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庄子里关于感恩的句子,干货看这篇!7.《庄子 齐物论》(五):生死都能看淡的人,利害又何足挂齿

时间:2023-02-03 14:36:28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改编词《庄子》分钟内篇7、外篇15、杂篇11、共33篇。

以寓言故事为主,兼具文学趣味和哲学思想。

我的目标是通读全篇,但文言文实在艰涩。所以我用自己的语言转写成故事和感悟,拆分阅读。希望你喜欢我的文字。多提宝贵意见!


前情提要:上回说到:1.如果天下没有比秋毫的末梢更大的东西了,那么泰山也可以说是小的;如果世上没有比夭折的孩子更长寿的人,那么活了八百岁的彭祖也可以说是短命的。2. 宇宙六合之外,圣人任其存在而不谈论;宇宙六合之内,圣人只谈论而不评论;关于历代先王治理天下的记载,圣人只评论却不争辩。因为再怎么分析也有没分析到的,再怎么辩论也有没辩论到的。

前文回顾

  1. 《庄子 逍遥游》(一):鲲鹏腾飞九万里,鸠雀扑棱几尺高
  2. 《庄子 逍遥游》(二):巨型葫芦当船使,奇丑大树活得久
  3. 《庄子 齐物论》(一):灵魂拷问自己,意识从何而来?
  4. 《庄子 齐物论》(二):世上本无是非,人造出了是非
  5. 《庄子 齐物论》(三):无成无毁,无是无非,物我两行,各得其所
  6. 《庄子 齐物论》(四):大道无界,大辩不言,大仁不仁


继续《庄子 齐物论(五)》,全文共 3300 字

啮缺、王倪两位虚拟神人的对话

(笔者注:译文先,原文后,可对照阅读)

【译文】从前尧向舜问道:“我想征伐宗、脍、胥敖三个小国,临朝听政时内心总不畅快,这是什么缘故呢?”舜说:“那三个小国的国君,就像生活在蓬蒿艾草之中的小草一样。你却总是记挂在心,不能释怀,为什么呢?从前十个太阳同时升起,使万物都处在阳光的普照之下,何况人的道德应当超过太阳的光辉呢?”

【原文】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译文】啮缺问王倪:“你知道事物的相同之处吗?”

王倪说:“我怎么知道呢!”

“你知道你所不知道的东西吗?”

王倪回答说:“我怎么知道呢!”

“那么对于万物我们没有任何知识吗?”

王倪回答:“我怎么知道呢!即便如此,我还是试着来谈一谈。怎么知道我所说的知道不是不知道呢?又怎么知道我所说的不知道不是知道呢?

我且试着问你:人如果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腰部生病,半身不遂,泥鳅也会这样吗?人如果待在树上就会惊恐不安,猿猴也会这样吗?这三者究竟谁知道真正的合适处所呢?人吃牲畜之肉,麋、鹿吃鲜草,蜈蚣爱吃小蛇,猫头鹰和乌鸦则爱吃老鼠,这四者究竟谁知道真正的口味?猵狙选择雌猿交配,麋与鹿交配,泥鳅则与鱼交尾。人们公认毛嫱和丽姬为美女,可是鱼儿见到她们就潜藏到水底,鸟儿见到她们就飞向高空,麋与鹿见到她们就急速地跑开。这四者究竟谁知道天底下真正的美貌呢?在我看来,仁义的发端,是非的标准,纷纷攘攘,错乱混淆,我怎么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分呢!”

啮缺说:“你不知道利与害的区分,难道至人原本也不知道利害之别吗?”

王倪说:“至人真是神奇啊!山林焚烧都不能使他感到炎热,江河冻结也不能使他感到寒冷,迅雷劈开高山,暴风掀翻大海,都不能使他感到震惊。像这样的人,能腾云驾雾、乘风破浪、骑日驾月,遨游四海之外,死和生都不会对他产生任何影响,更何况利与害这些不足挂齿的玩意儿呢!”

【原文】

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

曰:“吾恶乎知之!”

“子知子之所不知邪?”

曰:“吾恶乎知之!”

“然则物无知邪?”


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jù)①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②,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③,麋鹿食荐,蝍蛆④甘带,鸱鸦耆鼠⑤,四者孰知正味?猨yuán猵biān狙⑥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


啮缺曰:“子不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①庸讵(jù):怎么,哪里。

②偏死:半身瘫痪。

③刍豢(chú huàn):指家畜。食草者谓刍,食谷者谓豢。

④蝍蛆(jí qū):蜈蚣。

⑤鸱(chī):猫头鹰。耆(shì):嗜好。鸱鸦耆鼠:猫头鹰、乌鸦爱吃老鼠,比喻各有所好。

⑥猨(yuán):同“猿”;猵biān狙:猿猴。

麋鹿

我的感悟:生死都能看淡的人,利害又何足挂齿

说实话,尧舜的那段对话,我没怎么看懂。我理解的意思大概就是舜劝诫尧把格局打开,不要拘泥于小事。宗、脍、胥敖,这三个(虚拟)小国,你征不征伐他们,如果你的德行超越太阳,他们都将在“你”的光辉照耀下,何必纠结这种事呢?

通过这件小事,再自然转接到第二段啮缺、王倪的另一番深刻拗口的对话。在庄子的世界里,“知道”和“不知道”都是“荒谬”的,也都是可以随时转换的,具象抽象的物体在他这儿都是一样的,扣题“齐物论”。

举的例子也很生动,1.对比人和泥鳅的睡觉问题。2.对比人和猿猴的居所问题。3.对比食肉食草食谷动物的口味。4.对比各种动物的择偶交配。5.人间美女在动物眼里的样子。

读完我忍不住又想感慨一番,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却又很有道理的比喻啊,庄周,你真是个鬼才!

解释完这些,啮缺又问到了“至人”,王倪此时又是一句话封神,至人且不畏天灾人害、生老病死,区区的人间利害怎么可能放在眼里。

这种极致的境界我等凡人无法达到,但是也有迹可循。那些从大灾大难中逃出来的幸存者,或者鬼门关走过一遭的人,反而会把利害看得很淡,因为他们用亲身经历悟出了“除了生死,都是小事”这件事。

鸱鸦耆鼠

连孔子都被看不上的神仙对话

【译文】瞿鹊子向长梧子问道:“我听孔子说:‘圣人不操心俗务,不追求私利,不回避祸害,不贪慕妄求,不循规蹈矩,不说又好像说了,说了又好像没说,心神遨游于世俗之外。’孔子认为这些都是不着四六的孟浪之言,我却认为这些是真正符合大道的行为。先生以为如何?”

长梧子说:“这些话黄帝听了也会疑惑,孔丘又怎能理解呢?而且你也操之过急了,好像见到鸡蛋就想获得报晓的公鸡,见到弹弓就想得到烤熟的鸮鸟。我试着跟你随便说说,你也就随便听听,如何与日月相傍,胸怀宇宙,跟万物融为一体,抛弃各种昏暗与纷争,把卑贱与尊贵看作齐一呢?众人忙忙碌碌,圣人混混沌沌,糅合古今万事万物而达到一团纯朴。万物都是如此,并且相互蕴含在纯然一体的状态中。我怎么知道贪婪地活着不是一种困惑呢?我又怎么知道讨厌死亡不是流离失所而不知道回家呢?

【原文】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


长梧子曰:“是皇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xiāo炙。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奚旁日月,挟宇宙,为其脗wěn合,置其滑涽,以隶相尊?众人役役,圣人愚芚chūn,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

我的感悟:“贪生”是困惑?“怕死”是不想回家?

我被最后一句话震撼了,仿佛又领悟到了一点关于生死的困惑。何为生,何为死?为何生,为何死,一直困扰着我。

活着除了吃喝拉撒,还有一堆人际关系要处理,运气不好再碰到个重大疾病,简直生不如死。但为什么我还是如此贪恋“生”呢?

死了一了百了,不用为了生计而奔波,不用再伺候自己这副越用越旧的人体机器,也不用再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冥思苦想,再也没有烦恼。那为什么我还是会“怕死”呢?

死法是未知的,未知使人产生恐惧,所以怕死。因为怕死,所以贪生。有的译本把最后一句“丧而不知归者邪”翻译成顽皮的儿童不想回家。不觉得很妙吗?

我们的一生,可能就是一个孩子出门玩了一次,有的人早早地被叫回家吃饭了,只能恋恋不舍地走了;有的人“贪玩”,玩到天黑筋疲力尽了还舍不得回家;我们都是孩子,出来“玩”就不想回去。但是终究是要回去的,没有人不想回家。


感谢阅读|点赞|收藏|分享|评价的朋友

欢迎关注@道心者

讲遍《庄子》里的故事,下期见!

茫茫人海能遇到和自己有同样爱好之人,足矣。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头条号平台查看)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