要求弃械投降时
这里的莱奥尼达国王是指《斯巴达300勇士》中的演出者杰拉德-巴特勒。当然,这句格言是出自国王本人之口而不是由好莱坞瞎编的。毕竟,一个真正的斯巴达勇士是不需要枪手给他杜撰故事的。
历史文献《拉科尼亚言论集》记载,莱奥尼达确实在被薛西斯一世要求放下武器时说过“Molon labe”(等同于英文当中的“Come and take them”即“有本事就过来拿走他们!”)。“Come and take them”是一个非常好的翻译,这句格言的的妙处就在于准确的翻译或许会让那个可怜的翻译人员抓狂。
在面对人数是其 200倍的敌人要求他弃械投降时,莱奥尼达的回答竟然是问对方敢不敢过来拿走武器。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理解杰拉德-巴特勒在尝试更好地饰演莱奥尼达这一角色的时,如何展现那种不仅仅可以冰冻整个大地的冷酷。
7. “如果”
背景:斯巴达人回应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话
上面这个“如果”可能是自语言诞生以来人们使用最多的单个词格言。大约在公元前350年,腓力二世开始入侵希腊。他领军攻占几个战略要地后,决定给斯巴达施压,于是他送去了如下带有威胁性的信息:“如果我赢了这场战争,你们将永世沦为奴隶。”
斯巴达人给出的回信只有一个简单的单词:“如果”。有关此事件的不同记录版本包括腓力二世发出更冗长而直接的威胁信:“一旦让我进入你们的领土,我会毁掉一切,让它永不翻身。”斯巴达的回复依旧是简单的一句“如果”。很显然,这句格言的独特魅力和腓力二世所发出的具体威胁信息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斯巴达的回答才是我们这些人所真正关心的。
不管腓力二世到底说了什么,他得到的回应都很明确:他妈的离斯巴达远一点。腓力二世几乎洗劫了整个希腊,除了这一次以外,但他的军队从未踏进过斯巴达,并且也没有再侵犯他们的意思。
6. “都不”
背景:斯巴达人再次回应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话
是的,在第一次捅了马蜂窝却没有被蛰后,腓力二世决定再对斯巴达碰碰运气,这一次他却浑身被涂满了蜂蜜和蜜蜂信息素(译者注:动物利用化学分子传递讯息的沟通方式)。
腓力二世在整个希腊扩充自己的帝国版图时曾致信当时的斯巴达国王,询问斯巴达国王是想让他以朋友还是敌人的身份进入斯巴达。腓力二世收到的答复仅仅只有一个单词:“都不”。
这一回应充满男子汉气概和挑衅的意味,我们甚至可以肯定:如果你把这个答复打印出来,然后在纸张上浇上开水,你将得到一堆构成类固醇激素的基础成分(暗喻打印答复的纸张上都充满了可以让人亢奋的类固醇激素)。
5. “不成功,便成仁”
背景:斯巴达常用俗语
与这张列表中其他格言不同的是,这句话并不是来自某一个人的言论,而是可以用在任何场合任何人身上,由此展现在斯巴达人心中“不能做一个胆小的懦夫”的观念是有多么的根深蒂固。
“要么带着你的盾凯旋而归,要么死了盖着盾牌回来”,这是我们的朋友普鲁塔克(译者注:Plutarch,罗马帝国时代的希腊作家)记录的斯巴达的母亲们在送别自己儿子出征时会嘱咐的话。这句话基本的意思是,亲爱的妈妈希望儿子胜利凯旋,或是为国捐躯。对于自己的孩子死在战场上这种事情,斯巴达的母亲们是如此的麻木,甚至有一位母亲在回应她儿子被杀害的消息时面不改色地回答道:“以后他的弟弟可以接替他的位置了”。
另一个斯巴达母亲指着自己的产道严厉地对自己的逃兵儿子说当初就不该生下他。当然这句话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斯巴达之盾部分。在战争中失去盾牌被视为斯巴达社会最失败的行为,因为你的盾牌不仅要保护你,更要保护你身旁的战友。失去自己盾牌的斯巴达人都会尽力修复盾牌或者去死,没有这么做的都会被打上逃兵的标签,甚至他们自己的母亲也会跟他们断绝母子关系。
我们真的不是在故意逗你,斯巴达妇女的墓碑或者墓志铭上真的有叫自己的儿子失败者的!下一次你想说你的父母过于严格的时候,请想想斯巴达的母亲们。
4. “当我跟敌人打斗的时候,它会变得跟狮子一样大小”
背景:一个不知姓名的斯巴达士兵在自己的盾牌上画上苍蝇,人们诧异他为什么是画苍蝇而不是一些令人生畏的东西,当问及他的时候他给出了令人吃惊的答案。
结合上文来看,大家应该可以看出斯巴达人非常珍爱自己的盾牌。盾牌作为斯巴达人的武器,是力量的象征,对于斯巴达人来说,盾牌比家庭财富还重要。盾牌通常是由父亲传承给儿子,代代相传,如果盾牌是由祖父隔代传承就很了不得了。
当然,如果斯巴达勇士装饰自己的盾牌就更不寻常了。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在战场上便于识别身份,另一个是为了震慑敌人。有一个在盾牌上画苍蝇的有趣故事:有一个不知姓名的斯巴达士兵花费了大量时间在盾牌上画上了一只苍蝇,这种做法惹恼了他的同伴,同伴们纷纷指责他懦弱(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的话当面对敌人的时候敌人不能分辨出对手是谁),而且同伴们认为他的做法十分白痴。
这个士兵对于这种做法的解释更是令人大吃一惊,他解释说当他用盾牌撞击敌人时,盾牌上的苍蝇会变得跟狮子一样大。当然关于这个解释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斯巴达士兵的解释表达得很清楚。“我将用盾牌狠狠打击这些家伙们,我的后人将会从《美国队长》(一部美国著名漫画,主角武器是一面盾牌)那里拿到版权税”。
3. “给自己挖个坑”
背景:波斯使者向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提了无理的要求,要求斯巴达献上清水和土地,列奥尼达听了之后将其踢进了井里。
尽管《斯巴达300勇士》将这句话演绎得很精准、很贴合实际。可惜的是电影中更注重“这是斯巴达”这句台词的演绎,尽管这句也是国王说出的,但是缺乏了讽刺意味。
大多数历史学家表示电影中的情节基本还原了历史。一个波斯使者来到了斯巴达,要求斯巴达进献清水和土地,这样的话就表示斯巴达向波斯投降。国王列奥尼达果断拒绝了这一要求,并说“给自己挖个坑”(dig it out for yourself),接下来就将波斯使者扔进了井里。
在这部电影中,杰拉德-巴特勒(Gerard Butler,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的饰演者)指着井对使者说“那下面有足够多的清水和土地”的时候真是太酷了,但是始终缺少了一点詹姆斯邦德式的原汁原味。
2. “这样我们才能近距离攻击敌人”
背景:一位不知名的斯巴达人被询问为什么斯巴达人在作战中使用短剑时的陈述
尽管斯巴达人用盾牌就能够轻易地把敌人的脑袋敲碎,但在战斗中他们却选择了一种名为西佛斯(Xiphos)的宽刃短剑作为防身武器。对斯巴达人而言,在战场上,他们最擅长的就是“一对一的近距离攻击,这时你甚至能看到对方的眼白,甚至往他们的脸上吐口水”。比较而言,西佛斯宽刃短剑确实更适合这样的作战方式,但是长度不足同样也是它的劣势。
斯巴达人从来不拒绝任何一个对他人进行口头攻击的机会,有时,即使是不靠谱的事情也变成了证明他们有多么帅气和镇定的机会。历史学家普鲁塔克没有告诉我们说这段话的人是谁,因此,我们可以推定他们不过是一些在历史上无足轻重的步兵罢了。
可以说,这个说法在斯巴达人那里遭到了很多人的反驳。比如说,当人们挖苦其他匿名士兵,问他们为什么用匕首而不用剑来战斗时,他们会解释道:“因为这样我们才能近距离攻击敌人。我们可以想像这样一个场面:一场大火过后,士兵们跳进海里,然后大海就蒸发了。”
1. “因为没有我们,就没有男人 ”
背景:斯巴达的女王戈耳工(Gorgo)向我们解释为什么斯巴达的男人被女人统治着
戈耳工皇后是古斯巴达国王莱奥尼达斯(Leonidas)的妻子,我们之所以引用她的话,仅仅是因为她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在当时,除了在斯巴达,妇女在社会中大都处于二等公民的地位。和希腊妇女不同,斯巴达妇女享受着非同一般的优遇,她们拥有着同时期的妇女们无法想象的自由。
在电影《斯巴达300勇士》中,戈耳工对那个不久后便就被莱奥尼达斯(Leonidas)一脚踹到井里的波斯使者说的话其实与现实并不相符。因为真正说出这话的并不是一个男人,而是妇女。相传,在戈耳工穿过阿提卡地区时,一个接近她的当地妇女天真地问她:“为什么只有斯巴达的女人可以统治男人?”
与电影台词不同,戈耳工的一番话并不是希望通过对男人冷嘲热讽而使得自己看起来更像一个有权势的领袖,相反,这是一句基于事实的陈述。她认为妇女是最适合领导男人的,因为没有她们,也就没有男人。而影片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调整,是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哪怕考虑到现在还是有不少人不赞同他的观点,很多人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这句话居然是斯巴达历史上最惹人讨厌的陈述。
标签:斯巴达,盾牌,自己的
云浮在线,详情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