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这样的皇后,从14岁开始住在后宫,住了717年,她生前没有宠妃,也没有儿子。
但人生却很美满,因为她名义上的皇帝儿子对她极尽孝心,而且这个儿子只比她小十四岁。从二十岁做太后,直到七十七岁高龄寿终正寝,皇帝儿子足足尽孝五十七年。她也因此成为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太后,也是除了乾隆生母孝圣宪皇后之外第二高寿的皇后。这位皇后就是顺治帝继后博尔济吉特氏,也就是孝惠章皇后,也称仁宪皇太后,同时还是康熙爷的嫡母。孝惠章皇后知名度并不高,甚至文学作品和影视剧里面基本都没有露面,不过她的人生比经常露面的后妃完美多了。孝惠章皇后剧照
看到博尔济吉特氏这个姓氏大家可能已经想到了她的出身,没错她跟孝庄文皇后一样都是出自蒙古科尔沁大草原。还是孝庄文皇后的亲戚,孝惠章皇后是顺治帝第一位皇后,也就是清朝唯一的废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堂侄女。而废后是孝庄太后的亲侄女,所以孝惠章皇后要叫孝庄太后姑祖母,也就是堂姑奶奶。
孝惠章皇后的一生既平淡又颇具传奇色彩,她的人生诠释了什么叫做"不争即是争"的道理。她一生与世无争的性格,所以不仅高寿还活的精彩。因为她地位尊贵,间接让她的娘家人都沾了光,她的娘家本来是旁系(嫡系是孝庄太后的亲哥哥吴克善)。由于她的身份,曾一度超过嫡系吴克善,从她之后清朝皇室跟她的家族频繁联姻达十七次之多。家族在她影响下达到巅峰,这些荣耀都是因为她有一个名义上的好儿子康熙。
康熙剧照
不过她在成为皇太后之前过得可不如意,甚至十分压抑,时刻有被废的危险,幸亏她谨小慎微,唯唯诺诺,再加上姑奶奶给她撑腰,要不然分分钟被废。顺治帝在多尔衮和孝庄太后做主之下,为她选了孝庄太后娘家侄女为元妃。顺治帝是个非常叛逆的少年天子,对他叔叔和母亲给他选的政治婚姻是一百个不满意。他向往自由,不想活在他人的音响下,所以他对原配皇后根本不待见。后来干脆找来各种理由把皇后给废为静妃,根本不给母亲面子,也许他更恨多尔衮,所以把气都洒在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头上。
废后一年之后,中宫不能无主,孝庄太后和百官又给他张罗一门亲事。范围在满族和蒙古之间选一个,最后选定孝庄太后娘家侄孙女,科尔沁镇国公绰尔济女为妃。可想而知顺治帝肯定不会满意,刚赶走一个蒙古皇后,又来俩,还是姐妹花。孝惠章皇后跟妹妹淑惠妃同时被送进宫,进宫后两人先封为妃子,姐姐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六月,册立为皇后。速度快的很,人家就是来入主中宫的,比开火箭的速度还快,直接一步登天。
虽然顺治不喜欢这个表侄女兼妻子,但表面上还是把父亲关系维持的不错,从顺治十二年孝惠章皇后一次生病就可以看出来。这次病的很重,顺治很关心,派了朝廷重臣索尼入宫侍卫,甚至还褒奖索尼:“顷因皇后遘疾甚危。朕心实为忧虑……遂尔勿药而愈立奏康和上释圣母顾虑之怀。下慰臣民仰望之意。朕心不胜嘉悦。”
顺治与孝惠章皇后剧照
不过在一年之后顺治就不待见她了,因为董鄂妃的出现。顺治十三年,内大臣鄂硕之女董鄂氏入宫,立为贤妃,九月,晋为皇贵妃,她的速度跟孝惠章皇后不相上下。顺治是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个性天子,自从有了宠冠六宫的董鄂妃之后更加不喜欢皇后了,甚至一度要废掉皇后立宠妃为后的决心。在有皇后的情况下册封皇贵妃,这不明摆着为废后做准备呢!
顺治是怎么找皇后茬的呢?办法多的是,他说皇后没有孝心,顺治十四年冬天,昭圣皇太后(孝庄太后)圣体违和,董鄂妃天天侍奉,而皇后当做没事人一样。顺治找这个理由已经暗示大臣们要废后了,不过孝庄太后不会坐视不管,她娘家侄女已经被废了一个,这个侄孙女她可不想再被废。董鄂妃也请求顺治不要废后,甚至还说要是皇帝废后自己也不活了,估计是孝庄太后吓唬过董鄂妃。
顺治与董鄂妃剧照
顺治十五年正月,顺治又以孝庄太后身体抱恙,董鄂妃在太后面前尽孝,亲侍汤药衣不解带的伺候,而皇后却不尽心为由。“将皇后位号及册宝照旧外,其应进中宫笺奏等项,暂行停止”。
顺治帝的这个动作对皇后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情况不妙啊!停止了皇后应有的不少特权,快成空架子了,这是明摆着又要废后。紧接着顺治又说:"皇后则因未精勤侍奉皇太后,有违孝道,下诸王大臣议论废后事宜。"这不又把废后之事拿到明面上来说了,顺治的这番操作让皇后心惊胆战,被吓出病来了。顺治曾经说过“今后秉心淳朴,顾又乏长才”,意思就是说皇后老实巴交,又没有什么特长,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人了。
二月,皇后生病,皇贵妃董鄂氏“五昼夜目不交睫”照顾,直到皇后痊愈。
董鄂妃还是比较善良、知书达礼的,并没有因为皇帝的宠爱而目中无人,反而在史书上多次记载她为人友善懂规矩。她和皇后两人都是受害者,都是被夹在皇帝和太后中间。董鄂妃在照顾皇后这五天五夜之间肯定有过交谈,董鄂妃也不想因为皇后被废让自己留下骂名。所以她极力劝谏顺治不要废后,终于在太后和董鄂妃的努力下,皇后的位置算是暂时保住了。皇后该有的身份和特权也恢复了,“当遵奉嗣后中宫笺奏等项,著照旧封进”。
顺治十七年(1660年),顺治帝的宠妃董鄂妃在遭受丧子之痛后不久身体每况愈下,于八月十九日薨逝。顺治破了祖制追尊为孝献皇后。皇后还在竟然直接追封侧室为皇后,这是刺裸裸的瞧不起皇后,同时也是跟母亲呕气。自己的宠妃去世让顺治备受打击,伤心欲绝,董鄂妃去世后才过了三个多月,于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顺治帝紧随宠妃之后也驾崩了。遗诏年仅八岁的皇三子玄烨继皇帝位,是为圣祖康熙皇帝,交由母亲孝庄太后照顾。
孝庄太后与顺治剧照
康熙继位后对长辈们一一上徽号,尊祖母为昭圣太皇太后,后人还是习惯叫她孝庄太后或者孝庄文皇后。此时康熙有两位母亲,既嫡母和生母,康熙尊嫡母博尔济吉特氏为"仁宪皇太后",居慈仁宫。尊生母庶妃佟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慈和皇太后,也就是两宫并立。
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是个可怜又没有福气的女人,根本不受宠,万幸的是儿子当了皇帝。本来可以享儿子的福,让儿子膝前尽孝,可刚当太后两年就去世了,才二十四岁。康熙也才十岁,母亲的死让他悲伤欲绝,肝肠寸断。天天为母亲守陵,日日哭泣,几乎要哭出血来。直到后来康熙还回忆自己从小就没在父母前面尽过一日孝心。
康熙八岁的时候没了父亲,十岁的时候又没了母亲,现在最亲的长辈就剩祖母和嫡母两人了。之后康熙一直把孝心放在两位长辈身上,就因为自己没有机会给生母尽孝,他把本来给母亲的孝心全部给了嫡母。不过孝惠章皇后对康熙也是如此,她自己没有孩子,自然把康熙当成自己亲生的儿子来看待。史书上对她们母子两人的感情记载的非常多也非常详细,母慈子孝的事情一直在上演。
史书记载孝庄太后、孝惠章皇后、孝成仁皇后(康熙元后)婆媳三代人一起前往顺治的孝陵祭奠。像这种三代人一起祭祖的事情在皇室是很少见的,可见她们婆媳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和睦的。
康熙十九年十月初三日,是孝惠章皇后四十大寿,康熙破例一整天不上班,就专门给母后做寿。整个皇宫热闹非凡,娱乐节目也少不了,到了吃饭时间。孝庄太后、孝惠章皇后、康熙以及皇太子胤礽祖孙四代人共坐一桌,庆祝皇太后大寿。孝惠章皇后看到整个家族子孙满堂,她由衷的感到高兴,也感谢儿子康熙对自己的孝心。以后只要是太后过整寿,康熙一定会有表示,均亲制词赋并大礼以祝。每次康熙都想给母后大办寿宴,都被崇尚节俭的皇太后给拒绝了。
然太后均以尚俭故,停止宴饮。
康熙二十六年,皇祖母孝庄太皇太后以七十四岁高龄驾崩,孝惠章皇后和康熙两人悲伤异常。康熙割断辫子来表示对皇祖母的思念,皇太后哭的更加伤心,几乎哭的起不了身了。
帝后母子恸甚,仁宪太后哀哭不能起身,康熙帝亦割辫哀痛以表孝思。
康熙最亲的太皇太后驾崩之后,更加敬重太后这个第二亲的长辈,极尽所能的在太后面前尽孝,事事都要考虑到母后的感受,而且外出只要太后身体允许都要尊奉出行。只要太后想要干什么,康熙基本都会抽空亲自奉陪,康熙的意思就是只要母后开心,干什么都行。
《清史稿·列传·卷一后妃》记载:“上奉太皇太后谒孝陵,幸盛京,谒福陵、昭陵,出古北口避暑,幸五台山,皆奉太后侍行。”
康熙二十二年,康熙陪着皇祖母出塞,皇太后没有随行,但康熙并没有忘记太后,而是时刻挂念她。其中一次围猎,射了一只鹿,康熙亲自把最好的鹿尾巴割下来,又选了一块最好的鹿肉腌制好,让人快马加鞭送到紫禁城给太后品尝。太后收到鹿肉心情大好,直夸皇儿孝顺,让人带信给太皇太后和康熙问安。
“康熙二十二年,上奉太皇太后出塞,太后未侍行,中途射得鹿,断尾渍以盐,并亲选榛实,进太后。”
康熙怕母后孤独寂寞,把宜妃所生的皇五子胤祺交给她膝下抚养,胤祺后面没有参与"九子夺嫡",雍正继位后对这位五弟非常不错,这些都是太后教导有方。
康熙四十七年,"九子夺嫡"白热化,皇太子胤礽被废,康熙被一堆儿子搞的身心疲惫。他把废太子的事情跟母后谈了,太后是看着胤礽长大的,她很不舍得这个嫡长孙。康熙明白了太后的意思,于是决定复立胤礽为皇太子,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了复立胤礽为皇太子也是皇太后的意思,大臣们知道康熙是个大孝子,所以都没有反对。
《清圣祖实录》中记载了一件康熙为母后祝寿的重视,复立皇太子的第二年,康熙四十九年正月十六日,是皇太后七十大寿,康熙为母后举行隆重的生日宴会。排场非常盛大,他邀请了岁贡来京的外藩、贝勒、贝子和全体皇子、大臣以及各位福晋、夫人等齐聚宁寿宫,为皇太后祝寿。这是给足了嫡母面子,不仅如此,康熙还随着音乐跳起了满族的蟒式舞,一边跳还一边频繁的跪地给母后敬酒祝寿。要想此时的康熙已经快五十六了,皇太后自然高兴的不得了,一个劲的说让皇儿破费了。看到母后如此开心,康熙也跟着高兴。
康熙四十六年,二十八岁的皇七子胤祐病的比较重,康熙害怕快七十岁的皇太后忧伤,他叮嘱儿子们不要把这事故事他们的皇祖母,以免她老人家悲伤。
康熙对太后的住所也非常上心,太后住所宁寿宫比较老旧,康熙考虑到太后会住的不舒服,于是给太后建了一座新宫殿。
“朕因皇太后所居宁寿旧宫,历年已久,特建新宫,比旧更加弘敞辉煌,今已告成,应即恭奉皇太后移居。"
太后移居新宁寿宫那天,康熙亲自带着王公大臣们,“仪仗全设”,跪迎母后。
孝庄太后在世的时候,因热河避暑山庄尚未修建,所以她没有去过热河避暑。不过母后还健在,康熙把孝心放在太后身上,每年盛夏,康熙都要奉皇太后去热河避暑。每次都是到了半路自己提前带着一部分儿子和大臣先走,先到避暑山庄布置好一切。当太后到达之后,康熙率领诸皇子、王公大臣出面跪拜迎接母后。
康熙三十七年七月二十九日,康熙亲奉皇太后出巡塞外,这次跟以往不同,这次是去科尔沁大草原。这是康熙给嫡母尽孝心,特意安排太后回家看看,这次也是孝惠皇后离别家乡40多年后第一次踏上故士,她那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他们首先来到喀喇沁蒙古部,住在和硕端静公主(康熙第五女)府第,九月初,皇太后来到出生地科尔沁草原,曾幸科尔沁和硕纯禧公主府第。期间,一一接见了前来朝见的蒙古各王公部落。从科尔沁反回会,康熙又奉太后到盛京祭祖。
《康熙帝家训格言》记载,康熙五十二年,太后亲妹淑惠太妃以年过七十高龄寿终正寝。太后感到非常悲伤,自己也七十多了,头发苍白牙齿也没剩几颗了,心里怏怏不乐。康熙发现母后状态不对,赶紧问安,太后说:“牙齿动摇,其已脱落者,则痛止,其未脱落者,痛难忍”,她跟康熙说自己的牙齿掉了的已经不会疼了,会动摇还没掉的疼痛难忍,也是在告诉康熙自己已经老了。
康熙赶紧安慰说:“太后圣寿已逾七旬,孙及曾孙殆及百余,且太后之孙,皆已须发将白而牙齿将落矣,何况祖母享如此高年。我朝先辈,常言老人牙齿脱落,于子孙有益,此正太后慈闱福泽绵长之嘉兆也”。
意思是说太后已经七十多高寿,孙子和曾孙辈都百余人了,您的孙子都已经快要头发白了牙齿要掉了。先辈们说老人掉牙齿对子孙有益,这正是母后福泽子孙的好兆头啊!太后听到康熙说的这么好听,心情一下子大好,笑着说:“皇帝此语,凡我老妪辈,皆当闻之而生欢喜也!”皇儿说的这些话让我这老太婆心里高兴的很啊!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二月初四,皇太后病危,当时康熙身体也不好,再加上"九子夺嫡"搞的康熙身心疲惫,双脚浮肿的几乎走不了路了。他用手帕缠裹双脚,坐着轿子来到宁寿宫看望母后。康熙跪在床前双手握着太后的手说:“母后,儿臣在此。”太后紧紧握住康熙的手,睁着眼睛一直看着他,此时她已经虚弱到说不出话来了。
两天之后,做了五十七太后的孝惠章皇后,以七十七岁高龄寿终正寝。在太后驾崩前后一个月内,康熙都住在苍震门内,未回寝宫,以示尊敬。他亲自赴宁寿宫奠酒致祭,当拿着祭文还没开始读的时候就已经哭的泣不成声。等祭文读完之后,哭的依旧停不下来。
康熙是个大孝子,跟仁宪皇太后的母子感情长达五十七年之久。他在位共六十一年,孝惠章皇后只比康熙大十四岁,太后七十七岁高龄驾崩,康熙也已经六十三岁了,离他驾崩也只有五年光景。当回忆起跟嫡母五十多年的感情的点点滴滴都非常伤感怀念,经常感叹:
“当此之时,止有孝敬朕之人,并无爱恤朕之人”
孝惠章皇后去世后,康熙感觉心里空荡荡的,身边孝敬他的人多的是,疼爱他的人却没有,足见他们母子情深。
孝惠章皇后去世后,有大臣揣摩圣意想尊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为尊,跻身与嫡母孝惠章皇后之上,结果被康熙臭骂了一顿,说这是想让后人骂自己不孝。最后孝康皇后、孝献皇后同葬于顺治帝孝陵,孝惠章皇后葬在孝陵东边,也称孝东陵。顺治自己给宠妃董鄂妃追封的孝献皇后没有得到"章"字谥号(章是顺治帝的谥号,顺治叫世祖章皇帝,他的皇后带有他的谥号才是正统),等于是不承认她的正统性。同祔太庙的只有生母孝康章皇后和嫡母孝惠章皇后,并没有董鄂妃。
孝惠章皇后的一生是值得的,她十四岁进宫,在后宫整整呆了六十三年之久,做了七年皇后,五十七年皇太后,享年七十七。她命不好是因为无宠无子,幸运的是儿子皇帝对她极为敬重,一般皇帝连对生母都没有这么好。
孝康章皇后剧照
她的优点就如同顺治对她的评价“今后秉心淳朴,顾又乏长才”一样,她为人淳朴没有心机,又与世无争,这是她的不足也是优良品德。她从来不干政,把一切感情都投入到了自己名义上的儿子康熙身上,关键是这个儿子是个出了名的大孝子。当然,她得到的回报也是非常丰厚的,整个历史上也没几个人能有她这种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