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少的时候,理发店的师傅们从躺椅上出来在门口休息,年轻的帮手们讨论今天来理发的明星,店里到处可以看到擦鞋付小费的风景,剃刀们也拽着。”来阿拉的客人都有楼层。
”
老上海理发店的理发名言是“三不走样”——反复梳理不走样、修剪成型不走样、吹风成型不走样。
那么那个时代的老上海女性都是在理发店弄得什么样的发型呢?
20世纪20年代初,受到西洋风格的影响,老上海女性发型开始流行“髻”,在民初婚礼照片里,都可以看到女宾的发型梳了髻,然后加了类似蝴蝶结装饰,身穿民初时代特点的袄裙,这样的女孩可是彼时的“文明之花”呀。
这种发型从背后看,其实并非全部盘起,后面也会有一个缎带装饰,是彼时民国女学界竞相模仿的潮流。
当时民国传奇女子吕碧成最爱梳的就是这种发型。
发展到30年代,老上海出现了一种更受欢迎的发型“西洋卷发”,女孩们穿着民初的妆束,发型中分盘起,但是显得高耸,并且脑后有明显类似蝴蝶结的装饰。
这是一种被日本人成为西洋卷发的发型,将头发中分梳理后将多余的头发辫发或者扭麻花后盘起,可以盘在脑后也可以盘在较为靠上的位置。
到了30年代中后期,“爱司头”悄然出现,爱司头是一种发型或者是叫发髻。
百多年的上海女人发髻,与现今时女人的发髻,一样无异,基本上分桃子髻或如意髻(如意髻因酷似一个横写的S,故被海派地称为横S头)
民国时期的摩登女性,对于美发的重视程度超乎想象。
张爱玲小姐幼时看见母亲站在镜子前在绿短袄上别翡翠胸针,她便仿佛等不及自己长大了,急吼吼地发誓:“八岁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十六岁我可以吃粽子汤团,吃一切难于消化的东西。”
爱司头风靡上海滩的岁月,贵如宋氏三姐妹,还是公馆人家的夫人、洋行职员的太太、石库门里的妇女,他们大都留着发髻,梳着一丝不乱的爱司头。那似乎是海派女人骨子里散发出的一种格调。
而且,她们真的是用生命而烫发。1930年代,西式烫发传到了中国,第一站是上海。最初的烫发工具是火钳,理发师把火钳烧烫之后,在头发上夹出一卷卷的波浪。这种方法十分危险,时间把握不当,头发就会被烧焦。
可能就是因为烫发的盛行,导致女性发质变差,1931年第五期的女性杂志《玲珑》里,出现了护发妙方:
“在春天头发很容易脱落。如果常常日光浴,或是头部按摩,可以帮助头发的生长,同时也会使它光滑。在梳头的时候,最好在近窗通风之处,从头前朝后梳。然后从项部而梳到额前,对头发是很好的。可以用蛋白洗发,洗完后再用柠檬汁和水洗净。倘是你的头发很粗,那又要再加一次的手续,就是用醋去洗一洗。”
当然小编也是不得而知啦,不过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试试这个来自老上海的古方。
随着技术的进步,火钳渐渐被淘汰,发展成电烫和水烫。天津法租界的高档理发店“仙宫”还专门刊登广告,标榜自己“在沪上加聘名师,专做电烫、水烫”,价格为十元,烫发结束送护发油一瓶。
这个价钱,恐怕只有少数女性才能消费得起,事实上,普通理发店,女子理发,不过四角到八角而已。
在《上海的记忆》这部纪录片里,除了一栋栋高大的建筑风情万种,老上海街头的理发店也如泼墨山水画一般,不言不语站在街头,不吆喝,不揽生意,就等着一个个妙龄女郎摇曳着身段走进店里。
作者 | 几多深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