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关于经济的的名言】苏东坡的穷人经济学:不躺平,不放弃

时间:2023-02-05 13:46:4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世事是个大梦,人生多少次秋天凉凉?夜里风叶已经响了,皱着眉头看鬓角。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1079年中秋,苏东坡在被捕路上,1080年被贬到了黄州。

有人说:“未曾痛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死里逃生的他,也对着乌云与明月,开始思索人生。

这是他在黄州度过的第一个中秋,心中悲凉可见一斑,头发霜白,黄叶萧萧也响了起来,偏远之地,总是有酒无客,月明又总是被乌云阻挡。

人人都说,苏东坡是豁达的,但这时的他很脆弱,苦痛、悲伤。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所有苦和难好像说不出,开口就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人人都在感叹苏东坡怀才不遇,今天,是苏东坡逝世920周年,我们说一说苏东坡的经济学。

苏东坡生活的时代繁花似锦,他经历过繁华,也历尽沧桑。他19岁初到都城东京汴梁,进士及第,名动京城,风光无限,经历过汴京的富庶繁华,在酒楼酒肆会友,在街巷里弄畅游。元祐年间,在历经颠沛流离的游宦生涯后,又被太皇太后高氏重用, 重新回到大宋的政治中心—— 东京汴梁。

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懂得了苏东坡的穷人经济学,生活也许会快乐一些。

苏轼是穷人吗?

他出生在农村,一生行走在都市和农村之间。以宋人的平均所得而言,苏轼大概不是穷人。即便卖文为生,他也能使洛阳纸贵。他又是书画大家,一件艺术品经过他的品题,便身价百倍。

苏轼也懂得名人效应,他就曾用自己的名气,帮人打开艺术品销路,摆脱贫困。主政杭州的时候,他为制扇匠人在扇面上题字、作画,扇子很快卖出,顺利偿还了制扇人的欠债。

苏东坡对物质要求低,他说:“人生悲乐,过眼如梦幻。“又说:“吾无求于世矣。所须二顷稻田,以充饘粥耳。”二顷稻田在这里是一个典故,并不是实际想要那么多。

以苏东坡的才能,这个愿望很卑微。只是这看似卑微的愿望有时也难以实现。

因为个人遭遇和变故,他的家境竟出人意料地非常窘迫。最困难的时候,甚至上顿顾不了下顿。以前他并不相信陆龟蒙会穷到“常食杞菊”,甚至“及夏五月,枝叶老硬,气味苦涩,犹食不已”。他觉得士人即便是没有出息,过点穷日子,但也不至于饥饿到“嚼啮草木”的地步,这实在是有点太过了。

事实超出了苏轼的想象,做官没能让他发财,反而是处境一年不如一年,以致连吃饭都成了问题。熙宁八年,他移守胶西时,因为食物供应不足,也到了“求杞菊食之”的地步,这时候他才信了陆龟蒙。

这还不是苏轼最困难的时候。

1079年,苏轼真成为穷人了。因“乌台诗案”,他被捕入狱,随后贬谪黄州。在黄州,苏轼度过了一生最贫困的时光。

他时刻要想到一家老小的温饱。家庭人口给他很大的经济压力。听说长子苏迈明年二月赴饶州德兴赴任,家庭人口渐少,压力稍有所减轻。而作为兄长,苏轼还要照顾弟弟苏辙一家的生计,他不能不管,但又担心弟弟一家一下子聚到黄州来,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他给朋友写信说,每个月的薪水很快就花完了,弟弟有七个女儿,还有很多负债,我这里吃的很差,害怕他们到来,云云。

苏轼在《寒食帖》中,描述在黄州三年那种风雨飘摇,穷困潦倒,令人绝望的惨状,如,“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他感觉求生无路,求死无门,就像“死灰吹不起”,看不到任何希望。

离开黄州以后,苏轼及家人又先后辗转到过常州、京师、杭州、颍州、定州、惠州、儋州等地。除了在京师期间,曾过着相对富有的生活之外,大多数时候非常清贫。

苏轼分析过自己贫穷的原因,一是生来命苦。苏轼信命,他深信人的命是由出生的年月日与时辰决定的。

二是被聪明所误。苏轼有诗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豁达的苏东坡也和我们一样,在乎当下。苏东坡认为自己穷,第三个原因是出名太迟。他有句名言说:“饥寒常在身前,声名常在身后,二者不相待,此士之所以穷也。”作为现实主义的苏轼,一生穷困的苏轼更希望生前的富贵,而不在乎死后的名气。“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苏轼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营,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条件。他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因为“平生不营生计,贱累卽至,何所仰给。”谪居黄州时,同病相怜的穷朋友马梦得为他“于侧左得荒地数十亩,买牛一具,躬耕其中。”苏轼在种稻、种麦之外,还种桑、养蚕、种枣、种松、种菜、种柑等。他还动手打井、修塘、盖房,解决生产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他还想到要扩大再生产,到处买田置地。作为穷人,他发现了荒山瘠地的投资和利用价值,他记录下来:在常州宜兴买得一小庄子,岁可得百余硕,似可足食。他又发现瘠地适宜放羊,即使是贫瘠的草地,羊细嚼慢咽,也能肥的。

困境之下,苏轼不得不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养成了勤俭持家的家风。尤其是遭贬黄州之后,“老且穷”的苏轼更加注重厉行节约。他把自己在黄州节俭开支的情况写信告诉自己的门生秦观,说他日用不超过150文,每月取4500文,分为30份,挂在梁上,用的时候挑下一份用。他很自得地把这节俭的经验到处宣扬,除秦观外,还写信告诉远在宾州的友人王定国,叮嘱他要节俭。

除了钱挂在梁上之外,还有一个例子。在海南时,由于米价昂贵,为了节约粮食,苏轼和他的儿子一起练起了辟谷之法,以防“绝粮之忧。”

节俭是有用处的。一边勤俭,一边开源,苏轼居然积攒了不少财富,还有能力做慈善。

宋代节度副使的月俸仅三十千,流放贬谪的人更少,可是苏轼在以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惠州时,不到两年,除慷慨解囊用于公益之外,还动用“六七百千”在白鹤建造新居。有人怀疑苏轼利用官场人脉,动用公款,得到不当资助。为此,苏轼写信给远在韶州的南华寺长老重辩详细解释了建房资金的来源,说那些钱都是自己筹措的,没有假公济私,没有强取豪夺、侵吞民产。

苏轼穷人经济的一个特点之一就是对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希望做到物尽其用。苏轼在北方时喜欢吃羊肉,但到了岭南之后,他的这个嗜好得不到满足,当时惠州全市每天只杀一只羊,有限的羊肉都让当官的买走了,自然也轮不上他,他只好嘱咐屠夫把卖剩下的羊脊骨卖给他。虽然只有一点点缝隙里的肉,经过一番巧妙的加工,原本弃之喂狗的羊骨头,苏轼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苏轼还有很强的品牌意识和专利意识。在海南时,他帮助金华墨工潘衡,通过改进炉灶结构,减少煤烟排放,提高墨品质量,并设计了一个商标“海南松煤东坡法墨”,打上这种商标的都是制墨精品。但苏轼仍然提醒潘衡要防备墨工盗用。

我们都以为苏轼非常豁达,其实他很在乎钱,即使是别人请教作文的方法,他也拿钱打比方。他说:“譬如城市种种物,欲致为我用,有一物焉,曰钱,得钱则物皆为用。作文先有意,则经史皆为我用。”显然他认为钱是很重要的,它相当于文章的主题思想,而物则是材料。写文章要有想法,有观点,然后这些材料就是为观点服务。“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也。”

所以平凡如我等,在意钱不必羞愧。

苏轼在意钱,不过他很接受分期付款。听说有人有五百来石的田想卖掉,估价值六百千,先只要二百来千,其他可以慢慢再还,他就非常感兴趣。

作为穷人,苏轼有格调,很愿意去享受不花钱的快乐。他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又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还有一篇初中学生背诵的《承天寺夜游》也是如此。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虽不是富贵闲人,做闲人也很好。

至此,我们才真正发现,苏轼的穷人经济学,除了一般穷人经济学所具有的“追求效益最大化”特征之外,还多了一份理想和浪漫。即“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办好事。”

苏轼的穷人经济学,也可以叫寒士经济学,那里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没有江山风月,而是“惟饭与睡耳。”其一“当饱吃饭,饭了便睡,睡了又吃。”其一“当吃了又吃,何暇复睡耶?”

不去关心那些天下大事,朝堂风云,吃了睡,睡了吃。这不正是另一种躺平经济学吗?

当然不是,苏轼从没放弃,尤其在拉动内需方面他也很有作为。

他在徐州期间,为了解决冬季取暖的困难,派人在西南五十里的白土镇采挖出煤炭,煤炭又为炼铁提供了能源。徐州城北利国是全国著名的冶铁基地,白土煤炭加上利国铁矿,为北宋王朝提供了兵器生产的重要资源,今天也成为徐州重要的工业建设资源。同时写下了《石炭并引》一诗,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歌颂煤炭生产的诗歌。这是他在矿产资源上的一些作为,这些作为为大宋经济以及现在徐州经济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他还在食材上想办法。他发明的东坡肉,原型是徐州回赠肉,为徐州“东坡四珍之一”,完善于黄州,名扬于杭州,当时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人都不愿吃,穷人不知道如何做得美味,苏轼这道菜做法一出,拉动了当地对猪肉的消费,至今都是杭州名菜。同样,在儋州,当地人都不敢吃的东西,他敢吃,成为当地第一个吃牡蛎的人;在惠州,甜瓜香果不断,盛产杨梅,柑橘,荔枝等水果,他因喜甜水果,写下许多赞颂的诗句,广为流传。

对地方治理上,他也想方设法拉动内需。治理杭州期间,他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构筑并修建了最早期的苏堤,这样既解决了垃圾的问题,又缩短了湖岸南北两岸之间的距离,同时留给后世一道杨柳莺莺、风景如画的苏堤。三潭印月的雏形也由此而来,旅游经济也发展了。

在这些治理过程中,他的穷人经济学核心——节俭——也发挥着作用。在他所主持的市政工程建设中,他一样注意精打细算,并表现出了很强的工程预算能力,对于工程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有较为精准估算。比如,徐州城的重建、杭州六井和西湖的治理及广州城自来水的建设,等等。

生活极其艰苦,但是苏轼仍然如我们今天所想的一样豁达,超然自得,其主要原因是,不躺平,不放弃。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