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不管多么努力地工作,都有失败的时候。有些员工不是每次失败都想办法渡过难关取得成功,而是找各种借口把事情交给老板。
这样做的结果很确定,你的人生价值是无法完全实现的。我相信,在遭遇失败后,绝大多数人还会发起顽强冲锋,为什么?就因为你是一个有抱负的人,是个负责任的人,是个遇到困难和挫折不屈不挠的人,一句话,你是一个不言失败的人。
1948年牛津大学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成功秘诀”的讲座,听说丘吉尔要发表长篇演讲,台下挤满了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学生、教授、企业家和官员。面对人山人海的人群,丘吉尔的“长篇演讲”开始了,他说:“我成功的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能放弃!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
丘吉尔走下了讲台,人们一时愣住了,难道这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长篇演讲”吗?然而,过了片刻全场掌声雷动,人们激动不已。多少年过去后,人们把许多事都忘掉了只有这句“决不放弃”,不为失败找任何借口的名言深深扎根在他们的脑中。
不要怕它,失败是妖魔鬼怪,你怕它它就欺负你;你战胜它,它就屈服你。你必须有这个自信,你也有这个能力。关键时刻要大声喊出来:困难和问题算什么,失败与成功总是相生相伴,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失败也不言放弃,永远不为失败找借口。
1938年,本田宗一郎为了研制出理想的汽车活塞环,不分黑天白昼,非常投入,忘我工作,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早一天开发出新产品,把活塞环造出来,出售给丰田公司。然而,当产品研制出来送到丰田公司之后,却因质量不合格被做了退货处理。失败了,新的活塞环没有造出来。在巨大打击面前,本田没有灰心,经过深入思考,他认为要想把符合质量的活塞造出来,必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现在的知识不够,必须给自己的头脑“充电”为此,本田重新回到学校,踏踏实实地进修两年。
后来,本田终于把活塞环造了出来,丰田公司与本田签订了购买合同。由于本田在失败面前没有退却,一心只找成功的办法,他最终取得了成功。在以后创业的日子里,他就靠着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
大多数人在事业不成功或者被批评的时候,总是会找种种借口,这是人的劣根性。因为人生来对失败就心存恐惧。确实,失败之后的心情肯定不会比成功好。问题的关键是你不能保证什么事情都百分百地成功,如果失败了,你会怎么样?
国有企业中到处弥漫着这种习惯。有了成绩时,人们都纷纷表白自己在其中的功劳,以便分得一杯羹。可是,一旦遇到了麻烦事,恼怒的领导四处寻找责任者。谁也不先说话,唯恐躲之不及。一旦被点了名,有的心中不服气但就是不吭声,有的寻找借口做解释。
然而,寻找借口的人激怒了领导。做解释的人认为自己不过是为了减轻领导的不满而在陈述事实,但适得其反,越是解释领导越是愤怒,他认为你的解释是在推卸责任,你是一个不敢承担责任的人;你觉得你很有理,但你下次犯错误会更严重;你不能承担重任。
失败了允许重来但不允许找借口,这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士官遇到军官问话,只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官,没有任何借口。”在无数次的训导下,找成功的办法而不找失败的借口的观念已经深深地刻在每个学员的脑海中,学员会以钢铁般的意志面对生死考验和严酷的环境,学会适应各种各样的数不尽的压力。用这种近乎残忍的方法练出来的军人,无论是在战场还是在商场,都有异乎寻常的表现。
据美国商业年鉴统计,二战后在世界500强企业中,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董事长、副董事长加起来有3000多名,总经理、董事一级的有5000多名,很多知名的跨国公司如可口可乐、通用、杜邦化工的创始人都毕业于西点军校。商学院培养出来的经营管理的“将才”也许多毕业于西点军校,但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帅才”数量无疑是第一位的。
她从一个穷人变成拥有10亿美元的富豪,她的每一分钱都不是贪来的,她也没有任何机会去贪,而是一个字一个字写来的。在她贫困的时候,甚至没有钱交房租,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写作之梦。她编着最受儿童们欢迎的魔幻故事,而她心中也有一股强大的魔力,那就是她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她就是《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又一个“吸引力法则”的成功榜样。
生于1965年的英国女作家J·K·罗琳可谓创造了出版史上的神话。因为一部儿童魔幻小说《哈利·波特》,这个昔日穷困潦倒的女作家如今拥有的资产足以让她富可敌国。她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作家,她的收入达到5亿英镑,超过了英国女王。《星期日泰晤士报》的全球富豪榜把她列为全球第122位最富有的人。罗琳热衷于慈善事业。2008年9月,她向她支持的英国工党捐献了100万英镑,因为她认为英国工党的政策有益于像她当年一样贫困的穷人。
出版罗琳第一本《哈利·波特》的布隆贝利出版社(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也不过是一家小型出版社,但是当时也只有这样的不知名的出版社才会接受一个不知名作者的投稿。但是,到如今罗琳出版了7本《哈利·波特》系列丛书,被翻译成67种语言,全世界总销量超过4亿册。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已推出全部作品的电影版本,电影票房收入皆在7亿美元以上。罗琳在多年的穷困潦倒后终于可以享受一番了。
罗琳的富有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她花巨款在苏格兰购置了一座古宅,这座古宅始建于1865年,位于苏格兰中部风景如画的珀斯郡阿伯费尔迪附近。豪宅里拥有两间大厅、一间画室、一间晨间起居室、一间餐厅和一个图书室,附近是典型的苏格兰乡村风光,绿草茵茵、花团锦簇、溪水潺潺、如诗如画。据说,1745年斯图亚特王朝的查尔斯·爱德华王子曾在这座宅第附近的一棵榕树下避难,因此此豪宅还是一座历史古迹,颇有纪念意义。
富有的罗琳并不贪图繁华的大都市生活,她没有搬到伦敦或者纽约这样的大都市,而是选择在家乡苏格兰的乡下隐居。虽然不再贫困了,但是她还是想过着清净、悠闲的生活。
构思哈利·波特这个人物,始自1990年。那一年,25岁的罗琳乘坐火车由曼彻斯特出发前往伦敦。火车误点,但就是在百无聊赖的等待中,她突然来了灵感,脑海中出现了哈利·波特的形象一一个戴着眼镜的精灵般的文弱小男孩,眼睛一眨一眨地冲着她诡秘地笑着。虽然一个字也没有写,但是她对这个人物早已经胸有成竹了,谁也没有想到10年后这个人物竟然成为世人皆知的小魔法师。
在爱丁堡的若干间小咖啡馆里,罗琳开始写《哈利·波特》了,当然她最经常去的咖啡馆包括尼克尔森咖啡馆和大象咖啡馆。据罗琳自己介绍,她之所以选择在咖啡馆中写作,是因为带小女儿出门是让小孩保持睡眠状态的最佳方式。有谣传说她的寓没有暖气,所以,她去咖啡馆写作。罗琳说那完全是荒谬的猜想,因为她不可能住没有暖气的公寓。
爱丁堡虽然比伦敦更有情调,但是生活条件色很多。苏格兰的经济不如英格兰,人们收入偏低,但是消费堪比伦敦。一听可乐,在美国需要1美元,在这里就是1英镑,即2美元,生活之难可想而知。罗琳在咖啡馆写作的时候,据说没有钱点餐,所以时常只是点上一杯卡布奇诺,大约需要2英镑,然后就开始她的写作。
她每天都在那里写,不像现在的作家都用笔记本电脑写作,她是手写,然后再用老式打字机打印出来。时间一长,咖啡馆里的人开始好奇,在好奇之余还有些同情:为何一个孤零零的弱女子每天都在这里不停地写东西,难道她以为她会成为莎士比亚吗?她穿得很朴素,看上去有些营养不良,所以人们同情之余,会为她叫上一杯卡布奇诺。
《哈利·波特》第一集写完之后,她没有钱去复印和打印手稿,只好自己用一台老式打字机将全书打印出来,形成两本厚厚的书稿。她以前从来没有出过书,所以不认识任何出版商,甚至不知道应该寄给谁,毕竟那个时候互联网没有现在这么普及。
有一位极有热心的读者,名叫布朗尼·埃文斯,他读了前三章后,大加赞赏,竭力向克里斯托弗·里特文经纪人公司推荐,希望该经纪人代表能来罗琳和出版商洽谈。经纪人将稿件推荐给了12家出版社,竟然无一例外,全部被拒绝!
然而罗琳没有放弃。一年之后,伦敦一家小型出版社布隆贝利( 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的编辑巴利康宁汉( Barry Cunningham)终于同意出版,并预支1500英镑的稿酬。最终能够出版此书的原因,要归功于出版社主席的8岁女儿爱丽丝·牛顿( Alice Newton)。在父亲给她阅读了第一章之后,她马上迫不及待地索要第二章。
尽管出版社同意出版,编辑康宁汉还是劝罗琳找一份白天的工作,因为出版儿童书籍不可能赚大钱。紧接着,1997年罗琳收到来自苏格兰艺术委员会的8000英镑的奖金,以鼓励她继续创作。1998年,美国举办了拍卖会,一家公司以105000英镑的价格拍得《哈利·波特》的美国出版权。
1997年,布隆贝利出版公司只首印了1000册《哈利·波特》第一集,其中有500册发行给各个图书馆,今天,这些首印的《哈利·波特》价格已经上涨到2万英镑上下。随着《哈利·波特》的出版,此书频频获奖,并一版再版,罗琳也接二连三地推出了续集。后来的续集甚至在刚刚发行后的24小时之内仅仅在美国和英国就销售了上千万册。
1998年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斥巨资购买了《哈利·波特》的电影改编权,为已经一夜暴富的罗琳又增加了一大笔收入。罗琳的生活也已经今非昔比,她甚至可以决定《哈利·波特》的电影导演,甚至可以要求制片公司全部启用英国演员,并全片在英国拍摄,还甚至要求可口可乐公司为片中“植入性”广告而向慈善机构捐款1800万美元。
罗琳是魔法的创造者,正是她心中的魔法,给她带来日后的巨大成功。她的意志、决心和周围支持她的朋友,在她体内造就了一股强大的能量,逐渐地吸引了全世界能够帮助她走向巨大成功的因素。
优秀的员工应当学会不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失败了,跌倒了再爬起来。格兰特纳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的机会!”不要为自己的失败辩护,要认真思考怎么做才能成功。
在失败面前有的人愈挫愈勇,有的人从此一蹶不振。两种不同的心态,必定出现截然不同的人生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