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刻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所有的生命都是创造的爱情流
每个人都是宇宙奇迹的自然表现
每一刻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一个生命都是创造的爱情流,每一个人都是宇宙奇迹的自然表现。
还记得那是一个万物复苏、百花竞相绽放的春天,就在那个美丽的季节,就在那个寂静的清晨,伴随着一阵清脆的哭喊声划破医院的天空,我的孩子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那是一个新的生命在地球上的开始,是上天的恩赐,因为孩子的出现我正式地成为了一个男人、一个爸爸,从此我也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庭,让我对生活又多了一份憧憬和期待。
孩子的出生让我不自觉地想起那句:孩子是父母上辈子欠下的债。如果真是如此,那我的孩子究竟是带着怎样的使命来到人间,又会经历多少的人生坎坷?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对于我们每个父母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从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他同时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孩子会借由自身的生命智慧成长来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开启自己的新世界。他不是任何人的影子,也不是任何人的过去,他就是他自己,他必将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追求,也会逐步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背负属于自己的使命,作为父母,我们会尽力给孩子提供成长的自由和空间。
我们很多人会认为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或是襁褓中的婴儿,通常就像一张白纸,还没有建立任何思想和情感连接,只要能通过教育施加合适的影响就可以将孩子塑造和培养成任何我们期待中的人。
这实际上和半个世纪前行为主义心理学先锋人物华生的观点毫无二致,华生曾说过一句名言:“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以,任意选择一个,无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说它是名言不是因为它的真理性和科学性,而是因为这句话当时确实很有震撼性,并且在心理学界流传的时间和范围都很广。现在我们可以肯定,华生这个观点并不正确。
这个观点错误的关键在于严重忽视了个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简单的讲就是忽视了促进人的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因,片面的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对生物遗传等等方面的影响不够重视。
因此,持有这类教育观念的家长很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忽视孩子身心发展的独特性,没有给予这种特殊性足够的尊重,他们也不了解多元智力理论中提到的八种基本智能,对自己孩子的天赋和气质完全缺乏了解。
于是,可悲的事就顺理成章的发生了,本来可以成为作家的孩子却被迫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有很多可以成为音乐家的人却被大家认为是与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的人…凡此种种,他们的潜能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很多父母完全以个人的权威一厢情愿的为孩子的成长指定了路线,原本是满心欢喜的铺好了通向成功的路,但最终事实和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甚至葬送了孩子的一生。实在是可悲!
其实,在距离华生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旗帜100多年后的今天,科学发展和进步的周期速度已经超越以前的任何时代。在当今心理学、人类学和其他生命科学中,已经有很多的科学研究和发现证明,刚刚出生的孩子并不是一张白纸。从胎儿期开始,他们就已经开始接受外界的信息刺激,可以主动做出各种反应。
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特点,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存在。不论这个孩子有多么与众不同,我们都应该给予全心全意的理解、接纳和关爱。
美籍捷克裔著名精神病专家和超个人心理学家斯坦尼斯拉夫·格罗夫曾在其著作《非常态心理学》中,提出人出生的“围产期经验”以及“浓缩经验体系”等理论概念,认为人类个体出生前就已经在母体中获得某种类型的经验,这个特殊的经验对出生后个体的心理人格发展、心理疾病的产生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因此,对于任何一个生命体的独特性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和发展要充分地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他人的孩子随意的比较,不要拿一个统一的模式和规则来限制孩子,也不要以自己的期待来要求和束缚孩子,而是要在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全然的接纳和聆听以及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和人生发展提供最合适的教育方式和学习内容。
小贴士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又叫“多元智能理论”。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个体的智能是单一的、可量化的,而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认知智力,后来,加德纳又添加了自然主义智力和存在主义智力 。这一理论被称为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
知子花家庭教育专家微信:Lifetree-edu | 微博:@知子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