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无条件爱这个词。
我听说过专家老师说,如果有人接触过心理学,我们就要无条件地爱孩子。(约翰f肯尼迪)。
今天,看了王国荣老师的讲的一个案例,让我“无条件的爱”又有了新认识:
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无条件的爱。任何爱,都必须要是讲原则,有条件。
有一次,我去上一个讲家庭教育的公开课,我向老师提了一个问题,我问老师:要怎么对孩子做到无条件的爱。
为什么我要给老师提这样一个问题?
原因是我之前也上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课,给我种下了一个这样的观念:就是作为父母,你必须对儿女要做到无条件的爱,才算是合格的父母。
而那段时间,跟女儿的关系非常紧张,一方面,是我自己带着她生活,竭尽所能把最好的给了她。
而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她不仅不理解我的不易,为我分担一下,而且还处处与你作对。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竟养成一种消费主义的观念,买鞋至少要买六七百的,一件T恤也要一二百。要知道,我的鞋和衣服,也都是几十元的标准。
而且,稍不满足她,就给你吊脸子,跑出去大半夜不回家。把我气急了,就狠狠地训斥她,控制不住情绪了,就自己扇自己嘴巴子。
而她,竟丝毫不为所动,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我的心伤透了。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等自己平静下来时,我还是会反省是不是自己的问题,我还要怎样无条件去爱她?
一方面,是孩子对自己的伤害,一方面是自己的自责,那段时间如同生活地黑暗的地狱。
相信很多父母,也都有过类似的体验,为孩子付出所有,得到的不是孩子的理解和感恩,反而得到的是孩子对自己无尽的不满。
无奈,孩子是自己家的,作父母没有办法,依旧选择了在孩子面前卑微的付出,告慰自己说:总有一天,孩子会被自己感化。
可结果,大多数父母,不但没有等到孩子的回头,而是,孩子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把父母拖进深渊。
无不说,这些做父母太软弱,太卑微,也可怜。
同时,也是一群被“无条件的爱”的理论所毒害的父母,因为有些儿女,无论你多无条件的爱他,就如同把你的心给了豺狼虎豹。
所有的爱,都必须是对等的,包括亲子关系。
连伟大的上帝都说:你们应当彼此相爱。
只要我无条件爱你,而你不爱我,这样的爱是假的,谁都做不到,这不符合正常的人性。
人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伟大。有些人,你越无条件爱他,他越卑鄙,对你的态度越糟糕。
都知道欲擒故纵这个词,说的是你越让对方一直处于缺乏的状态,反倒越吸引对方,对方越稀罕你。
其实用在亲子关系也一样,你给儿女的爱不用太多,留一手,儿女反而有出息。因为只有让他们一直处于缺乏的状态,就会想办法创造,就知道用付出,来换取多一点的爱。
再回头说说,在和女儿的问题上,我是怎么做的。
我一直没有等到她的悔改,和真诚道歉,依旧满不在乎,我行我素。因为我给她上的私立学校,在开学时,我果断选择了不再给他交学费时。她自己提着行李上学去了,以为在学校的催促下,我会妥协。
然而,我并没有。直到学校给他断了饭卡,不能吃饭了,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答应老师回家,给我道歉。
后面的事,我就不做过多叙述了。结果就是,经过这个事以后,孩子老实多了,跟你作对的次数大大减少。
通过这个经历,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
你的爱给得越多,有可能带给你的痛苦也越多。当把你的爱附上条件,加上前提,实际上对自己是一种公平,也是一种免受伤害的保护。
比如,以前,不管心里受了多少委屈,不管自己有多不想做饭,该做饭时还是要去做饭。现在我不再把做饭当成我的义务。如果我做了饭,她吃饭不洗碗,我就不再做下顿饭了。
你想要买什么,你必须达到我的什么要求,我才会给你买。否则,想都别想。
周末放学了,我想接你就接你,不想接你就自己回来,你有富裕的钱就打车,没有你就坐公交,钱用透支你就自己走回来。
随着我和孩子之间,规定的原则和附加的条件越来越多,不仅自己轻松了,孩子也学会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懂得为别人付出,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现在社会越来越复杂,人心也越来越复杂,孩子不再有我们那个年代的单纯。以前父母爱儿女不求回报,儿女也会主动回报父母,再不济也不会给父母带来伤痛。
但现在,父母爱儿女,有的不仅得不到儿女回报,甚至还会得到儿女的伤害。
所以,作为父母,时代在进步,养儿女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现在,我们爱儿女,也必须让儿女给我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