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选出老师最讨厌的“教育名言”,这句话有望以“光荣”获得第一名。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大学的“教育学”课上,初听到时立刻感到热血澎湃,有一种即将成为人民教师的光荣感和热血感在里头。“教育学”课老师姓张,口才很好,又极富煽动力,在课堂上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在图书馆看书时,经常能碰到他也在看书,也经常拿出纸片来做笔记,很是佩服,后来才发现他经常翻阅的都是《格言》《演讲与口才》之类的书籍,心中才了然一些!
后来教书,才发现这句话就是绑在老师头上的锁链和紧箍咒而已。
首先这句话夸大了老师的作用,教师万能?很明显不是。孔夫子弟子三千,成才这也只有七十二个,难道我们都比孔夫子还厉害?有哪一个老师的成材率是百分之百呢?无论从理论上 还是实践上,这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工厂的流水线生产尚且会有次品,更何况是主观性非常强、复杂程度非常高的教育呢?
其次,这句话贬低了甚至无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把学生的成才与否全关联到老师身上,很明显,这是一个错误。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的双主体,缺一不可,只有双方中一方的努力是不可能成功,只有当双方共同进取且形成合力的时候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而这句话,把学生未能教出来的板子全打在了老师身上,而没有从学生身上找原因,很明显贬低了甚至无视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作用。很容易找到破绽,同一个班,同一个老师,学生却千差万别,你说这时还是老师的原因吗?
最后,这句话可以无限仿照复制,没有教不好的子女,只有不会当的父母;没有管不好的员工,只有不会管的老板;没有忽悠不了的听众,只有不会当的专家……
当一句话可以无限仿照复制,那这句话就离废话屁话差不多了!是不是呢?@耕读小栈晴耕雨读,茶歇小站,读书闲聊,敬请关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