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前进的道路并不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青年奋斗。
”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提出殷切期望。青年成长成才,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的一件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以回信关怀、考察指导等方式,把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坚定信念种在青年人心头。光明智库特邀四位近年来亲身受到总书记回信鼓励、矢志不渝扎根基层的青年代表,讲述他们的青春故事与炽热情怀。
“为疆而来,为了将来”
讲述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石油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20届毕业生李树东
“希望全国广大高校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2020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16级同学在新疆油田公司风城油田作业区参观实习。资料照片
这几天,我的朋友圈被“总书记给我们回信了”刷屏了。作为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学生之一,我内心的激动和自豪难以言表。
总书记的回信饱含着对青年学子的关切与期望,总书记鼓励大家“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让我深有感触。大学四年来,校区的老师们给了我们很多关心和帮助,他们大多放弃了优厚待遇来到克拉玛依,在他们的感召下,同学们都萌生了“建设大美新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想法。
在校期间,学校安排了许多油田企业的名师来做讲座,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研究所所长郭旭光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他来自宁夏农村,硕士毕业后来到新疆油田,和一代代石油人一起,把根扎在新疆大地上,践行以油戍边、依油稳边的历史使命。这种深沉的家国情怀,至今仍感动着我。
毕业前夕,很多同学都选择在新疆的油田、炼化单位从事一线工作,我也是其中一员。我来自甘肃白银,作为家中独子,在选择单位时难免有顾虑,但身边同学的选择对我影响很大。我对父母说:我想像我的老师们一样,“为疆而来,为了将来”。几天后,父亲打电话给我说:“是克拉玛依这片土地培育了你四年,你应该为建设新疆贡献力量!”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的,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让我们这届高校毕业生经受了磨炼、收获了成长。我们青年一代理应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奉献自己的光和热,用奋斗的双手建设美丽西部。
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这一年,我亲身感受了党和国家为我们顺利毕业就业而付出的努力。新的征程就要开启了,我和同学们对未来充满期待。我们坚信,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我们一定能在平凡岗位上燃烧青春,为建设祖国美丽西部作出这代青年人应有的贡献。
把人生选择与时代需要熔铸在一起
讲述人:河北保定学院2000年第一批支教教师,现为新疆巴州且末县第一中学教师李桂枝
“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你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
李桂枝(中)与学生们在一起。资料照片
一个人的选择只有契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需要,才会有意义有价值。从2000年的那个夏天出发,我们千里跋涉、扎根大漠。20年来,在西部的讲台上,我们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孩子们,也成就了最好的自己。因为我们坚信:把人生选择与时代需要熔铸在一起,才是青春最有意义的绽放方式。
永远难忘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回信,深情勉励:“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20年来,母校的学弟学妹们薪火相传,沿着我们的足迹到西藏、重庆、广西、四川等基层地区工作。从2018年开始,母校先后选派了两批120名在校大学生赴疆实习。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互帮互学、同舟共济,形成了“团根聚生”的纽带式支教模式,把教书育人之根深深扎在大漠深处。
2020年初春,在且末县第一中学崭新的校园里,王伟江、辛忠起、庞胜利、丁建新、侯朝茹……我和昔日的同窗们再次在校园里种下一棵棵小树苗,用心浇灌培土,期待它们早日成材。20年前我们刚到且末时在二中校园里种下的小树早已长成了参天胡杨,我们教过的学生早已成为建设且末的新生力量。正是因为我们走进西部、扎根戈壁,才有了西部的孩子们走出沙漠、学成归来。西部需要我们这样的普通劳动者,我们愿像一棵棵红柳、一株株格桑花一样,为广袤土地带去无尽的生命力。
2019年7月,我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其实,我只是做了一名教师应该做的事,对社会尽了应尽的责任。回想近20年来的工作和生活,是且末这片沃土滋养了我们。在这里,我们收获了边疆孩子的爱,赢得了少数民族同胞的信任,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和事业。作为保定学院2000年第一批支教教师,我将一如既往坚守在且末,帮助年轻教师们尽快成长,帮助一批又一批且末孩子走向广阔天地、收获美好人生。
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这让我感到振奋,也期待着更多新生力量的到来。
今天,在且末乃至整个新疆,在祖国广袤的西部,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正在为西部的建设默默地努力着、耕耘着,为边疆的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挥洒着青春和汗水。我们希望更多人了解这种充实快乐的幸福生活,更希望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树立到西部工作的志向,毕业后到基层和人民中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的精彩人生。
带回仁心仁术,守护美丽西藏
讲述人:西藏大学医学院2015级临床本科班学生旦真旺堆
“希望你们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毕业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
——2020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
旦真旺堆(左)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资料照片
今年2月,在藏历新年来临之际,我们收到了一件最美好、最珍贵的礼物,那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正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回信。医生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崇高又伟大。年少时我就立下志向,选择了学医这条路。今年,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白衣天使们冒着危险救死扶伤,更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医者仁心”这四个字背后的责任和担当。
我来自西藏偏远山村的一个普通家庭,感谢党和国家的关心帮助,我才有机会走进校园接受高等教育。去年5月,受益于“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我们西藏大学医学部2015级临床医学本科班的17位学生,踏上了前往北京实习的旅途。我们大多是第一次离开西藏,在北京,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与美好。
在实习中,我们观摩了很多场专家做的手术,参加了各种学术论坛以及教学查房等活动。在临床实践方面,一开始我只能观摩手术,现在已经可以作为手术助手,在医生指导下做一些配合工作。来之不易的实习机会让我们倍加珍惜。记得一开始,大家交流时很害羞、互动并不多,渐渐地,我们把对知识和技术的渴望化作更加主动的学习。现在,疫情也没能阻挡我们求知的脚步。在轮转科室实习暂停的日子里,我们通过网络与带教老师保持联系,每周参与3至4次线上学习。
总书记给我们回信,既是对我们职业选择的肯定和支持,也是对我们学好本领、建设家乡的鼓励和鞭策。我们一定会把总书记的勉励化作前行的力量,为成为人民信赖的医生努力学习、加快成长。
这些天,我认真学习了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总书记的嘱托让我想到,4年来,北大首钢医院为我们西藏大学医学院培养了近80名临床实习生,如今,他们毕业后多数在西藏、新疆、青海等西部地区医疗单位从医,服务基层、服务广大群众。他们一直激励着我,让我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未来的医生。
毕业后,我希望回到家乡西藏工作。我将会加倍努力,以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负责的工作态度,成为人民健康的守护者,以仁心仁术造福藏区群众。
在奉献社会中找到青春方向
讲述人:华中农业大学2015届毕业生,现为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柑桔研究所科研人员胡益波
“希望你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3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
胡益波在贵州毕节支教期间,教小学生表演话剧。资料照片
我出生在革命老区湖北省麻城市,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伢。两岁时,一场变故让父母相继离开,我便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自小穿百家衣、吃百家饭的经历,在我心里埋下感恩的种子,也激励我发奋学习。
2007年,我考入华中农业大学。入校时的一次报告会上,我校校友、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徐本禹的支教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乌蒙山区里那一双双纯净又渴望知识的眼睛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我希望能像本禹大哥一样,帮助那些像我一样的农村孩子。
2010年,我报名加入“本禹志愿服务队”研究生支教团。2011年9月,作为学校研究生支教团队长,我与其他6名同学一同奔赴贵州省毕节市,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
支教生活很艰苦,断水断电是常事。我们自己动手搭建水窖,点着蜡烛备课、批改作业……日子虽苦,但孩子们的笑容和逐渐增长的自信,让我们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
研究生阶段我的专业是果树学,导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邓老师常告诉我们,“中国柑橘的主产区主要分布在革命老区、贫困山区等地,柑橘承载着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从品种改良到“覆膜增糖”技术,从“交替结果”到果园密改疏,在华中农业大学柑橘团队的技术支持下,很多贫困地区通过种植柑橘成功脱贫。
2013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了!“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这句嘱托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规划——从农村来,回农村去,用所学回馈“三农”事业。
硕士毕业后,我来到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农业农村局工作。德庆县地处岭南山区,是“中国贡柑之乡”,种植德庆贡柑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2013年以来,一种被称为“柑橘癌症”的黄龙病病害给德庆贡柑产业带来了不小打击,很多果农因此返贫,并且谈病色变,对复种果树丧失信心。
为了帮助果农,2017年德庆县人民政府与广东省农科院共建广东省农科院德庆柑桔研究所,我主动请缨加入。我们到全县果园一户户走访,帮助果农们申请柑橘扶持项目、打开销售渠道、提高柑橘附加值。我们持之以恒的工作结出硕果,果农们复种果树的信心增强了,收入增加了。今年5月,德庆贡柑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前几天,我看到了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的新闻,再次感受到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关心关爱。毕业几年来,我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加入了“本禹志愿服务队”,活跃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社区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收获了成长和进步,找到了青春方向和人生目标。这是我们共同的成长印记,也是我们无悔的青春选择。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胜、耿建扩、晋浩天、蒋正翔、陈元秋、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3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