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国人崇尚仁慈、性格敦厚、心地善良、品质高尚。
这一传统从古到今一直延续,以至于成为今天的中华民族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准绳。实际上,早在秦汉时期,汉人也经历了一段崇尚武力的历史。为了维护国家平稳,彻底结束动荡局面,秦汉两朝都改革军制,增加对军功的奖酬,鼓励人们参军。向往军功的人们在连年的硝烟战火中锻造出坚毅的品格,并由此凝为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不屈的脊梁。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发生在秦汉时期的历史事件,来感受一下盛行在当时的尚武之风。1.白起:宁伏受重诛而死,不忍为辱军之将
军神白起,凭借战功从底层的士兵一步步成长为万众敬仰的将领,当时热血的年轻人纷纷将其视为偶像。而长平之战,是白起个人悲剧命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长平之战后,局势对秦国大好,白起打算一鼓作气灭掉赵国。然而秦相范睢被人贿赂,以“兵马疲惫继急待休养”为由迫使白起停止战争,接受韩、赵割地求和的要求。白起深知错失战机的后果,无比遗憾。后来,秦王再次出兵讨伐赵国时,白起建议不要出兵。而一意孤行的秦王伐赵频频失利,便强令白起带兵出征。白起便说:“我深知这次出兵必败但能免罪,虽然不出征本身是无罪的,可是按律要受刑。我宁愿受重刑而死,也不想成为无功之将。”
果然,白起拒不从命,被解除职务,加上遭人诽谤,秦王令一代名将伏剑自杀。
2.傅介子:未动一兵一卒征服一国
汉武帝逝世后,汉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辅政。此时原本归顺汉朝的西域诸国认为中原王朝的权力更替会带来可趁之机,便投靠匈奴。在匈奴的支持下,楼兰、龟兹等国开始劫掠汉朝商队,甚至杀害汉使。公元前77年,傅介子毛遂自荐,奉命以赏赐为名,实际上是去楼兰国问罪。此行凶险,但傅介子只带了11个随从。到楼兰后,傅介子称有大汉皇帝的赏赐,让国王速来迎接。国王轻信,刚到傅介子身边就被诛杀。楼兰士兵正准备行动时,傅介子留下了这样一句震撼人心的名言:“我军方至,敌军勿动,动,则灭国。”
傅介子并不是武将,虽然武帝时期已经开始以扶正儒家,但此时人们的尚武精神尚未磨灭。带着11人前往敌国问罪,这需要超乎常人的勇气。正是尚武精神的熏染,赋予傅介子以此等胆气与谋略,加上汉朝强大武力的支撑,才使他创造了“未用一兵一卒征服一国”的神话。
3.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总有人一遍遍假设,如果项羽肯渡过乌江,整治兵马卷土重来,天下最终真得会像历史既定的这样,如此轻易地落入刘汉手中吗?实际上这是一个伪命题,矛盾的纠结点不在于项羽过了乌江会如何,而在于就算乌江对面有百万雄兵,他仍然会选择体面的死,而不是苟活。
公元前202年,项羽大军被围垓下。此时的楚军兵粮短缺,战斗意志崩溃。而西楚霸王本人的情绪也处在崩溃的边缘,他带着数十精骑拼死突破重围,一路来到乌江边。要知道项羽其人,是先秦时期尚武精神的典型代表。在群雄并起的春秋战国时代,无论诸子百家说得多么花哨,谁都知道真正的实力就是武力。只要能打仗,手中有兵,就有机会成就一番霸业。因此,儿时的项羽便义无反顾地学习兵法,练习武艺,尚武精神的种子从这时已经深埋在他的心中。
同时,尚武往往与“战功、荣誉”等结合在一起,封王封侯衣锦还乡是每个热血青年的梦想。公元前209年,项羽反秦时可谓是踌躇满志,何等威风,如今却被曾经的手下败将逼到如此狼狈的境地,他才发出“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感慨,以最体面的方式结束了一生。
尚武精神成就了他,也终结了他。
4.霍去病: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集结兵马,展开对匈奴的反击。前119年,卫青为主将率几十万汉军精锐,分两路横渡大漠追歼匈奴。霍去病率兵五万突入匈奴腹地两年余里,打破匈奴左贤王部,一战斩首七万余,几乎消灭了左贤王的全部势力。随后继续挥军北进,一直打到大漠深处的狼居胥山。霍去病命人在此堆土成山,并亲临山顶,设置祭坛,朝着南面中原方向祭拜。随后,他在山顶立碑,以此表示此地从此为大汉疆土。
然而,霍去病的英年早逝给汉王朝以沉痛的打击。当时的霍去病在尚武精神颇为流行的汉朝简直是“国家偶像”般的存在。无数年轻人加入汉军,就是为了建功立业。这段历史后来成为后世无数文人武将缅怀的对象,1205年,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就以此写下了著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如今,封狼居胥已成为古代军人追求的至高荣誉,也称为秦汉两朝尚武精神的巅峰。
5.马援:男儿要死当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东汉开国名将马援的成长史,就是一名尚武少年的励志史。马援先祖虽在西汉为官,但到他这一代时已经没落。他十二岁时,父亲去世,不甘平庸的马援拒绝学习诗书文章,而是打算去边郡耕作放牧。虽然中间遭遇波折,但他从未放弃过建功立业的抱负。
新朝末年,马援因被举荐,被王莽任命为新城大尹。更始二年(公元24年),新朝覆灭;次年,刘秀建立东汉王朝,马援随后投奔刘秀,并得到重用。马援将一生都奉献给国家,先后平定羌乱,征讨交阯叛军,北击乌桓,随后因病死在平定武陵郡五溪蛮暴动中,享年62岁。以马援为代表的东汉军人是中国历史上尚武精神的最后顶峰,著名的“马革裹尸”更是当时人们期盼从军,建立功业的内心写照。
尚武精神不是滥用暴力,也不等同于气节。追求功名并不为了贪图荣华,它实际上是子民热爱国家的体现。从秦汉时期流传下来的尚武精神一直影响到隋唐甚至是两宋时期,然而,由于封建统治的需要,重文抑武政策的推行,这股傲然的气质被不断压制,日渐衰微,以至于明清之后几乎荡然无存。尚武精神至此黯淡在中华民族的精魂里,消散在苍茫的历史长河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