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最初载于《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6年第12期
1
全球克罗恩病的发病情况
克罗恩病在西方发病率数字很高,达到29.3/10万人[1]。
但随着亚洲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生活方式 的改变,这一传统的西方疾病在亚洲的发病率呈现 快速上升趋势。据最近统计,广州、武汉等几个国内 大城市的炎症性肠病发病率已达(0.54~3.44)/ 10万人[2]。随着克罗恩病病程的延长,需要手术治 疗的克罗恩病患者逐渐增多, 5、 10年克罗恩病的肠 切除率分别达到60%和70%[3],并且术后复发率和 再手术率也逐年升高,术后5、 1 0、 20年需要再手术 的术后复发率分别达到1 9.0%、 3 8.9%、 64.7%[4]。2
克罗恩病手术并发症是全球临床医师面临的难题
克罗恩病是遗传易感性人群在环境因素、免疫 功能异常及细菌学因素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肠 道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肠黏膜炎症、溃疡、出 血、穿透或狭窄性病变、癌变等。当病情进展到药 物治疗无效,出现并发症[如肠管狭窄和(或)梗阻, 腹腔和(或)腹膜后脓肿,肠内和(或)外瘘等]时, 多需要手术治疗。然而,此时由于肠梗阻、肠瘘或 脓肿等克罗恩病并发症的原因,多数患者存在营养 不良或合并感染,许多患者曾经或者正在使用糖皮 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如这时手术,术后并发症的 风险将显著增加[5]。Fr o l ki s等[6]统计了 2002— 2011年加拿大2638例克罗恩病的手术结果,住院 期间术后并发症累积风险为23.8%, 90d内急诊再 入院率高达12.6%,术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腹腔脓 肿、吻合口瘘、肠梗阻等,再入院的主要原因也是术 后并发症。如果进行急诊手术,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率和病死率更高[7]。
围绕克罗恩病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因素及其应对 措施,许多学者包括笔者团队进行了大量深入的临床研究[8-9]。克罗恩病术后并发症多的主要原因有 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克罗恩病主要累及胃肠道 尤其是小肠,直接影响营养消化和吸收,因此,许多 患者有营养不良,不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三 大宏量营养素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微量营养 素也缺乏;同时,克罗恩病活动期机体处于高代谢状 态。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活动期克罗恩病的静息 能量消耗高于缓解期患者,合并感染时更高[1 0];高 代谢状态不但增加能量消耗,也显著增加手术后并 发症的发生率[1 1]。(2)污染和(或)感染性手术后 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显著高于清洁手术或轻度 污染手术,穿透性克罗恩病发展为腹腔和(或)腹膜 后脓肿是手术适应证,但在感染未得到控制或没有 清除的情况下手术,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必然增 高[1 2]。(3)手术是治疗克罗恩病的最后手段,用于 药物治疗失败或无效的患者。治疗克罗恩病的药物 主要分为诱导缓解和维持缓解两大类,常用的诱导 缓解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和 TNF α单克隆抗体均为 免疫抑制剂,对手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有直接的影 响[1 3],同时,糖皮质激素还妨碍切口和肠吻合口的 愈合,增加出血倾向[1 4]。(4)经过多次手术的克罗 恩病患者手术难度大、肠管扩张、水肿、肠管粘连等 不利条件均增加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3
克罗恩病外科治疗的目的
克罗恩病是内科病,诱导活动期疾病缓解、维 持缓解均需要药物治疗,只有在出现克罗恩病并发 症如大出血、穿孔、肠内和(或)外瘘、腹腔和(或) 腹膜后脓肿或肠梗阻等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 考虑外科治疗。因此,外科治疗目的是挽救患者生 命,缓解症状,去除克罗恩病并发症,提高生命质 量。此外,由于克罗恩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性,许 多患者终身可能需要接受多次手术,因此,在密切 跟踪随访、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如何通过提高手 术质量延缓术后复发,减少手术次数,是外科医师 应该追求的更高目标。
4
克罗恩病外科治疗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外科治疗的底线是保证手术安全,尽可能减少 手术并发症。为达到这一目的,手术前应进行充分 的术前准备,消除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因素,使患者以 最小的风险接受手术,这是保证手术安全和成功的 关键。针对克罗恩病患者的特点,术前准备应重点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充分的术前心理准备。医师的准备:克罗 恩病患者病情复杂,尤其是病史较久者往往经过长 时间的内科治疗,用药史较复杂,导致临床症状的病 因也可能不止一个(比如肠梗阻的原因既可能是克 罗恩病导致的肠狭窄,也可能是肠结核导致的回盲 部梗阻,或者是既往手术后粘连所致,甚至有肠管癌 变),病变部位可能不止一处,也可能有复杂的内 瘘。上述病情不但影响手术方案的制订,对手术结 局也有重大影响。因此,需要术前详细了解病史,进 行细致的体格检查,全面复习患者病历(尤其是前 次手术方式和术中情况)及影像学资料[术前CT小 肠造影和(或)MRI小肠造影、内镜、全消化道造影 或瘘道造影等],明确手术目的,评估手术风险和手 术难度,制订适宜患者的手术方案。
患者的准备:减轻患者心理应激是促进术后康 复的重要环节。在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医师需要 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细致的交谈与沟通,共同讨论 治疗方案,并针对患者的要求对手术方案进行相应 的调整。要充分告知手术风险与防范措施,取得患 者的理解与信任,同时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期望值:手 术不能一劳永逸地治愈克罗恩病,其目的是去除病 灶,缓解症状,提高生命质量。沟通的具体内容包 括:①本次手术希望解决什么问题,缓解哪些症状, 手术存在的风险、防范措施和预案(如何撤减激素、 纠正营养不良和控制感染等),消除患者对术后并 发症、肠造口、短肠等并发症的恐惧。②告知手术对 生命质量的影响,提高患者对治疗方案的认识和对 手术成功的信心。③针对术后复发的问题,充分告 知术后长期用药维持缓解和定期随访的重要性,提 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这是决定手术远期疗效的 重要因素。④患者可能对手术后的状况有许多疑问 和期许,医护人员不可能完全回答所有的问题。在 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病房内调床等方式将等待手 术的患者介绍给病情相似但已经完成手术的另一患 者,或者推荐患者进入相应的患者微信群,他们之间 的相互沟通比医患沟通更具体,更现实,更有针对 性[1 5]。
(2)重视患者的营养问题。并发营养不良者占 克罗恩病患者的65%~75%,重症患者营养状况更 差[1 6]。部分患者虽然没有营养不良,但存在明显的 营养风险。据笔者单位的统计数据:中度活动性克 罗恩病患者存在营养风险者占入院克罗恩病患者总 数的88.2%,重症患者100%存在营养风险,即使缓 解期患者也有48.7%存在营养风险[1 7]。为降低营 养不良和营养风险对手术结局的不利影响,术前对 这些患者应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已有的研究结果表 明:活动期克罗恩病是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因素,肠内 营养能够诱导活动期疾病缓解,具有替代糖皮质激 素的作用,术前给予肠内营养,不但能够降低手术并 发症的风险,而且便于减撤激素,提高手术的安全 性[1 8]。营养支持途径首选肠内营养,不但符合生 理,价格低廉,而且具有见效快、效果好、促进肠黏膜 愈合、保护肠道微生态等作用[1 9]。
(3)术前控制感染。克罗恩病并发腹腔(或)腹 膜后脓肿或肛周脓肿,或者合并内瘘(如肠 肠瘘, 肠 膀胱瘘、肠 阴道瘘等)是重要的手术指征,然而 在外科界有一句名言:“n os u t u r ei np u s ”,在合并感 染的情况下做确定性手术具有相当大的失败风险。 有研究结果表明:术前合并感染是手术并发症的独 立风险因素[9],因此在手术前应明确感染部位,充 分引流,清除感染后再进行确定性手术。有研究结 果证实:术前进行脓肿引流者术后发生感染并发症 的比例为2 5%,而术前不进行脓肿引流,直接做确 定性手术者术后腹腔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 692%[2 0]。脓肿引流的手段包括开腹引流和经皮 脓肿穿刺置管引流,后者由于创伤小、并发症少而列 为首选。对于无法进行穿刺置管引流(脓肿位置深 或者蜂窝织炎)者,可以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疗。肛 周脓肿的主要引流方式为非切割挂线,但在挂线引 流前必须通过MRI或 EUS检查对瘘管走行进行准 确定位。有研究结果表明:麻醉下肛门指诊、EUS及 肛周MRI检查是判断瘘管走行的3个最重要手段, 联合使用其中任意的两个手段,判断肛瘘走行的准 确率可达1 00%[2 1]。对于合并病毒或感染性腹泻等 机会性感染的患者在手术前也应先进行相应治疗。
(4)明确外科治疗目的。克罗恩病外科治疗的 目的是缓解药物无法控制的症状,去除并发症[肠 梗阻、肠皮瘘或内瘘,腹腔(或)腹膜后脓肿等],使 患者能够正常生活,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 青少年生长发育。在决定外科治疗前,应评估手术 的风险与获益,对于获益大的患者(处于生长发育 期的青少年),手术指征可适当放宽。手术无法根 治克罗恩病,术后复发十分常见,且多在肠吻合口部 位,部分患者需要反复肠切除,甚至发展为短肠综合 征。为降低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和胃肠道解剖结构的 改变给再次手术带来的困难,克罗恩病手术规模能 小则小,越简单越好,尽可能以最小的手术获得最大 程度的症状缓解。具体治疗技术包括:① 内镜下球囊狭窄扩张术:对于短段(<4c m)直线形狭窄、不 合并瘘管、脓肿或新生物、内镜可及并伴有临床症状 的狭窄肠段,可以考虑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在严 格适应证的情况下,该技术成功率可达 71%~ 100%,并发症发生率 <10%,尤其适用于十二指肠 或直肠肛门狭窄、肠吻合口狭窄不适宜行肠切除术 的患者。有研究结果显示:其近期疗效好,梗阻症状 的缓解率可达70.2%,但5年随访约75%的患者需 要手术,因此,适用于暂时缓解梗阻症状,为确定性 手术做准备[2 2]。②狭窄成形术:克罗恩病反复复发 可能需要多次手术,反复肠切除或大面积切除容易 造成短肠综合征。为尽可能地保留小肠,对需要切 除小肠过多、残留小肠过短、切除难度较大、后果严 重(如十二指肠或直肠病变)者,可考虑行狭窄成形 术,不追求切除病灶。当然,狭窄成形术不适合有穿 透性病变、反复出血、有恶变证据或可能的病灶。③ 狭窄(或)梗阻肠段切除:对于多数穿透性病变、不 适宜行内镜下球囊扩张或扩张失败的狭窄性病变、 病变性质不明、合并癌变、反复出血的狭窄肠段,应将病变肠段切除。如患者全身状况和肠管局部条件 允许,可考虑一期肠吻合,但不主张做复杂的肠道重 建。对于有肠吻合口瘘风险因素的患者,可考虑行 病变肠段切除+肠造口术。如预计术后消化液分泌 较多,可将造口远端肠管插管或外置造口,术后行消 化液收集回输。
(5)建立临床路径,规范外科治疗。克罗恩病 患者情况多变,病情复杂,手术并发症风险因素多, 非专业团队进行外科治疗时经常由于对克罗恩病特 性把握不准而出现术后并发症,导致治疗失败。针对上述特点,建立克罗恩病外科治疗的临床路径,规 范术前准备、风险因素筛查和防范、术后药物维持治 疗、患者管理和术后长期随访,有助于提高治疗成功 率, 减少手术并发症。笔者对合并狭窄和穿透性病 变的克罗恩病制订了临床路径,规范治疗流程,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
5
结语
重症克罗恩病已经成为外科常见病,外科医师 需要学习和掌握其临床特点及处理要点。克罗恩病 外科治疗的主要困难在于患者术前营养状况差,病 情复杂,如果不进行术前优化直接手术,术后并发症 则较多。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从术前做起,明 确手术目的,重视术前准备,改善患者身体状况,消 除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因素,制订切实可行的治标,规范克罗恩病外科治疗的临床路径,这样克罗恩 病外科治疗的质量可以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略)
(收稿日期:2016-10-12)
(本文编辑:张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