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十年与大家一起参加首都义务植树。
习近平总书记还说了哪些“金句”?
各高校师生有何热烈反响?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李晶才
东北林业大学团委书记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10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带头植绿护绿、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彰显了党中央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作为一所伴林而生、因林而强的行业院校,东北林业大学为祖国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有共和国首位环保烈士徐秀娟,还有首批奔赴塞罕坝建设的47位大学生。作为东林团干部,我们坚持深入挖掘学校得天独厚的思政教育资源,全面推进实施“塞罕坝精神东林青年接力计划”,积极创作话剧《娟子》、短剧《鹤娘》等文艺作品,依托实验林场,结合劳动教育,广泛开展植树活动,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青年学生心中落地生根!
胡俊
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工作处副处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10年坚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为全国人民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态文明思政课。我校地处西北,这些年“兰州蓝”提升了人民生活幸福感,人们也更加理解植树造林对改善环境的重要性。在开展义务植树等活动的基础上,我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注重用好时代楷模八步沙“六老汉”的感人事迹,引导师生以此为主题创作,并组织向八步沙林场捐赠了“为时代楷模立像”作品,为八步沙林场设计场徽标志。学校开通了西北民族大学公益林;坚持组织师生参与“绿植领养”活动,并获得表彰;通过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宣传教育,推动在青年大学生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号召大家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我们深信,只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徐振锋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副院长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后,我倍感振奋,深感林业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大有可为。作为新时代的林业人,作为森林生态保护研究学者,我一定与全院师生共同树牢生态文明理念,加强森林生态研究,提升森林质量和碳汇潜力,力争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林业力量!
赵志颖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10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同人民一起为建设美丽中国出力,推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让我非常敬佩与感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年光景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环境的巨大变化。在未来,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我们的“绿水青山”会成为最宝贵的“金山银山”!
章为平
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系博士生
种一棵树,植一片林,增一抹绿,添一份美。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植树的传统,在当代,也涌现出了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感人事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祖国大地处处是青绿与欢歌。作为一个植物学研究者,我感恩于国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程度,今后也会更加勉励自己用更实际的科学行动,和大家一起爱护我们的森林环境!
张焕栋
太原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我感触很深。树木是岁月的见证,讲述着人与自然的故事,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的学习也是如此。我也加入了志愿者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每一年都会参加义务植树及其他志愿活动。这正是受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影响。我一定紧跟时代步伐,学好专业知识,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春回大地,万物更新。青山葱翠,绿树成林。这是生态发展的一幅美丽画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仍然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必须锲而不舍、驰而不息。
生态环境问题关系基本民生,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着千秋大业。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正在不断变为现实。我们今天为生态环境保护所付出的努力,不只是对我们自己负责,更是对国家、对民族、对我们的子孙后代负责。生态环境的保护任重道远,青少年应自觉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密封线
填空题
习近平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_____”。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_____兴则生态兴。现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_____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碳库、林草、实现生态环境改善
密封线
(部分资料来自新华社、央视)
总监制
张坤 毛浩
监制
吴湘韩 黄勇
制作
王海 曾繁华 张玘云 宋莉
吴章勇 陆一 乔佳新
记者
王龙龙
统筹
金锐 陈华 王岑予
设计
张洁 张婷 刘辰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
出品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