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不自信用名言】过多借用名人和权威的话语暴露了你的不自信

时间:2023-02-03 02:33:23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日常生活,总是要说话。一般来说,我们在说话的时候选择单词的时候,都是为了更准确地表达自己,但有些人总是有意识地把别人以前的话添加到自己的对话中,阐明自己的看法。

这里的别人,一般都是名人或权威。

如果是偶尔借用一两句,也许不足为怪,但是如果几分钟之内,就提到相关名人权威很多次,这似乎有点不妥了。

这说明说话人有很强烈的想加强自己说话份量的心理,为自己的意见拉来更多人的赞成票。通过引述名人名言、格言,一方面让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加上了名人的公信和权威,就显得更有力量,更加出彩和有意义。

利用名人权威的光环来为自己的语言背书,从而使自己说出来的话也达到了如同权威的神奇效果,但这却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说话者对自己不够自信,崇拜权威的心理。

下面请参考一段对话实录:

“唔,寿司最重要的是吃起来要有嚼头,你看,这块的颜色有多好!”

“不!不!你这么说显得太肤浅了,纪贯之不是在他的《土佐日记》里说过吗?做寿司是保存鱼的一种方法,所以,如果你只称赞米的嚼劲,岂不是本末倒置了?”

“哦,是这样吗?”

“至于嚼劲,柳田国男先生也说过,米饭是我们主要的主食,如果还要更好,顶多也只能让它更白一些,所以雪白的米饭是奢侈的象征。”

“这样啊!您说得真在行,每次我都服你。”

这个简短的对话,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其中一人知识特别渊博,但是细细琢磨,是不是有那么一点点“狐假虎威”的嫌疑。

其实很明显的一件事就是,这个人是一个非常觊觎权威的人,无论生活中一件多么细小的事情都要见缝插针般引据经典,卖弄学识,通过不厌其烦的借用权威的零零碎碎来装点自己的门面。

咱们中国,因为刚刚走出落后挨打的历史,好不容易结束了丧权辱国的噩梦,一切从头开始建立了新中国,到现在也不足百年,所以在一段时间之内,是和发达国家有着相当的差距的。改革开放让国人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有许多人很容易就被国外繁华的表象所迷惑了,掀起了一股崇洋之风,说句话不带一两个英语单语都感到跟不上潮流,取名不带点儿洋味都不算不上现代人,宁过情人圣诞节不过端午七夕节,把几千年的传统妄自菲薄到不屑一顾。其实这也不过是想借洋人的威风来装点下自己的门面罢了,现在看来,却是多么滑稽。

随着国家的稳健飞速发展,综合实力的增强,近年来这种崇洋的风气已是大大的收敛了,民族自信的重建唤醒了人们,重新开始珍视起自己的传统文化。可见如果没有国家的强大,综合实力的提升,一个民族再优秀的文化也会被当作洗脚水一般被抛洒在遗忘的角落。

重回正题,除了借名人、明星、外国人的光,其实人们从幼小时候就崇拜的权威,那就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引用父母的话也很常见。其实有时只是借用父母的名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已。

比如,一位女性这样说:“我妈说你是个好小伙儿!”这就是借助母亲的名义来表达自己的爱情,并给了对方足够的信心!一箭双雕啊!

当然,如果一个人一言不合就“我爸说……”,“我妈说……”却会让人感受到满满的稚气,貌似永远长不大那种类型,精神上还没断奶,更谈不上有主见和自信了。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谈话的时候刻意搬用一些让人听不明白的癖语俚语。这虽然谈不上“狐假虎威”,借名人光,但同样会被人用来显摆自己的学问;而有的人呢,则过在谈话中加入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词句,来掩饰自己的胆怯。

比如在演说的时候,如果讲得太过于浅显易懂,那么就必须准备面对听众经过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后提出的问题,这是需要当场解答的。所以如果演说的实质内容并没有多复杂,却故意的套用了许多坚深的词汇来让听众一时难以理解,这就是一种故意在与听众之间设置提问题的阻碍的行为了,不过是为了掩饰自己不想接受提问的目的罢了。

实际上,这样的行为正好暴露了演说者的自卑心理,生怕自己的才能达不到融会贯通,能挥洒自如的处理问题的程度。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