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关于论语感恩朋友的经典句子我想说《论语》共读,举一反三

时间:2023-02-17 10:42:5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共享内容]

7.08儿子说:“不生气,不生气,不生气。不举一角,不迷上三角,就不能再这样了。

【导读学者】

石立善:上海師範大學哲學院 教授

于闽梅: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文系 教授

【共读笔记】

石立善:

大家早安!

上一章和本章,都是讲夫子教人。

上一章讲的是入门的门槛,本章讲的是教育方法。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到了一个临界点时,夫子才会给适当的点拔和启发。

夫子举一隅,其余的三隅要学生自己去理解思考。

总而言之,夫子讲的是教育中的自力和他力的问题。

自力不到一定程度,老师的他力无法介入。

自力与他力的结合,才能造就一个人。

崔圣: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看来是夫子多年教学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石立善:

儒家是心性之学,这个自力的觉悟占很大的比重。

他力的引导与启发,来自于良师益友。

張弛弘弢:

@石立善  “自力”、“他力”的提法很好。[强] 與自悟他悟亦通。

于闽梅:

这一章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要有发愤努力之心,老师才能真正起作用。现在的教育为了高考,学生就像被填的鸭子,较少有真正发愤学习的。

石立善:

夫子说过颜回“亦足以发“,这个发是发明,

亦即夫子举一隅,颜回以三隅还,自力与他力的结合。

尤其是基础教育这一块,国内的教育方法和接受态度是被动的。

昨天我在朋友圈转了一篇文章,是北京一位小学教师在国外体验基础教育的反思。

顧芳綺:

所以,面对目前儿童读经包本怎么看呢?

@石立善@于闽梅 与老师探讨

石立善:

@顧芳綺 包本?

顧芳綺:

我是做儿童教育,我认为兴趣很重要,教学法的研究很重要,需要遵循儿童学习的规律。对于填鸭式,形式化很抵触。但是对于国学经典,有些声音为:包本读经,不求甚解。我却不知道孩子学习的状态时什么样子?他们乐于此还是厌于此?还是可以像机器一样只管背?忽视内心的体验。

石立善:

至少我在国外见到的基础教育,内容相对简单,小学生很快乐,乐于助人,很愿意去学校。

顧芳綺:

孩子背国学经典内容,一个时间段内背完1-2部

于闽梅:

我执反对意见

要在理解、想理解的基础上背

顧芳綺:

嗯。如此包本读经,是不是就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背道而驰了?

石立善:

@顧芳綺 @于闽梅  孩子背经典内容,未来要走专业化的道路吗?

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里面,国学没有专业。

有兴趣的人也是少数,就像这论语汇里边快500个人,能有几个人在听讲认真学习呢!

今天就到这里,明天再见!谢谢大家的参与!

刘国庆:

背书大概是科举时代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儒门系统的教育应该以《礼记 学记》为蓝本吧?

向@顧芳綺 老师推荐一下

張弛弘弢:

@石立善

答:我在認真聽……仔細看……

學生:憤——悱(自悟前奏)

丨 丨

教師:啟——發(師喚生悟)

現在講求什麼啟發式教育,還以為是嶄新的教育理論,其實,兩千年前夫子就在實踐了。

石立善:

@張弛弘弢 夫子和儒家是讲觉悟的。

@顧芳綺 每年都在讲这个事儿,千万别信以为真。

張弛弘弢:

@于闽梅 作為成人,理解的基礎上背(形成記憶) 挺好!

@顧芳綺 

如果是兒童(具體時段可商) 記憶力最佳,理解力未啟。趁此良機,包本些經典,也是為以後的“憤”和“悱”筑牢基石啊!我讚同! 不然,長大了,憤(奮)什麼,悱什麼呀!

石立善:

@崔聖 感觉论语汇人太多,应该重新慎重地筛选一下。

張弛弘弢:

@顧芳綺  這樣的報道多如米,只聞雷聲,不見雨下。 如果像投入足球一樣投入國學教育,短期內或許還不錯。

不過,真正的弘揚傳統文化,只靠某一個政府的心血來潮,我們是會失望的。

楼一家:

对经典包本学习没有做过具体了解,但是有看到五六岁的孩子或不明其意的背下了一些词句诸如“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在生活中有了体会后会脱口而出有所思悟,———当时给我很大触动。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否可以理解为师者的一种等待,并非不教,而是学习需要在生活实践中体悟,而这种体悟需要个体自身的驱动,当然更需要有师者临其境的引导。只是,当前学校体制教育的教学情境多限于校园、学科、知识,却远非夫子之所教

張弛弘弢:

任何事,只要跟大陸已經走了樣的考試一掛鉤,肯定完蛋。

顧芳綺:

@張弛弘弢  关于包本读经,有充裕时间好好探讨。[玫瑰][抱拳]

刘国庆:

本章是孔子教学的两条心得。

第一条是说孔子采取的是启发式教学方法。即一定要让学生们有了问题再回答。

刘氏《论语正义》说:人于学有所不知不明,而仰而思之,则必兴其志气,作其精神,故其心愤愤然也。并引用《礼记 学记》:“力不能问,然后语之。”力不能问,故口悱悱也。当心愤愤、口悱悱时,已是用力于思而未得其义,乃后启发为说之,使人知思之宜深,不敢不专心致志也。

郑玄解释说:孔子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然后启发为说之,如此则识思之深也。

孔子的第二条心得,是要训练学生们的概念化思维能力。郑玄说:举一隅以与之,其人不思其类,则不复重教之。

朱熹《论语集注》: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

为什么孔子要说这两句话呢?朱熹的说法是:欲学者勉于用力以为受教之地也。即要激发学习者深入思考、举一反三的态度,是孔子的“激将法”。

張弛弘弢:

@顧芳綺 對於兒童讀經教育,我持謹慎歡迎態度!因為她基本合天道、順自然。

刘国庆:

为什么孔子要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呢?论语中有这样一条线索: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

换句话说,孔子认为学生是个主动的个体。如果学生们自己不主动,别人是没有办法的。孔子与宰我的冲突,也是因为宰我不主动学习: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 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学记》解释了如何启发学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这办法就是“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引导、鼓励、适当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这样学生就会用心思考。在学生认真思考以后再把答案告诉他,他就会牢记。

如果学生们对答案还不能理解怎么办呢?《学记》说:“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如果指点后学生仍不明白,只好暂时放弃指导,以待将来了。

孔子的第二条心得也非常重要。孔子的时代,对概念化、普遍化思维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有意识的概念化思维培养,即对逻辑推理的能力的培养也是刚刚开始。因而对概念推理方式的表达,还要借助于比喻。孔子这里用“隅”作为类的代名词,用一隅、三隅,说明所有的“隅”都是“隅”这个类的成员,就证明了这种对思维方式的研究刚刚开始。

说明这种思维方式刚刚被发现,论语中还有一个证据:

子谓子贡:女与回孰愈?

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证明对普遍化思维的理解刚刚开始的另外一项证据是,论语中没有一个“类”字,而在荀子、墨辨的时代,“类”已经成为了逻辑学的一个基本范畴。

在孔子之后写成的《学记》,把概念化思维能力的训练看得更为重要: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每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知类通达作为大成的首要标准,也就说明其重要地位。

学记把“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即把普遍化思维模式的形成作为“大成”的标志之一。而这里的“大成”,即“独立而不反”,即是形成了独立的判断能力和行为能力,不至于出现人格的不稳定(反复)。从人格的形成来说,这也就是孔子说自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的“立”。

为什么普遍化的思维能力是人格形成的核心部分呢?

所谓的人格,即是人稳定的行为特征。所谓稳定,就是对某一事件,采用的行为模式不超出其他人的预期范围,虽然未必和其他人的预期完全相同。而其他人的预期,也是依据被预期对象的过去行为做出的。

预期者在预期某主体对某件事将做出什么样反应的时候,依据的是他过去对相近事件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个归类过程。人们预先假设,一个成熟的人,对同一类事件,采用同一类反应模式。因而,人格的概念,就建立在普遍化的思维模式之上。

普遍化的思维模式,不仅仅应用于人们对其他人的判断,也适应于人们自己的行为。学记说大成人格的三条标准的第二条“知类通达”,即是按照类来采用适合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以达到“通达”的目标。

张楠: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和他教育的目标也有关系 孔子要教的是君子 是社会高层精英 需要的是能自己学习 思考的人才

刘国庆:

知类通达的“达”,就是实现目标的“达”。孔子把与人共同实现目标,即“达己达人”作为“仁”的定义: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

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

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达己达人的基础是“达”,而达己达人的方法,就是“比物丑类”,“知类通达”,即发现某类事物的共同规律,把个别事物进行恰当的归类,用处理该类事物的成功模式去应对,从而得到预期的结果。

知道了普遍化的思维能力是君子人格的核心要素之一,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在与颜回比较谁更优秀的时候,子贡只提出了普遍思维能力这一点:

子谓子贡:女与回孰愈?

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比物丑类,知类通达,既是实践的工夫,也是研究的工夫。儒学要求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就注定了儒学的基础只能是建立在理性之上而不能建立在独断(天启)之上。这大概就是自古至今,儒门都有“学”这一面,能够不断发展更新的原因吧。

从这一章里,我们可以看出思维的主动性和普遍性,是孔子选择学生的标准,达不到这两条标准的,孔子就不教了。但从这一章里,我们也看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具备主动的、普遍化的思维能力的。子贡只是闻一以知二,还达不到“举一反三”呢,孔门之下,在子贡之下的,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呢?

張弛弘弢:

@刘国庆

感恩劉兄每天清晨都準時為我們打開一扇窗。關鍵是,這窗子越開越到位。讚! [微笑]

劉兄剛進群時,我看你的發言,是想揍你的感覺…… 後來,你憤匪勇進,是想擁抱你了。

將來,若能把語言再做精煉化處理,估計就想親你了。[呲牙]

刘禹宏:

刘兄是有些偏长,长篇大论[微笑]

微博化处理比较好

刘国庆:

孔子对在子贡之下的学生真地不教吗?当然不是。子贡在孔门是佼佼者了,位列十哲,绝大多数学生,资质都不如子贡。孔子都是悉心教导的。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孟子 公孙丑》篇:“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

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子贡曰:‘学不厌,知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这也就是朱熹说孔子这两段话是激将法的原因吧?可见孔子教学,先激发,再引导(道而弗牵)、鼓励(强而弗抑)、点化(开而弗达),最后才是启发(愤而启,悱而发)。孔子善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思维的普遍性,这也是孔子的学生人才辈出的原因之一吧?

@張弛弘弢 如果我只说结论而不论证,就会短。但那样很不利于学友们批评,因为他们不知道我的思考过程。而且,如果我只说结论不论证,早被踢出去十回了。

我认为,沟通中,能够让别人知道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别人可以批评、可以纠正很重要。我是来学习的呀。

張弛弘弢:

論點一句,論據一句,論證三句,五句搞定。

@刘国庆 (北京)  不

過,“五句”發言法兒,還真是需要琢磨的。 沒關係,我們等,我們共同進步!

最後,感恩平台論語匯!

曾彥惠:

现在心理学教育学的说法,这里的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是知识的“迁移”能力。

丁跃伟:

认真读一读《学记》,一增加所有人教学相长的能力,二提高家长的辨识能力和学问标准

于闽梅:

子贡说自己举一知二,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刘国庆:

@于闽梅 是。不过子贡的思维,概念性确实偏弱,联想特征很明显

对孔子的学生,原来大家偏重于对他们的价值取向的分析,对他们思维特征关注不多。

馬震宇:

理解和强记二者缺一不可;兴趣教育?兴趣工作?兴趣成为工作或学习内容后就不那么兴趣了吧。[捂脸]

蔡氏车之:

细味此章,孔子似说何时启发,如何启发。孔子教法多样,有身教示范,如相师之道,有反复教诲,如答子张为政,也有点拨式。

袁爱祥:

我朋友有六岁小孩子,学《弟子规》。有次朋友带她回老家,到她大爷家苹果园,朋友说,“这是你大爷家的苹果,随便吃”,伸手就摘苹果。小孩子说,是“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于闽梅:

三字经,千字文等蒙学读物在愤_启系统之外[悠闲]

袁爱祥:

我是说,不能单一兴趣来说事。

走出象牙塔,才能见真物。


——<参考资料>——

【论语注疏】

7.8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鄭曰:「孔子與人言,必待其人心憤憤,口悱悱,乃後啟發為說之,如此則識思之深也。說則舉一隅以語之,其人不思其類,則不復重教之。」

【疏】「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o正義曰:此章言誨人之法。啟,開也。言人若不心憤憤,則孔子不為開說;若不口悱悱,則孔子不為發明。必待其人心憤憤,口悱悱,乃後啟發為說之,如此則識思之深也。其說之也,略舉一隅以語之。凡物有四隅者,舉一則三隅從可知,學者當以三隅反類一隅以思之。而其人若不以三隅反思其類,則不復重教之矣。

【论语集解】

7.8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憤,房粉反。悱,芳匪反。復,扶又反。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物之有四隅者,舉一可知其三。反者,還以相證之義。復,再告也。上章已言聖人誨人不倦之意,因并記此,欲學者勉於用力,以為受教之地也。程子曰:「憤悱,誠意之見於色辭者也。待其誠至而後告之。既告之,又必待其自得,乃復告爾。」又曰:「不待憤悱而發,則知之不能堅固;待其憤悱而後發,則沛然矣。」

【论语正义】

7.8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鄭曰:“孔子與人言,必待其人心憤憤,口悱悱,乃後啟發為說之,如此則識思之深也。說則舉一隅以語之,其人不思其類,則不復重教之。”

o正義曰:《說文》雲:“啓,教也。從攴,吂聲。”下引此文。又“隅,陬也。”《淮南原道訓》:“經營四隅。”高誘注:“隅猶方也。”一隅三隅,合爲四隅,故舉一隅則可知三隅。“反”者,反而思之也。《荀子大畧篇》:“有法者以法行,無法者以類舉。以其本知其末,以其左知其右,凡百事異理而相守也。”是其義也。劉氏逢祿《述何篇》:“聖人之言,皆舉一隅,而俟人以三隅反,故文約而旨無窮。董子說《春秋》云:‘不能察,寂若無,深察之,無物不在。’謂不書多於書也。”

皇本、高麗本、黽公武據《揭石經》“一隅”下有“而示之”三字,《文選西京賦注》引同。皇本“則”下有“吾”字。

o注:“孔子”至“教之”。

o正義曰:《方言》:“憤,盈也。”《說文》:“憤,懣也。”二訓義同。人於學有所不知不明,而仰而思之,則必與其志氣,作其精神,故其心憤憤然也。下篇夫子言“發憤忘食”,謂憤於心也。《文選嘯賦注》引《字書》曰:“悱,心誦也。”“誦”疑作“痛”。《方言》:“菲,惄悵也。”“菲”與“悱”同。《廣雅釋詁》作“蕜”,《說文》無“悱”字,《新附》據鄭注補。或疑“悱”即《說文》“悲”字,當得之。《玉篇》:“悱,口悱悱。”此本鄭訓。《學記》曰:“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注云:“使之悱悱憤憤,然後啓發也。”《記》又云:“力不能問,然後語之。”“羅不能問”,故口悱悱也。當心憤憤、口悱悱時,已是用力於思,而未得其義,乃後啓發爲說之,使人知思這宜深,不敢不專心致志也。《孟子盡心下》云:“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引者,引其緒也。又《學記》云:“故君子之教,喻也,開而弗逮。開而弗逮則思。”注云:“開謂開發事端,但爲學者開發大義而已,亦不事事使之通達也。”並此“舉一隅”之義也。“不複重教之”者,言教之既不深思,則不複重教之。《學記》所謂“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易蒙彖》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鄭注:“弟子初問,則告之以事義。不思其三隅相況以反解而筮者,此勤師而功寡,學者之災也。瀆筮則不複告,欲令思而得之,亦所以利義而幹事也。”

【论语译注】

7.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注释】o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o悱音斐,fěi,口欲言而未能之貌。o不启,不发——这是孔子自述其教学方法,必须受教者先发生困难,有求知的动机,然后去启发他。这样,教学效果自然好些。

【编辑:萧尧】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