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人的士气,不像话。受到别人侮辱,就不带色彩。
觉察欺诈,能不说出来;受到侮辱,能不动声色。水深不语,人稳不言,别人的施诈、侮辱,不必说穿,也用不着翻脸。看破不说破,这并不是懦弱,恰恰是因为成熟,做人赢在格局和心态,输在计较和纠缠,修一颗淡定大度之心,凡事留余地,做事不做绝,你藏几分软,让别人体面,自己也才不会陷入绝境。
“觉人之诈”、“受人之侮”并不是不知不觉,而是觉察、觉知,把对方的企图、手段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甘心情愿,欢喜承受,这是智慧;而能不形于言,不动于色,这是德行,是涵养,是胸襟。
觉人之诈,不愤于言:虽然觉察到了别人的狡诈行为,但不会让自己的愤怒表现在言语之中。不必义正辞严地指责他,你当众戳穿他的阴谋,会让他颜面尽失,必定会让他更加怀恨在心,下一次变本加厉地报复你。
因此当察觉对方对你不利时,小心提防,敬而远之即可,没必要撕破脸皮。这样既保全了自己,也给了对方一个台阶。
《大学》有言:“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遇事不逞口舌之快,保持清醒,不乱方寸。
受人之辱,不动于色:在自己无辜受到别人侮辱时,面不改色,神情自若。如果你暴跳如雷,那就正中对方下怀。
别人无端对你挑衅,无非就是想激怒你,让你当众出丑,一个人越容易被激怒,就越容易陷入对方的陷阱。
反之你表现得不动声色,才能让对方感觉自讨没趣,下次也就不会再找你的麻烦。“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在不断地磨练之中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努力达到不怒而威的境界,一个人能够承载多大的福气,关键在于他能够背负多大的屈辱。
古圣先贤说:“能够觉察别人的欺诈,而不说出来;受到别人的侮辱,而能不动声色。这里边意味无穷,也会得到无尽的利益”。
“觉人之诈”、“受人之辱”并不是不知不觉,而是早已觉察、觉知,把对方的企图、手段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惊不恐,从容不迫,这是胆略,这是智慧;而能不愤于言,不动于色,这是涵养,这是胸襟。
做事要方,做人要圆,这八个字足以概括中国人的处世智慧,人际交往过程中,自然会身处各种各样的环境之中,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群打交道。
磨炼意志、提升素质的过程,不断地使人积累经验、增长智慧、充实道德、深化涵养,面对一切境界泰然处之,充满感激,而不去怨天尤人。
包容是为了感化他回头,这种宽容实在比当面揭穿更有力量,更有智慧,更恒久悠远。
人在社会交往中,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群往来,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境界,都是我们磨炼提升的地方,在这里边增长经验、智慧,充实道德,深化涵养,没有一个人不是我们的老师。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真正伤害自己的,其实是怨恨报复的念头而已,明白因果道理的人在境界中逆来顺受,不但德行提升,福报也会不知不觉增长,何况保持心平气和,常生欢喜心,当下就有无限受用呢。不但不应该怨恨,实在应该庆幸感激才是呀。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在这滚滚红尘中经历一番磨练,能够在磨练中守得方寸已是不易,而要想从中成就大器、大事业更是难上加难。
觉人之诈,不愤于言,察觉出来别人的狡诈之处,不要在言语中表露出来。
有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奸诈之人,若是直接上去便用语言去指责、怒骂他们,那么这些人迟早会将奸诈之术用到我们身上。而若是我们用委婉的语言去劝阻他们,引导他们,会不会取得更好的结果呢?
受人之侮,不动于色,受到别人的侮辱,不要将喜怒都表现在脸上,当别人侮辱了自己之时,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亦或者是别人无心之过,我们都不要将喜怒显露出来,若是直接表现出来容易使矛盾激化,我们应该学会隐忍,成大事者,在自己还没足够力量的时候都是选择隐忍下来,以图大事。
察人之过,不扬于他,发现别人的过错,一定不能将之宣扬出去。
当发现了别人的过错,并劝其改正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如果把这件事宣扬出去,会使别人很难堪,导致彼此关系紧张,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没有谁是完美无瑕的,是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
施人之惠,不记于心,在别人有困难之时接济和帮助别人,并不用需要一直牢记在心。
如果你是真心实意的去帮助别人,那么你是不会将帮助别人的事情牢记于心,因为做好事,从不计较回报。若你只想着别人回报你,那么你必然是别有用心的。
受人之恩,铭记于心,如果得到了别人的恩惠,一定要铭记在心,受人点滴之恩,当思涌泉相报,恩情牢记于心,要懂得感恩,想着如何回报人家,将来自己有能力,便回报给社会,将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传承下来。
成熟不是你能用很多大道理去开导别人,而是你能说服自己去理解身边的人和事。因为改变别人不容易,改变自己也很难。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恩家庭幸福和谐厚德载物!
感恩万佛之祥光照耀神天共佑!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