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是全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重点论述了韩非的“法”、“术”、“世”相结合的法家学说,达到了先进法家理论的最高峰。
《韩非子》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
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译:用肉去赶蚂蚁,蚂蚁反而愈多;用鱼去驱逐苍蝇,苍蝇愈要飞起来。
俗语说:“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战国末期,无能的楚怀王受到了亲秦派的控制,面对贪婪的秦国只能不断的割地以乞求保全楚国不被秦国所灭,然而可怜的怀王还是不能阻止秦国的野心,不但被骗到秦国当了三年俘虏抑郁而终外,他的国家最后还是逃不过被秦灭亡的悲剧。
这情形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直到百年前的清朝也还是如此,差点让中国消失在地球上!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译:千里长的大堤,因为蚂蚁窝而溃败;百尺大的房屋,因为一点的烟火而焚毁。
千里大堤,狂风巨浪未能移其毫厘,可谓牢不可破。
然而蝼蚁入侵,日削月割,大堤最终倒塌。细节性的问题往往会成为致命的问题,对待事物不能忽视细节,微小的事物一旦被忽略就会由小引大,终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
译:因此立志的困难,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所以《老子》说:“能够战胜自我,就叫做强.”
我们常说,战胜自己。这不是鸡汤,而是从中国古代就有的硬道理。从老子到韩非子,都告诉我们,胜过别人没什么了不起,关键是要战胜自己,改正自己的的缺点,这才是真正的强大,也是最难做到的。
韩非子自己就是个“自胜”的典型。韩非子天生口吃,这放到现在也得算个残疾,是个大缺陷。但就是这个有缺陷的口吃患者,竟然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与孔子老子一样在彪炳史册。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译:一个人右手面圆形,左手又要画方形,那么一定不能同时画好两种形状。
以绘画为例,旨在说明做事的道理。
人不能同时用两手画出两种形状不同的图画,说明心无二用。
此名句的深层意义是在强调学习或做事要用志不分,专心不二。金庸小说里有左右互搏术,周伯通、郭靖都精通此道,不过毕竟是小说,现实中有这样的人吗?
法不信,则君行危矣;刑不断,则邪不胜矣。
译:法律的执行没有信用,则君主会有危险;刑责的施行不够坚决,邪恶的东西就会层出不穷。
“商鞅变法”是相当有名的历史故事。
当初,秦国并未受其他诸侯国的注意,因为秦人多为游牧民的习性,并且按着自已的步调生活,对于“政府”并未太过重视 。 商鞅到了秦国见到了这样的情形,认为是政府没有建立起一套令人民信任的法令所致。 首先,他在城门贴告示重金悬赏勇士,而且也依约定给了重赏,几次下来,人民对于秦政府产生了信任感,而目大多数的人民也慢慢习惯商鞅的新法。
没几年,秦国就渐新强大,奠定起统 一天下的基石。
由此,真正要所有的制度都能步入轨道的话,首先就要贯彻法令,不要有模棱两可的现象发生,无论对象是谁都要公平待之。如此人民才会信任法律的效能,才会尊重。
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译:要做成一件事,有时候需要先打破做成这件事的想法。或者这句话也可以解释成,要做成一件事,必须考虑让这件事失败的那些因素,只有避免这些失败的因素才能成事。
我们考虑做一件事,通常人都会想如何让成功。却很少有人想到,考虑到失败的因素。但是一旦我们忽略这些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那么可能会有灾难性的后果。其实一旦我们能把失败的因素考虑全了,并且采取措施避免,就接近成功了。
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
译:火的形状威严可怕,人们害怕不敢接近,因此很少被火烧伤;水的样子绵软柔弱,人们喜欢游泳戏水,因此被淹溺的人很多。
早在春秋时代,郑国思想家子产就说过,”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
火的危险是实实在在,比较明显的;而水比较阴柔,危险不宜察觉。
这告诉我们,重视和躲开那些隐藏的、细小的但却是致命的危险。
古人说,人有四戒:酒、色、财、气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的钢刀 ,财是惹祸的根苗,气是下山的虎豹。酒色财气,可以说是人们不宜发现的危险,有些人没死在大灾大难里,却死在这里,值得我们深思。
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
译: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这段话的意思很明显。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轻浮浮躁的人、急躁莽撞的人很难独当一面,他们要靠那些沉静的人、稳重的人。
假如我们能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更加稳重、安静一点,那么你肯定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也会取得新的进步。
天有大命,人有大命
自然界有一般规律,人类社会有普遍法则。
黄老学派中的”道“,就是指自然界中观察到的现象,归纳整理出一个普遍的规律,如日月星辰的规律运行,四季先后的顺序,万物荫生到死亡等等,这就是“道”。 而他们将所观察到的自然规律转化为人类社会上的一种政治哲学。 这种政治哲学又被运用在实际的律法体系中,成为一条条的法令,要人们仔细地連守 。
【版权说明】图文转载自“文博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