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宋代女史李清照,很多人想起了她16岁时写的《如梦令》首歌。"知道吗,知道吗?“绿胖红一定很薄”,这句话还是很惊人的,几千年后再读一遍,会吓到首都的。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清照还写过另一首词,其中四字可与“绿肥红瘦”相媲美,这首词名为《念奴娇·春情》。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都说李清照是古代第一才女,美名传千年,然而其实,命运并没有优待这位大才女。
她出生名门,有过无忧无虑的童年,但她的后半生却经历了种种磨难,山河破碎,丈夫病逝,天涯漂泊,就像她在《声声慢》中所写的“凄凄惨惨戚戚”。
她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丈夫,两人留下了“赌书泼茶”的千古佳话,然而更多时候,她和丈夫分居两地,饱受相思之苦。
每逢春秋,细雨落花,西风归雁,一种难以言说的离愁别绪便涌上心间,因此留下了很多相思名作。
这首《念奴娇》写于寒食前后,通过描写环境和天气,流露出了词人满腹的愁情和哀怨。
词的上半阕开头三句便营造了寂寞幽深的氛围。
宽阔的庭院本就十分萧条冷落,又下了一场细雨,寒风吹过,更觉幽冷,在这样的环境中,词人将一层层的院门紧紧关上了。
“重门须闭”这一句让我想起了纳兰的“萧萧黄叶闭疏窗”,词人关门关窗是怕触景生情,然而越是逃避,心中的愁苦便越深,这一点从下文便足以看出。
接着的“宠柳娇花寒食近”一句点明了季节。
这里最为后人所称道的就是“宠柳娇花”四字,将杨柳和繁花比喻成受人宠爱娇惯的儿女,既写出了花柳盛放的繁华景象,也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虽只有短短四字,却意蕴深刻,后人将其和“绿肥红瘦”相媲美,突出了词人在遣词造句方面的才能。
“种种恼人天气”,词人并未具体描写天气,也不必细写,仅从“恼人”二字再加上开头的“斜风细雨”还有前一句的“近寒食”便可想象天气的阴沉。
在这样的天气里,词人重门深闭,她在屋中做什么呢?
接着两句“险韵诗成,扶头酒醒”,描写的是词人当时的状态。
为了排遣心中的愁苦,又是作诗又是饮酒,而且作的还不是普通的诗,特地用生僻而又难押之字为韵脚,喝的是那种很容易醉的酒。
然而,无论是“险韵诗”还是“扶头酒”都没能令她开怀,醒来之后,依旧是“别是闲滋味”,一个“闲”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她当时百无聊赖的心绪,伤春怀远的情怀也隐约可见。
歇拍两句“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是上半阕的主旨句,引用“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
“万千心事”四字是刻画词人内心世界的点睛之笔,使得前几句的写景抒情都有了着落,如泉流归海,收拢净尽,正见词人艺术手法之高明。
接着下半阕,换头一句“楼上几日春寒”,承接上阕而来,依旧是环境和天气描写,“寒”字不仅是指春寒料峭,更是指词人内心世界的“冷”。
“帘垂四面”和上阕的“重门须闭”相呼应,重重院门紧闭,层层帘幕低垂,该是怎样幽冷又阴暗的环境!
“玉阑干慵倚”,在这样的环境中,词人连栏杆也懒得倚靠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上半阕已经有提示了“征鸿过尽”,即使她倚遍栏杆也等不到鸿雁为她传信,既然如此又何必倚栏杆呢?平白增添烦恼罢了。
既然词人不倚栏杆,那么她在干什么呢?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这两句描写的是词人辗转难眠的状态。
她怀着万千心事,在幽寒的小楼内恹恹入睡,才刚进入梦乡,却又因罗衾春寒,从梦中醒来,如此反复几次,令她再也无法入睡。
“不许愁人不起”,这一句是双重否定,把词人内心深处的那种无奈和愁苦刻画得入木三分,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令人不忍卒读。
按理说写到这里,词人应该顺着这“愁”,继续抒发她的离情别恨,但词人偏偏宕开一笔,“清露晨流,新桐初引”,这短短8字,便让让人从之前重门深锁,帘幕低垂的幽暗画面挣脱出来,一种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迎面而来。
之前慵懒愁苦的词人也不禁产生了“游春意”。
但是最后笔锋一转,“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太阳出来了,弥漫在天空的云雾也渐渐消散了,再看看今天到底是不是好天气吧。
这下半阕,从开头的“几日春寒”到“清露晨流”,再到最后的“日高烟敛”,在这天气变化中,词人的心境也随之起伏,可谓是“一波三折”,令人叫绝,尤其是最后“更看今日晴未”以问句作结,又暗扣开头的“斜风细雨”,回环全词源流,令人玩味不尽。
整首词来看,遣词造句上,有“宠柳娇花”这种可以和“绿肥红瘦”相媲美的新奇丽句;意境上,有转折变化,抑扬起伏,将词人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十分细腻生动。
明朝杨慎在《草堂诗馀》中评价这首词“情景兼至,名媛中自是第一”,我深以为然。
不知你们认为李清照这首词写得如何?欢迎一起来讨论。
-END-
作者:解忧诗词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