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关于名言故事的作文】焦念德散文:一句名言记终生(外一篇)

时间:2023-02-10 23:22:3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一辈子记住名言

作者:楚艳德

我1973年在帝河六中高二就读的时候,我们班的班长、团支部书记卢公建给我读了一句老话:“水清无鱼,人多无弟子”。

公健大哥给我读这句古语,是因为我与一位同学因一件小事当面发生了争执,且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非要争论出个是非曲直不可。近50年来,这件事我时时铭记,这句话我也时常在耳,并且影响了我的大半生!一个人如果对任何事都要分个青红皂白,争个你高我低,说个“过去过来”,“眼里容不得半点沙粒”,那么,他身边的朋友慢慢地就会离他而去,甚至他自己也会变成一个孤家寡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会有失误,任何人都会犯错误。所以与人交往时相互包容、且给别人一个知错改错的机会,才是最基本的原则。纵观历史,那些有成就的人身上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博大的胸襟和容人的气度以及求同存异的原则!

后记:我这篇短文于10月10日分享到我的老团队群里后,得到了众多老首长、老领导的高评。其中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闫殿玉老首长点评道:“心胸容天地,是非荡无存。人生谁无过,谅解方为仁!”。借此平台,对闫老等老首长的关注和点赞表示诚挚的敬意!

历冬方知三春暖

作者:焦念德

“自古英雄出少年,纨绔子弟少伟男”。“不经严冬彻骨寒,哪感三春切身暖”!我在齐河六中读高一时所经历的一件小事,使我真切地感悟到这两句话的深刻内涵。这件小事也使我至今难以忘怀,每每想起,对父母、对老师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那是1972年的夏天,我就读的“七二级”全体学生统一组织到泉城济南府参观,往返三天,交通工具(自行车)自备,每人交五块钱作为食宿费。我晚上特意回家向我爹要钱。我爹说:“咱到哪摸这五块钱去?”我妈说:“要不给他大舅借借!”我爹说:“咱借了指着什么还哩?”是啊,我家当时那个烂包样子,借了又能拿什么还呢!我妈看到我委屈的样子,把我揽到怀里悄悄地抹眼泪。我也从妈妈的眼泪中读懂了父母面对这五块钱的无奈,真切地体会到了父母供我读高中的生活艰辛!

我因脸皮薄,返校后,就像孙少平面对那个“非洲黑面馍”一样,和同学羞于面对,更不好意思向老师请假,同时也怕老师说我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无颜说“不能去”,却又真的不能去!正在我左右为难时,校方通知每个班要留一名学生看校。但因去济南府这样的“大城市”开眼界,对我们这些连县城都没去过的农村娃娃而言,是天大的好事,让哪个学生留下看校,老师都舍不得,都难以说出口。当我听到班长传达班主任老师的这一安排时,脚下像踩着了弹簧,马上站起来说:“我留下看校!”全班师生都以为我风格高,乐为老师分忧,其实个中原因只有我自知。

师生去泉城参观的三天期间,我除按要求喂猪、打扫猪舍,晚上巡查校园以外,还以《我快乐的一天》为题,写了一篇作文。师生返校后,语文老师给全班出的作文题目是《泉城三日》,我因留下看校,老师让我题自拟。于是,我就把事先写好的作文交给老师。老师随后在我的作文本上用红色蘸水笔批了一个大大的“优”字,并作为范文,让我在全班宣读。我明白,老师肯定的不止是我的这篇作文,更是我为老师分忧的主动。虽然如此,我更觉得是老师为我解除了尴尬,我心存感动!也使我更明白了父母省吃俭用、辛劳持家的艰难,我一生感恩!之后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也切身体会到当时那段苦没有白吃,并且打心眼里觉得夕阳暮年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