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年轻人之间有这样一句话。
“出”生“进”死。
对这座城市,出则生,入则死。
很多人年轻时离乡打拼,
发达了就把钱汇回去,
但人,只能一直在外漂着。
汕头太老,不适合年轻人发展。
然后,汕头又在孤独中加速老去。
这似乎是一个恶性循环。
这次初到汕头,
我们约见本地文化学者丁烁。
谁都没料到,
对潮汕民俗、文物这些“老东西”了如指掌的,
竟是个小伙子,而不是老人家。
他更新了我们的观念:
这几年回来发展的年轻人渐渐多了,
而且“现在冒起的汕头文化社团,
几乎都是90后发起的。”
他口中的“90后”社团里,
山水社就是颇活跃的一个。
山、水,合在一起是“汕”字,
山水社是“民间历史建筑关注小组”,
已经创建四年了。
山水社创始人曾振华,出生在1992年,
他就在老市区边上长大,
听老人家说过很多故事,
比如那里住过多少做抽纱生意的人家,
当年多少中西合璧的大宅林立。
虽然他看到的往往是:
住了七十二家房客的大杂院。
或者人去楼空、阴森森的废墟。
离他家不远,
还有成片的骑楼建筑群,
他特别喜欢一座粤东式骑楼,
然而才短短三年间,
一开始,窗檐廊檐的图案精美、清晰可辨;
接着,花纹装饰逐渐模糊破损;
最后,建筑外面被装上了脚手架、安全网,
他看到一个大大的标签:危房勿近。
过去人们说怀念老市区、老建筑,
大多还是叶公好龙:
只限于拍照晒图,
骂有关部门骂开发商,
并不在意老楼房和它的故事,
没见过建筑里住的人,
看着它从危楼到拆除,也没有一点点办法。
“老市区衰败的原因之一,
在于缺少人们的参与。 ”
山水社社长黄显说。
最初,山水社是个只有3人的豆瓣小站,
经过一年线上传播,
他们聚集到一批志同道合的同龄人。
接下来的三个夏天,
他们启动“四永一升平”街区和新片区调研,
走过2个历史街区,7条街23条巷弄,
还跟超过200名居民聊了天。
山水社的成员有两个特点:
都是90后,都是在外读书的大学生。
这些常年在外的游子,
每次放假回汕头,
除了饕餮美食逛街唱K,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在他们看来,参加山水社的调研,
本来只是一次有意义的消磨时间。
但却没想到,在走街串巷之中,
一步一步,从心灵上贴近了故乡。
他们在过去熟视无睹的景观里,
重新看见了汕头:
小公园,近现代开埠、建市的城市原点。
南生百货,承载了百年集体记忆的地标建筑。
汕头大厦,曾是布置奢华、烹调精细的粤东餐饮业代表。
虽然,如今它们都站在荒草丛生的铁皮围墙内。
山水社成立不久,
曾发起保护老建筑桂园的呼吁,
一群20出头的年轻人,凭借自己的力量,
让蒋介石、周恩来住过的历史建筑,
得到妥善保护。
不过就在前几天,汕头镇邦路骑楼,
却在修缮中,被抹掉了立面的精美雕花。
网上一片叹息,包括山水社成员。
营造,毁坏,修复,
一个城市的建筑和记忆,
也如西西弗斯推石上山,循环往复。
但这样西西弗斯会越来越多,
90后的山水社,不会是唯一一个。
曾振华记得父亲说过:
“走得再远,
也不要忘记自己从哪里来。”
他们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
那是汕头特区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
有着更宽松的生存环境,
更少的历史包袱,
更多的对于接通本土历史的热情。
对他们,你很难指着一排拙劣的假古董,
然后用那句阿Q名言来糊弄:
“我们祖上曾经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