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川
早晨的雨不像烟窗一样透,天风昨晚突然向南回来了。
抽筋,湿骨冰冷,无敌,江北怎么能让人承受。
写假诗,代表着你可以不顾逻辑关系而乱写一通。因而,诗言骏道等人的言词并非完全错误,只是他们的论点错误,以及其本身乏善可陈。
写真诗,也不简单。因为除了真,还得是一首诗。那末,我们就得在真实的基础上,构筑诗的楼阁。
诗是楼阁?当然,诗是天人的交流,当然离天更近、高人一等,当然是楼阁。当然不能让人平视。
不平视,指诗的题材、或内容、或角度、或形式……在诸如此类方面,意图超出一般人的思路。
本诗依此分析
①题材:回南天。
一般北方人不太了解,在东南沿海,冬春交际气温回升期间会造成气流潮湿,或伴有小雨或大雾,也会在物体表面凝结起水珠,特剔在气温并不高时,这种贴身湿冷直钻入体,令人还适。
②启句:晨雨如烟窗不透,
写景,回南天的标志之一,冷窗起雾。
描写生动故然好,准确更为重要。准确,不是精确,诗嘛,不同于说明书,可以夸张,但方向性要一致。
首句不压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下句应中平起,压韵)
③承句:天风昨夜忽回南。
写因,为启句景观做补充。因为是刚发生,所以用“忽”。
我们平时创作时应注意时间观念,不可随意应付,避时态错误,令人丈二和尚。
本句压韵:南(平水韵十三覃),平平仄仄仄平平。(下句中平起不可压韵)
④转句:抽筋湿骨寒无敌,
转入心情,本句写回南天的不适感。这种不适感便是上文提到的特别主题。
这种特别感,就可能因人而异。如回回南天,你可以观注气温,也可以着眼反潮,而我注重湿冷。
本句不压韵,末字仄声,平平仄仄平平仄。(下句中平起压韵)
⑤合句:江北何人身可堪。
发表见解,是顺应转句的思想提升。
最好是个见,独到。共见便有失新鲜感。本文是共见,但只是南方共见。因而还有可取之处。同时,採用发起提问的方式,增加与众之不同。
本句压韵:堪(平水韵十三覃)。中仄平平中仄平。(标准句式:仄仄平平中中平)
我们喜欢古诗词,就应为其添彩。不能假口我是初习者,便胡写一通。这么做非但不能提高个人创作水平,还会拉底古诗的形象。成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攻击古诗词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