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制作读书名言卡片6寸】从阅读到写作如何“破”,《卡片笔记写作法》告诉你这个秘诀

时间:2023-02-22 10:02:06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唐代大诗人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动笔似神。”一个人反复阅读博览群书,然后在写文章的时候运用,会很容易上手。

这句话直白地翻译过来,说的就是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不可否认,一般写作较好的人他的阅读量一定不会少,而且所涉猎的知识范畴也会比一般读书人要广泛。但阅读多的人就一定也会写作吗?答案是,不一定。

因为从阅读到写作,中间还差了一个“破”字。也就是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卡片笔记写作法》一书中所讲到的一个核心理念,如何利用记笔记的方法攻克从阅读到写作“破”的这个难题。

这本书的主人公原是一名酿酒师的儿子,后来他通过一套自创的记笔记的方法,成为了20世纪最有创造力、备受尊敬的社会科学家之一,还写出了58本有影响力的书和数百篇文章。于是,他这套记笔记的方法也由此被推广和流传,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卢曼卡片盒笔记法”。

2017年,《卡片笔记写作法》英文版和德文版首次发行便备受好评,时隔4年后,于今年7月初推出中文版,同样让热衷于卡片笔记法的广大爱好者欣喜不已。

此书详细地解释了卡片盒笔记写作法的工作原理和具体写作方法,这一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将精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思考、理解和提出新的写作思路,而不用将时间浪费在寻找笔记、资料或参考文献上。

下面,我将结合书中总结的卡片笔记写作法,从四个要点来分析如何通过“记笔记”去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的“破”。


01 阅读时都会做的一件事是,做笔记

平时在看书的过程中,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意识地去记录从书中汲取到的知识点或者摘抄一些金句。

记录的地方要么是写在本子上,要么干脆就着书本的空白处留评,还有像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很多读者喜欢整理成分类的文档,或者使用特定的笔记APP。

记笔记、记笔记,很多人包括我,可能都只是做到了“记”这一个动作,却没有深入地思考如何让“记”发挥出它最好的功效。

和我们很多人一样,本书的主人公卢曼曾经做笔记也是像上面说的那般,在文本的空白处写评论,或者按主题收集手写笔记。

直到一段时间之后,卢曼意识自己做的笔记对写东西没有什么作用。于是,卢曼开始做出改变,也就是这个改变,让他发现原来内容的可使用度与做笔记的方法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02 做笔记的方法决定内容的可使用度

一般要写一篇文章,很多人构思好文章的逻辑与结构之后,便会寻找自己做笔记时收录的可用素材。

卢曼也是,但他发现用做笔记收集来的素材填充自己想要写的文章,写起来比较吃劲。

他觉得这些分门别类的素材看起来好像可以运用到对应的写作话题中去,然而实际应用起来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因为一个想法、一条笔记只有在它的上下文语境中才有价值,而上下文并不一定是它的出处。

所以,卢曼认为,只有让一条笔记与不同的上下文产生相互的联系才能起到它相应的作用。

由此,他开始重新思考一套新的记笔记的方法。

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卡片笔记盒。

简单来说,卡片笔记盒是装卡片笔记的容器,而卡片笔记就是一定大小的纸片,上面写着独立成文的简要笔记。

他很用心地把每张卡片上的内容当作文章的终稿来写,既保留材料原意,又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使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将记笔记的关键点投注于:思考、阅读、理解和提出想法。

经过一段时间,卢曼明显感觉到采用这种方法记录保存下来的笔记内容,比之前的那种存摘录收集的方式有用好多。


03 “卡片盒笔记法”让写作有从下手

试想一下,如果你要写的一篇学术论文,你需要的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包括观点、论点、引文、已写好的长段落、完整的参考书目和文献等。而且这些不仅仅是现成可读的,还是已经按照有描述性标题的章节排好顺序的,这篇论文的初稿你是不是就完成得比较轻松了?

很多人都会称赞说这种感觉简直太棒了,不禁追问写一篇学术论文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卢曼的经历告诉我们,用好“卡片盒笔记法”,完成一篇学术论文也许真的不是那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卡片盒笔记法”拥有一套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一系列的讨论、大量的材料和想法;你不必绞尽脑汁地去构思一个句子,只需要用很少的注意力就能看到这些笔记之间的联系和全局。

但要想建立这套完善的“卡片盒笔记”系统,还需要从以下的步骤一一着手。

严格来说,卢曼有两类卡片盒:一类是文献卡片盒,里面有文献和对文献内容的简要说明;另一类是主卡片盒,主要是他针对所阅读的内容收集和产生的想法。这些笔记都写在索引卡片上,存放在木质卡片盒里。

首先,值得记录的内容,在一张卡片的一面写上书目信息,另一面对内容做简要的笔记,这些笔记最终放入文献卡片盒里。

第二,查看简要笔记,并思考这些笔记与自己的思考和写作的相关性。然后,将它们转放于主卡片盒,在新的索引卡片上写下想法、评论和思想,每个想法只用一张卡片,并只写在卡片的一面上,方便以后不必把它们从盒子里拿出来就可以阅读。有时一张卡片不够用,再加一张来延展一个想法。

接着,记新笔记时会注意卡片盒中已有的笔记。文献的笔记虽然简短,但都是使用完整的句子,并明确地标记从哪些文献中获取材料。一条新笔记会直接跟进另一条笔记,并成为一个较长笔记链的一部分。同时,在卡片盒的其他卡片上添加引用信息,其中有的卡片相隔不远,有的则是在完全不同的区域和相关文献中。有些笔记是直接相关的,比如评论;有些包含了不太明显的联系,但独立存在的笔记很少。

第三,不只是照抄文章中的观点或引文,而是用另一种语境转化之后再记录,并尽量真实地保留原意。

第四个诀窍在于,不是按主题组织笔记,而是以相当抽象的方式给它们编上数字,为永久地标识每条笔记。如果一条新的笔记可以直接指向一条已经存在的笔记,比如评论、更正或补充,或与之相关,就直接把新笔记加在已有笔记后面。比如已有笔记是20号,新笔记则为21号。如果已经存在21号,就把新笔记标为20a。

每当添加一套笔记,都会检查卡片盒中是否有其他相关的笔记,以便在他们之间建立可能的联系。建立联系用了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在一条笔记后面添加新笔记,另一种是在一条笔记和/或其它笔记之间添加一个链接,其它笔记可以在系统任何地方。

通过添加这些笔记之间的链接,卢曼能将同一条笔记添加到不同的上下文中。然后就能发现这种笔记法是自下而上地开发主题的,之后再往卡片盒中不断添加笔记。基于这个卡片盒,通过排序相关笔记的链接,来对一个主题进行整理。

最后一个元素便是索引,卢曼会从这个索引中引用一两条笔记,作为进入某个思路或主题的切入点。

到这里,卢曼“卡片盒笔记法”系统如何建立就基本介绍清楚了。

正是依靠“卡片盒笔记法”建立起来的一套强大的知识系统,卢曼才能在30年的时间里既能兼顾家庭孩子的照顾,又能深耕自己的事业,写出将近60本著作。


04 “卡片盒笔记法”教你复利软知识

浮墨卡片笔记联合创始人少楠给《卡片笔记写作法》作推荐序的标题就是,“用卡片笔记积累你的知识复利”。

少楠说,这本讲笔记方法的书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大约3年前,他困惑于知识管理的方法大多复杂且不实用,于是寻觅更好的知识管理思路,便找到了这本书的英文版。

卢曼说,他在社会学方面所做的一切研究虽然总共花费了30年时间,但投入成本为0。

带着被卢曼震撼的疑问,少楠开始了对卢曼卡片笔记的不断探索,也在不断地探索中被这套“卡片盒笔记法”所深深吸引。

下面这段是少楠的原话:

从本质上讲,卡片笔记写作法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个系统,一种存储和组织知识、扩展记忆以及生成新连接和想法的系统。

简单来说,就是把你感兴趣或者将来可能会用到的知识收集起来,然后用一种像集装箱一样标准化的公式,去处理这些笔记,建立笔记之间的联系,供你使用。

也正如美国计算机界一位名人艾伦·凯说的一样,这套卡片笔记写作法可以帮助今日的知识工作者积累属于自己的知识库,用知识的复利帮助自己做出更好的决策。

以上,就是关于《卡片笔记写作法》一书所作的相关分享和推荐。一本好书,它蕴含的精华是仅一篇文章无法挖掘完全的,书中还有许多值得去细细品味和收藏的观点与方法。

不过,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的“破”,《卡片笔记写作法》介绍的“记笔记”方法,确实是个好方法。

#生活日记##今日头条##读书笔记#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