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工作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名人名言】被误解了的名言,古人真的不是这个意思

时间:2023-02-21 05:43:30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中华民族的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产生了无数名言警句,对后辈们大有帮助。

但是,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之中,有些流传度非常高的名言警句,被我们误解了上千年。有的是在流传的过程中出错而致,有的是只看点,而不看面,导致理解有偏。今天,就与大家看看这些被误解的名言警句的真实意义。

1,无毒不丈夫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民间谚语联对一字之差,演变成反面派的“真理”!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话绝对是中国众多以讹传讹的话中最离谱的一个例子之一,初中生也应能轻易看出这其中的不妥之处。首先,这无毒不丈夫,就跟古人所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大丈夫,自然是说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什么时候恶毒阴损,暗箭伤人的这种前缀也能放在前边来形容大丈夫了?原来,这句民间谚语本来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

2,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用现在的语言来读这句话,很容易解释为:人如果不为自己,就会被天地诛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最早出自《佛说十善业道经》。我们知道,佛教是一个提倡 “利他”的体系,所有佛经中,都没有“为自己”的说法。因此,将“人不为己”解释为“人不为了自己”,显然是不对的。其实,这句话中的 “为”不是第四声“为”,而是第二声的“为”。从这个角度去看,“人不为己”就应该解释为“人不做好自己”。因此,“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整句话的意义就是:人如果不遵循天道做好自己,就会被天地之力所反弹而受到伤害。

3,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因为《论语》的这句话,有人就解读为孔子歧视女性,甚至被认为是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虽然很多人这么认为,特别是现代人更加这么认为,但还是有人在为孔子鸣不平。众所周知在49年后的中国大陆自始至终给老夫子戴着一个意识形态的帽子,因此这些辩护的声音也就难以被世人所知了。孔子一贯的思想是平等、仁爱,爱人如己,他怎么会歧视女人。所以这句话是指君王身边的小人。这些人,亲近了会变得无礼傲慢,远离了又会心生怨恨。就是说你作为一个君主,对那些后宫没什么本事的拍马小人太亲近了,他们就会得意忘形,忘了自己的身份,开始用你的权力胡做非为,而你疏远她们吧,她们又要埋怨,是非常麻烦的事。

4,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句话常常被长辈所引用,意为不成家立业、不留后代,是对家族最大的不孝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从原文中,不难看出,这里的“无后”,可不是一般所理解的“没有后代”;“无后”正确的解释应该是“没有尽到做后辈的责任”。因此,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的解释应为:不孝顺分为很多种,但是最严重的莫过于没有尽到做后辈的责任。

5,以德抱怨

“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以德抱怨”不过是孔子的一句设问,并不是结论。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报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老师,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以正直的态度去对待人,不卑不亢,事情该咋办咋办,以一个正确客观的态度去解决。

6,女子无才便是德

人亦有言:“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隋唐演义》本来这句话的上联是“男子有德便是才”,而下联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第一句:“男子有德便是才”!这话是希望一个有为的男人,要以德行为主,以才干为辅的意思。而下联“女子无才便是德”又是什么意思呢?依然是劝女子要以德行为主的意思,而非贬辱女人不能有才干。这整个误会是因为错解了“无才”的“无”字所造成的。这个“无”字是动词,是“本有而无之”的意思,也就是“本来有才,但心里却自视若无”的意思。所以“无才”不是真的没有才干,而是“我虽然很有才干,但一点也不自炫其才,依然自视若无”的意思。

7,无奸不商

无尖不成商“无奸不商”本为“无尖不商”。“无尖”的“尖”来源于古代用来度量的斗。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尽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所以叫无尖不商。也可解释为:商场如战场,必须有拔尖的智慧,才能成功。如果是奸,那世上做生意的,没一个好人了。

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对于这句话,一般的解释是:天地不仁慈,把万物当作草扎的猪狗来看待。此语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原文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其实,结合《道德经》的思想,不难知道,原文的真正意义是:天地对万物一视同仁,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圣人也是如此,将所有百姓都一视同仁的看待。

在中国文化氛围中,名人名言占的地位是很重的,很多名家说的话,往往被人当成指导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不二准则。尤其是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俗语名言中,也有一些话被人刻意或无知地曲解,背离了话语者本身的意义与初衷,迷惑了天下万千众,古人真的不是这个意思!

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净尘轩》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