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习俗与古代寒食节有关,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清明祭祖习俗目前以祭奠扫墓、献花、祖先为主要内容,但各地也有祭祖扫墓的同时焚烧纸钱的恶习,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造成火灾的危险。
为探究问题之本质,记者采访了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郭宏,请他就如何让清明祭祖既有绵绵情思,又有悠悠感怀;既能慎终追远,又能民德归厚谈谈见解。关于祭祖的本意郭宏认为,中国人重视孝道,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祭祖除了表达感恩和追思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把祖上的良好家风家规传承下去,子孙贤孝,能够服务于国家与社会,这才叫后继有人,这才是祭祖的真正本意。
郭宏认为,祭祖贵在诚。古语有云:丧尽礼,祭尽诚。古人最重视三种礼:婚礼、丧礼、祭礼。丧礼要诚,如果儿孙不能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在父母生前没有尽孝,没有养父母之身,更没有安父母之心,老人死后掉几滴清泪亦或哭得死去活来又有何意义呢?更有甚者,老人死后请来乐队吹拉弹唱,歌舞喧嚣,造势三天,同时杀猪宰羊大摆筵席,美其名曰“尽孝道”、“喜丧”,肃穆的丧礼变成了娱乐场。此等仪式有被效法之势,人们比的不是生前如何孝顺父母,而是谁的排场大有面子,内心的诚敬荡然无存。
郭宏认为,以诚敬之心祭祀,会在无形中唤起儿女尽孝之心。《朱子治家格言》里讲,“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用诚敬之心来祭祀,表达对祖先、对父母的感恩怀念,这是不忘本,这是培养我们的仁厚之心。如果遥远的祖先我们都不忘记,念念想着要报答他们的恩泽,不敢有辱祖先的英名,那么父母健在,自然我们就知道尽孝,而不至于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戚。
在谈及祭祖应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时郭宏说,祭祖时若能亲自去扫墓,应以清洁墓碑、奉上鲜花、放置供果为主,最好能带上孩子,并亲自写上一首感恩词恭念,感恩词无需华丽,只要真诚追忆、感恩即可,同时反省自己的修为,立志报效国家服务社会以谢祖恩,这是最好的祭祀,也是对下一代最难得的教育。如果因工作忙不能前往扫墓,也可以选择在网上祭祖,我们可以选择正规的祭祖网站,不仅可以祭祀我们自己的祖先,也可以祭祀我们中华民族的先祖和我们的伟人英烈,缅怀他们的缔造之恩和丰功伟绩。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访问川北在线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