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感恩的开头优美句子30字专题之中华读书报荐文:感恩

时间:2023-02-07 14:08:52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文|王忠楼

01

香台李龙石大斋,长历无屈,张载尚未展开。(孔子、论语、文官)

考中举人之后,多次进京会试,均因不善攀附,铩羽而归,从此绝意仕进,过着穷愁潦倒的生活。后为饥寒所迫,北上求亲靠友,深谙“开口告人”的困境,因题《春夜咏怀》诗,中有“淮阴他日千金易,漂母当年一饭难”之句。


诗中以淮阴侯韩信年轻时困守乡关、走投无路的艰难处境,衬托诗人自身的遭际。本为咏史,而题“咏怀”,乃因里面寄寓了个人深沉的感慨。当日韩信在城下钓鱼,河边有几位老大娘漂洗丝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便拿出饭给他吃,几十天都是如此,直到漂洗劳务结束。韩信深受感动,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会重重地报答你老人家。”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家贫无以为食。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哪里是希图报答!”韩信后来发迹了,被封为楚王,特意还乡拜见那位供他饭吃的大娘,赏赐千金,以为酬谢。对于韩信的知恩图报、守信不渝,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赋诗赞颂:“生来一诺比黄金,那肯风尘负此心!”


龙石公围绕着漂母与韩信的施与报,展开了直掬肺腑的议论。之所以说“千金易”而“一饭难”,其理由至少有四:一是从性质看,千金酬谢,属于报恩;而当年的“漂母饭信”,纯为怜惜落难王孙的义举,即令谈不上是慧眼识英豪,总还是“风尘知己”吧。清人诗云:“神交岂但同倾盖,知己从来胜感恩”(蒋士铨);“知己由来异感恩,此心难与众人论”(胡书巢),洵为至论。二是从品位看,知恩必报,诚然是可贵的美德,但终究是“有所为而为”;而漂母的供饭,完全出于“恻隐之心”,或曰怜才惜士,属于乐善好施的“佛心”、天性,所谓“无所为而为”。三是从条件看,韩信身居王位,富贵无比,莫说是千金,即便是万金,也不会费多少周折;而当日漂母,却是完全靠着艰苦的劳动所得来养家糊口的——她的家境肯定也十分困窘,否则,已经很大年龄了,还会出来漂洗衣物吗?四是从时间看,一次、两次供饭,不算太难,难的是几十天如一日,心甘情愿,绝无怨言,确是太难能可贵了。


记得前些年,有人在北京某报发表文章,谈韩信因漂母一饭而报以千金,以及古训中的“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认为这两件事“有其不合理的一面”。基于“经济交易”中的“公平交换”原则,作者认为,在这种交易中,双方“都致力于最大限度扩大收益,同时降低代价”,以实现“相等或者稍微多一点的方式回报对方”。这样,只要比原施者稍微多一点的回报量:一饭报以一金,或者滴水报以杯水、盆水就可以了。


这里一个要害问题,在于如何认识感恩的性质。公元5世纪,罗马哲学家塞尼卡在《论利益》一文中指出,要想准确理解感恩,就必须弄清施恩者与受恩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要明确双方的意图,应是出于内心自愿;二者应须处于平等地位;特别要注意等价交换与由衷感激的区别。当代学者王向峰讲得更为明确:“古往今来,在人际关系中的道德关系与经济交易关系根本不同,前者最高宗旨是善,后者终极关怀是利;善是为义而付岀,利要合义而获得。如果在人际关系中普遍以利益交换为原则,即使是公平交换,也谈不上是善。韩信发迹后以千金报答漂母,漂母死后人们又为她树碑建祠,其真正的意义并不在于简单的回报,予施恩者以超量的酬答,而在于阐扬和遵行知恩图报的道德原则。我们今天倡导知恩图报,赞扬‘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是要使施恩与报恩不致沦落为商业场中的等价交换,让维护高尚道德行为的人情关爱与锱铢必较的商品交换划开鲜明界限。”


02


由此又衍生出下面话题。


《随园诗话》记载,袁枚前往扬州,路过南京北郊燕子矶宏济寺,发现两首题壁绝句,十分欣赏,但诗后只署“苕生”二字,不知其为何人。遂将两诗录下。归访年余,承熊涤斋告知,其人姓蒋,名士铨,乃江西一位才子。这样,他们就互通音信了,但是,其时还未曾见面。蒋士铨出于对随园先生的感激之情,写了一首七绝:“鸿爪春泥迹偶存,三生文字系精魂。神交岂但同倾盖,知己从来胜感恩。”以表达其由衷的谢意。


诗的开头引用东坡诗句“雪上偶然留泥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典故,说他的诗句偶然存留下痕迹,有幸入了随园先生的法眼、系念于心,自己对此感恩不尽。后两句描述他们之间的交往。说古人有“倾盖如故”的说法,我们神交已久了,岂只等于倾盖相逢,意为情感更是深厚得多。最后点出主题,知己之遇远远超出一般感恩。此为全诗之要领。


之所以得出“知己从来胜感恩”的结论,在于感恩与知己虽然同为人际交往中的美德与善举,都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二者处于不同的层次,体现不同的境界。感恩的对象、范围非常广泛,可说遍布于人生的各个时段、各种场合,大而至于命运、际遇、事业的支持,小而表现为举手投足之劳、嘘寒问暖之意;而知己就不同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平生不可能遇到很多。主要的还在于,知己处于更高境界,需要志同道合,声应气求,相知相重;而感恩却不必要求精神的契合、情志的相通,随便一件日常细事,只要予人以帮助,都可获得感激与报答。诗中,蒋士铨对于袁枚,当然也是抱着感恩的态度,但他却是上升到知遇之恩、文坛知己、人生导师的高度,这就不同凡响了。


这里讲知己胜过感恩,只是从不同视角、就不同层次而言;其实,真正能够做到感恩不忘,知恩图报,有恩必报,又何尝容易!世间多有受人深恩而淡忘如遗,甚或以怨报德,直至反目成仇、恩将仇报之流。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体验和表达感激的能力,是情感健康的一个重要的、然而却被严重忽视的一个方面;与此相应,忘恩负义是情感病态的明显标志,这种情感病态普遍地存在于社会,诸如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同事之间,以及伙伴之间等等。


也正是为此吧,所以,知恩图报历来都被看作是最值得珍重的人间情感,把“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视为我们中华民族共有的传统美德与社会公德,把培养感恩意识、唤醒感恩心灵、传承感恩文化,看作是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根本性前提。古有明训,谆谆告诫:“人有恩于我,不可或忘也;我有恩于人,不可不忘也。”说的是,施恩不应望报;而受恩者则须臾不可忘怀。西方也有类似的说法:“把别人对你的恩惠刻在大理石上,把别人对你的诋毁记在尘土上。”


与此相对应,那类受恩不报、忘恩负义,甚至伤天害理、以怨报德的恶行,随时随地都会遭到严厉的谴责。清代诗人何献葵《题千金亭》诗云:“空亭千古对平波,野渡斜阳犹客过。莫怪无人留一饭,报恩人少受恩多。”千金亭位于淮阴故城,为纪念韩信千金酬谢漂母的著名古迹。诗人针对人心不古、日渐浇漓的世风,借题发挥予以讥剌。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载:献县一位县官,对待下属官吏及差役极有恩德。县官死后,眷属尚在官署,吏役竟无一人存问。强呼数人至,皆狰狞相向,不再像从前那样恭顺趋奉。夫人愤慨,在灵柩前痛哭,疲倦了打起瞌睡来。恍惚中,听县令讲:“这类人没良心,是其本性。我希望他们感恩戴德已经大错了,你还责怪他们忘恩,岂不是再误?”夫人霍然惊醒,于是也就不再埋怨、责怪了。县官语中带剌,寄慨遥深。


03


施恩、感恩、报恩,作为一种人伦理念与善行整体,共同体现一个“德”字。这里有大量蕴含丰富的课题值得我们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研究与体味。


施恩者——感恩的对象,分为主体性存在与非主体性存在两类。前者目标往往是具体的,角色分明,易于分析与把握。比如个体化的父母师长,群体类的国家、民族、社会团体;后者则是博施普被,广布恩泽,虽可感知却难予确指,多属于大自然,如阳光、空气、土壤、水分,皆为人类以至其他生物的生命之源。两者的同一根性是无私奉献。非主体性存在有“三无私”之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礼记》中孔子语)。就主体性存在说,父母对于子女,师长对于门生,也都是无私奉献,没有功利性考虑的。


与此相照应,感恩与报恩也有这方面特点。感恩、报恩是行为主体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对于曾经施予自身恩泽的人和事物的一种感激与回报。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律。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它是纯粹发自内心的感念,并非一对一地简单报答。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任何强制性的‘外烁’都难以奏效。”道德的本质是自律,而不是他律,是一种积极的、正面的肯定行为。


感恩、报恩关乎高尚人格,“唯贤者为能报恩。”(《说苑·复恩》)有人问爱因斯坦:何以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答复是:“这要感谢他人。”他说:“我每天会提醒自己一百次,我的内在和外在生活,都是仰赖他人——无论活着或已经去世——努力的成果。所以,我必须竭尽全力,希望能以同等的贡献回报我从过去到现在自他人身上所获的一切。”


感恩,是一份美好情感,一种健康心态,体现着优良的品质,润泽着积极的人生。依我的直感,一当心中充盈着感恩之情,就会觉得浑身溢满了活力,感到分外的滋润,生发出一种愉悦感、充实感和积极向上的动力,进而深化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认识。有人说:“感恩意识好比是人性深处的一根琴弦,一旦拨动,就会产生共振,引起共鸣,已有的道德情感就会得到增值和升华,从而促发更多美好的情感和行为。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就会在相互理解和包容中消蚀在萌芽状态。”


当然,事物总是复杂多变的,另外一面也应予关注。也许正是由于施恩者的无目的性、无功利性,一切源于自觉自愿,“为而不有”“功成弗居”,这样,就往往更易为人们所忽略。有些人长期处于一种盲目、麻木状态,对于“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诗经·蓼莪》),这些习常惯见的恩德,早已抛诸脑后,一切都看成是天经地义,应该应份的,无须感念与回报;至于阳光雨露、“地母”“天公”的浩荡洪恩,就更是熟视无睹,不在话下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亲情伦理和道德关怀,倡导仁爱诚信以及相互间的责任、义务,强调道德自我修养、人格自我完善。但是,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传统理念也包括感恩意识,遭受到严重的冲击。市场经济奉行公平竞争、等价交换、优胜劣汰原则,强调自我意识,追求的是投入的最小化和收益的最大化;而网络的虚拟性,进一步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与淡漠。受此影响,人际关系向实利化、工具化、物质化演进,特别是年轻一代,感恩意识呈现弱化倾向。


树立感恩意识,关乎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这是一项入脑入心的系统工程,其艰巨性不言而喻。这里有如下一些课题——


感恩的前提是知恩,承认自己时时刻刻都在受恩,受父母师长之恩,受社会、祖国之恩,受环境自然之恩,承认自己亏欠大千世界多多,“每天提醒自己一百次,我的内在和外在生活,都是仰赖他人”。这样,就能懂得感恩和回报。


“灵台无计逃神矢”(鲁迅诗句),知恩有赖于心灵感化。这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汲引,以德报德的道德馈遗,以人性唤醒人性的生命感召。


报恩体现了知行统一,是一种生命行为,“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系辞》)。应该升华到人生观的高度。只报具体恩主,也是善行,但终属初级层面;古今之树鸿德、成大器者,无不以家国情怀,抱崇高理想,用一生的修为回报祖国、社会之深恩大德。


(本文刊于中华读书报2022年2月16日03版)



END


主编:吴丽蓉 | 编辑:肖肖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