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的蓝色单词“地区记录四川”增加关注!
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演讲中多次谈到文化自信。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再次全面详细地阐述了文化自信问题。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我认为,文化自信,始于史志。广大史志工作者一定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振奋精神,勇于担当,创新方法,开拓前进,努力完成新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一
文化自信,始于史志,必须敬畏史志。千百年来,人类用勤劳的双手、用心血和智慧,创造了丰富的不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立了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灿烂而辉煌的中华文化。“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①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人文标杆与精神尺度。史志属于文化范畴。史志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首先必须坚定史志自信。列宁说:“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毛泽东说:“领导者要尊重历史。不懂历史的人,就不能理解现实。”他还说:“读历史是智慧的事;读历史的人,不等于守旧的人;只有讲历史才能服人;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马克思主义者是善于学习历史的。”②史志工作者必须敬畏史志,下苦功不断学习史志,从而进一步认识史志,准确弄清历史和方志发展的脉络,科学掌握历史和方志发展的规律。这样,我们就能够深层次地建立热爱史志的情感,严肃地树立敬畏史志的精神,全面培养浓厚的史志素养,进而形成高度的史志自信。再者,对基层史志工作者而言,敬畏史志,学习史志,热爱史志,懂得史志,这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客观需要,是分内之事。试想,一个不敬畏史志,不学习史志,不热爱史志,不懂得史志的人,能有史志自信的底气吗?能够做好新时代繁重、艰巨、光荣的史志工作吗?
其次,放眼一看,近年来,社会上历史虚无主义甚嚣尘上,汪汪狂吠,出现了一股股戏说历史、否认史志、歪曲史志事实的歪风邪气,污蔑早已有定论的政治家、革命领袖,嘲笑英雄、模范和典型,甚至公开歌颂早已被牢牢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叛徒、卖国贼、汉奸等反动人物和反动事件、丑恶事件,美化外国列强的野蛮侵略历史,称颂残酷的殖民统治。最典型的是,某电视台一位节目主持人对伟大领袖毛泽东信口雌黄,妄议汹汹,乱泼脏水。英籍华人、作家韩素英曾毫不客气地批评过这些现象:“中国青年中有一种倾向,蔑视历史,嘲笑英雄,怀疑中国的领导人在某些紧要关头所起的作用。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对过去一无所知,又乐意接受对中国的肤浅的指责。我们要让人民知道我们的历史。只有知道我们的历史,才可能支配与塑造我们的未来。”习近平同志严正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悲剧。” ③作为史志工作者,我们应该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有底气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史志工作,与这一股股歪风邪气和排空的浊浪作坚决斗争,还原史志的本来面目,清洁史志的朗朗天空,锤炼起敬畏史志的精神和品格,从而培养浓厚的史志素养和底气十足的史志自信。
二
文化自信,始于史志,必须崇敬历史学家、方志学家、考古学家、博物学家、文物专家,传承他们的可贵精神。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诞生了数以万计的历史学家、方志学家、考古学家、博物学家、文物专家,如孔子、司马迁、司马光,如郭沫若、范文澜、白寿彝,如胡乔木、陈明显、高华、杨奎松等等。他们志在史志,矢志不渝,不畏强暴,不畏强权,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察万件物,访万里人,记万个事,夙兴夜寐,手足胼胝,孜孜不倦,兀兀穷年地搜集资料,记录档案,整理史料,编史修志,考古发掘,探究博物,保护文物,研究史志,奉献史志,从而成就了皇皇二十四史、《中国古代社会》《中国通史》《中国共产党三十年》《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等。他们犹如夜空中闪烁的灿烂星星,犹如花园中开放的绚丽花朵。他们以自己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创造了诸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的精神,不畏强暴、无私无悔、“不隐恶,不虚美” ④、秉笔直书的精神,坚持真理、坚守正义、爱憎分明、激浊扬清的精神,严格标准、质量第一、精益求精的精神,“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⑤、记录史志、传承文明的精神。这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史志工作者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创造奇迹。今天的史志工作者应学习、传承和弘扬他们的这些精神,并把这些精神用于编史修志工作中去,丰富史志自信内涵,发展史志工作,建设先进文化,从而为文化自信添砖加瓦,筑基打桩,丰富内涵,切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三
文化自信,始于史志,必须抓好史志编修。编史修志,是我国之固有传统。编史修志的目的,全在于“存史、资政、育人”,在于“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之记述”⑦,在于为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对大凉山腹心的彝族聚居县美姑县而言,就是要为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服务。我们要通过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认识,创新方法,以开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扎实的功底,辛勤的劳动,丰硕而精湛的成果,生动而活泼的宣教开展工作。
一要抓紧培养人才。人才是第一位的,是第一生产力。没有人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近两年来,县史志办先后招录4名工作人员,解决了工作人员青黄不接问题,改善了职工年龄和知识结构。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也招录了大量年轻工作人员,他们同样承担着乡镇和部门编史修志的重任。由于知识储备不足和业务工作特殊要求,新进工作人员要圆满完成这项工作还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我们抓好人才培养。县史志办已组织编印《史志法规和文件选编》,将其作为全县广大史志工作者的学习培训教材。通过组织部门选派乡镇和部门职工上挂县史志办学习锻炼和县史志办职工到各乡镇、各部门督促检查指导史志工作的机会,宣讲史志工作法规和文件精神以及编史修志方法,以培养人才。
二要充分做好《美姑县志1991—2009)》发行工作。通过各种方式,把县志发行到全县各乡镇、各部分、各事企业单位,发行到美姑驻外地的干休所、学校和离退休老同志手中。还要把县志作为美姑县的一张重要名片,赠送到上级有关领导、科研院所、报刊社、电台、电视台、网站和档案馆、图书馆、史志馆,及时向来美姑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和经商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商人赠送县志,充分发挥县志在宣传美姑、认识美姑、建设美姑、振兴美姑、发展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三要督促检查读史用志工作。县委、县政府已把史志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县史志办在史志工作考核结构上已列入读史用志内容。各单位、各部门必须把读史用志摆在重要位置,把县史志办整理、编写、编纂、撰写和拍摄的史稿、实录、志书、年鉴、地情资料和资政报告等,作为行政理政的工具书,常翻常读常思常用,充分吸取全县过去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中成功的经验,借鉴历史教训,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发挥资政、育人之作用。
四要加强《中共美姑执政实录》和《美姑年鉴》的编写、编纂工作。根据中央、省、州关于党史工作“三个《意见》”、关于地方志工作“两《条例》一《办法》两《意见》三《规划》”之精神和州委、州政府目标考核要求,严格地方史志工作“一纳入,八到位”。认真落实《美姑县地方史志事业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坚持“一年一录,一年一鉴,公开出版,不留空白”的标准,组织编写、编纂、编辑出版发行好《中国共产党美姑执政实录》《美姑年鉴》,在板块安排、图文编辑、排版考虑、装帧设计和印制出版等方面继续创新,不断增强《执政实录》和《年鉴》的指导性、服务性和可读性。同时,积极推进地方党史基本著作编写。在去年完成《中国共产党美姑县代表大会文献选编》的基础上,县史志办今年组织收集、整理、研究、编辑完成《美姑县人民代表大会文献〈政府工作报告〉选编》,明年组织收集、整理、研究、编写《中国共产党美姑大事记》和《中共美姑地方党史回忆录》等,然后再推进编写《中国共产党美姑历史》。还要紧贴全县正在开展的脱贫攻坚工作,分批次编写、编辑、出版《美姑县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纪实》和《同行——乐山市对口帮扶美姑县工作图鉴》,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史智支持。
五是在已建立全县史志工作QQ群和微信群的基础上,管好用活这两个群,积极筹划建立全县史志学会和史志工作微信公众号等,进一步强化史志宣传和读史用志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协调推进县委、县政府加强地方党史文物陈列室、地方党史宣教中心、方志馆建设和史志网建设,使史志工作进一步服务于地方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为发展文化事业、增强文化自信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近照
【注释】
①十九大报告
②2010年11月8日人民网-《人民日报》《毛泽东关于以谦虚之心学习历史的五句名言》
③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④见《汉书·司马迁传》
⑤引自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⑥十九大报告
⑦2015年12月29日 ,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模范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的重要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