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不领情,感恩反而流泪。
心中每一滴血都浸染着天地。
”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
有一首歌叫《感恩的心》:
“我来自偶然 像一颗尘土
有谁看出我的脆弱
我来自何方 我情归何处
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天地虽宽 这条路却难走
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 我还有多少泪
要苍天知道 我不认输
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
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
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
我一样会珍惜”
“感恩心”,即感怀恩德、心怀恩报之心。
《说文》:“感,动人心也。”《易·咸卦》:“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恩”,《说文》:“惠也。从心因声。”徐注曰:“因者,有所因也。因心为恩。”《广韵•痕韵》:“恩,恩泽也,惠也。”又:“恩,爱也。”《礼记·丧服四制》:“恩者,仁也。”孔颖达疏:“恩属于仁”。
国内学术界目前有专门的“感恩教育”、“感恩精神”的研究,但严谨意义上,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学科,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感恩”不是一回事。
学术层面上,“感恩精神”或“感恩教育”主要思想来源于1759年英国思想家亚当·斯密创作的伦理学著作《道德情操论》,在书中他列举了三种影响感恩的心理因素,并谈到感恩是人的一种社会情绪。自此,西方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及至今日中国学者加入其中。
在民间文化层面上,则主要来源于西方基督教的感恩,基督教认为人的幸福源于上帝的恩赐,教徒要感恩上帝,《圣经·希伯来书》:“所以我们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当感恩,照神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神。”基于基督信仰,初时感恩节日期由美国各州临时决定。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1941年,将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1879 年加拿大宣称11月6日是感恩节和全国性假日。1957 年,则改为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为感恩节。
而后,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感恩节”在西方流行。中国也有学者、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倡议设立“中华感恩节”,以弘扬传统文化。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中国老古文化中,“感恩”一词初出《三国志·吴志·骆统传》:“常劝权以尊贤接士,勤求损益,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唐陈润《阙题》诗:“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
古人用感恩一词,常用“感恩怀德”一词,《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 南朝宋裴松之注:“古之舍生取义者,必有理存焉,或感恩怀德,投命无悔,或利害有机,奋发以应会,诏所称聂政、介子是也。”
或曰“感恩惟报”,《魏志·公孙渊传》注引《魏略》载其属官郭昕等上书于魏曰:“昕等伏自惟省,蝼蚁小丑,器非时用,遭值千载,被受公孙渊祖考以来光明之德……感恩惟报,死不择地。”
和西方文化不一样,中国文化对于天地自然乃至个人之恩惠,很少谈“感恩”,重在“知恩”“报恩”。
报恩者,报答恩惠之说。《诗·郑风》:“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因心之爱为恩。恩有多种,有养育之恩、救命之恩、知遇之恩、培育之恩、雨露之恩、罔极之恩、返哺之恩、一饭之恩等多种。
然三教百家,虽均言“报恩”,但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最为究竟。
【孝为报亲恩】
《孝经》曰: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
【忠为报君恩】
《孟子》曰: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义为报夫(妇)恩】
古人说:“夫义妇贤”,“一日夫妻百日恩”。又曰:“夫妇者何谓也,夫者扶也,以道扶接也。妇者服也,以礼屈服昏。”“夫和而义,妻柔而正。”
……
【信为报友恩】
万章问曰:“敢问友。”
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曰:“恭也。”
……
【尊为报师恩】
《礼记》曰:“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荀子》曰:“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古语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
(具体可参阅《云中吟·十报恩》系列。)
○ 编录丨善业文化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