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鸡年
大浪道(鸡)正在接近你
请做好欢迎准备
沈周《古木花冠》
一只大红公鸡站在大石头上,昂首挺胸,称之为“实相大吉”。
一只鸡立于荔枝树下,谓之“大吉大利”。
牡丹花下一只鸡,谓之“富贵大吉”。
八大山人《小鸡》
除此之外,鸡与蝴蝶,鸡与柿子……总之,在中国的祥禽中,生活又喜庆,寓意好又百搭的,非鸡莫属!
那么历史上的鸡,都是些什么样的鸡呢?
作为祥瑞
鸡所代表的吉祥文化无可比拟
鸡与“吉”谐音,作为吉祥的代表责无旁贷。
鸡冠的冠与“官”谐音,所以升迁腾达,有鸡万事足。
所谓爱屋及乌,就是鸡代表祥瑞,那么鸡鸣的鸣与“名”谐音,所以鸡鸣当然也代表了“功名”。
李苦禅《与天同契》
雄鸡报晓,乃有信德。因为不管酷暑寒冬,还是雨雪晴天,鸡都能准时守信报晓,在没有钟表的古代人看来,是一件通天的本领。
报晓,与日出同步,就好像掌控着何时天亮的大权一样,这是最聪明的人也无法做到的事情。所以,鸡被人们尊称为“报时神”,甚至享受人们的祭祀供奉。
鸡起得早
历史上有关鸡的文献出现的也早
汉代《韩诗外传》中记载,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
这么多年才知道,所谓文武全才,在鸡面前,分分钟被秒杀~
高剑父《双吉图》
《太平御览》中记载“黄帝之时,以凤为鸡”,传说鸡鸣日出,带来光明,能够驱逐妖魔鬼怪。
鸡形色各异
在绘画的道路上走的也远
众所周知,中国画有“书画同源”的说法,最早的画,都是为了记载某些历史事件。那么作为祥瑞,绘画圈里“鸡”的形象,只能以“层出不穷”来表达。
早在周朝,人们就画鸡驱邪;汉代石刻里,呆萌的“斗鸡”被画家刻画的细致入微;崇尚儒学的宋人,更是将母鸡护小鸡的“仁”刻画的淋漓尽致。
陈大羽《大吉图》
桃花坞年画里的“鸡王镇宅”傲娇,历代文人笔下的“鸡”则悠闲骄傲。
唐寅描绘了雄鸡的优美高洁,八大山人则画出了鸡的倔强之气,徐悲鸿的鸡昂首挺立、怒发冲冠,像斗士和高歌的“代言人”;齐白石笔下的鸡寥寥数笔,却意得神足;一代“鬼才”黄永玉的笔下,则充满了调侃的乐趣。
鸡作为德禽
在诗词中也有一席之地
雄鸡一唱天下白。
正是有了公鸡在黎明时的打鸣报晓,人们才有了新的一天的开始和生机。
娄师白《大吉大利图》
从《诗经》的“风雨潇潇,鸡鸣胶胶”、“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秦台一照山鸡后,便是孤鸾罢舞时”,诗词之中,人们毫不吝啬自己对鸡的喜爱和赞美。
游目极妙伎,清听厌宫商。
主人寂无为,众宾进乐方。
长筵坐戏客,斗鸡观闲房。
群雄正翕赫,双翘自飞扬。
挥羽邀清风,悍目发朱光。
觜落轻毛散,严距往往伤。
长鸣入青云,扇翼独翱翔。
愿蒙狸膏助,长得擅此场。
轻歌曼舞固然美妙,但有时候,总需要些感官的刺激。这个时候,斗鸡自然而然就走上了历史的舞台。这种既能给予人刺激之感,又无危险的娱乐,由于可以缓解人们对于刺激感的需求,而被大部分人们喜欢,
曹植的这首《斗鸡诗》,记录的就是乐宴之后,重新开宴斗鸡的场景。
齐白石《富贵大吉》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明代才子唐寅的这首《画鸡》,将一只英雄气十足的大公鸡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轻易不鸣,鸣则动人”,雄鸡不仅能报时,更是有着君子般的情怀。
任伯年《归田风趣》
视动物为祥瑞,人们都熟知。但是将动物与道德挂钩的,却并不多。虽然鸡并不是唯一有五德的动物,但是十二生肖中,却只有鸡有此殊荣。
文人墨客以鸡喻人,写鸡颂鸡,不仅是审美和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人们对于美好精神的追求和向往的体现。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