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
长安君(id 3360 changan-j):
—— 18个月日夜准备考试,妻子对他说:“你已经很快学会了妻子的离子散了。
”——因为前女友,他毅然报名陪考,结果通过了法考,却失去了女友。
——法考考场上,“我左边坐的是一个30多岁的姐姐,右边坐的是一个外婆,年纪看起来很大很大了。”
……
2021年4月16日傍晚,在一个法律职业资格备考群里,“庆祝”表情刷屏了。
就在刚刚,《关于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发放的通知》发布,这意味着2020年法考生即将获得属于他们的“身份证”。
考试是人生苦事,而“背书背到哭,哭完继续背”的法考无疑更是这样。高考将至,虽然艰难并不相通,但奋斗和拼搏的底色却如出一辙。今天,不妨跟随长安君一起,听那些闯过关的法考生,讲述备战幕后的酸甜苦辣——
故事1
“头发掉到书页上是常规动作”
“造化有时弄人,得失何必萦怀。因为,任何不能杀死你的,都会使你更强大。”
安徽淮南的洪军已经快50岁了,自称是一位“来自负1000米深井的老矿工”——毕业于矿务技工学校的他,曾先后从事过瓦斯检查工、瓦斯防突工。
洪军年轻时在井下的工作照片
“刚工作时,下井会有些恐惧,但慢慢也习惯了,偶尔想改变处境,也只是夜晚千般梦,早起卖豆腐。”
时间来到1998年,那是改革开放的第20年。当年的春节来得比往年稍早了一些,中央电视台首次在1号演播大厅举办春晚。彼时,伴随着浩浩荡荡的国企改制,“下岗”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签。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危机恰恰意味着转机。某天下井,洪军突然听说矿上的一位同事通过自学考试毕业后辞职去广东进厂打工了。
“这事对我触动很大,我也想通过自学考试改变命运。”于是,一直对法律感兴趣的洪军开始了自学。虽然每天工作很累,但下班回到不足6平方米的出租屋后,洪军仍坚持学习,并断绝了很多不必要的交往。“因为休班少,收入低,所以没有参加培训,只有一直死磕书本。”
最终,在奋战7年后的2005年6月,洪军自考法律本科顺利毕业。“拿到安徽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那一刻,我眼睛模糊了,心潮澎湃了。”此时的洪军,已入而立!
矿场工人们上下井乘罐笼的地方
后来,因为煤矿安全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洪军选择了在本职工作上实现价值——通过努力工作和不断学习,他被提拔为班长,并先后获得集团公司比武第一名、高技能拔尖人才、“五小”科技创新三等奖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等荣誉。
但造化弄人、世事难料,一场生命中的变故让洪军心中的法律梦重新燃起。在下定决心备战法考的3年里,洪军把自己的微信头像换成了柏拉图、贝卡利亚、亚里士多德关于法律的名言——“法律的基本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地幸福”。
备战是真刀真枪的付出。这3年,洪军“头发掉到书页上是常规动作,两鬓逐渐变白是缓慢动作”——最终,2021年1月8日,在48岁生日当天,洪军以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114分的成绩通关上岸。
走在工作路上的洪军
“这一次我没有流下激动的泪水。快到知天命的年纪,我知道许多事情可遇不可求。”关于将来,现在仍每天下井的洪军说,会在退休后选择从事法律。
“感谢艰难,感恩拥有。”
故事2
他连续三年报名,连续三年弃考
同样年逾不惑,自称“法律小学生”的老杨的法律梦,也是一波三折。少年懵懂之时就对法律心生向往的老杨,无奈在96年高考中失利,误打误撞学了财经,一晃已二十余年。“每日碌碌于五斗米,渐渐忘却了曾经那个少年。”
高考前的老杨
17年法考改革的到来,像星星之火,重新点燃了老杨的法律梦!但梦想如果只是空谈,终归是遥不可及。零基础、没信心的考试,更是一种精神酷刑。“名为困于工作家庭琐务无力复习,实为信心全无。”最终,老杨连续三年报名,连续三年弃考。
好在第四年,在经历家人和朋友的一次殷重劝诫后,老杨重整旗鼓,一举拿下。得知即将领证的那一刻,他写道:“司法部必定是怜老夫年迈花白,赏了老夫一本证。”
考场外的宝宝在等待参加考试的妈妈,整整两个半小时不哭不闹没有离开座位,念儿歌,吃苹果,发呆睡觉。(此图与文中人物无直接关联)来源:微博
而身为在职公职人员和孩子妈妈的周同学的备考之路亦是艰辛。在临考前的最后两个月,周同学的公公突发重病。除了搞好后勤,周同学还要上班带孩子,每天的复习时间固定在孩子睡着后。“顾不上难过,日复一日,刷题纠错。看到鼓起勇气做的六套组卷卷一卷二得分均在120分以上的时候,我大体是知道,我志在必得。”
备考期间,宝妈周同学的周末
来自黄山的洪律师是经历了两次考试才成功上岸的,但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当时,左边坐的是一个30多岁的姐姐,右边坐的是一个外婆,年纪看起来已经很大很大了,跟她聊天聊了很久很久,很受触动。”
据安徽省司法厅工作人员介绍,在安徽,参加法考的考生最大年龄是72岁,通过法考的考生最大年龄是65岁。
2019年,河南一位72岁的40后考生在通过法考客观题后这样说道:“我参加司法考试并不是要获得什么资格,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法律知识。”
对于很多人来说,法律已经成为了一种信仰。
故事3
“你已经学得快妻离子散了”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许下一刻就会迎来奇迹。在法考的路上,每一个人的轨迹都不一样。无论怎样,接受他,再战胜他!”
以下,是几位法考生的语录——
@马先生(吉林)
40岁国企在职,法考初衷是为了给二年级的女儿做个学习榜样。十八个月日夜艰辛,放弃了一切的社交、娱乐、琐碎等事。妻子送给我一句话:“你已经学得快妻离子散了。”
图片来源:马先生
@法律小学生老杨(安徽)
记得那次深夜复习到彻底崩溃,老泪纵横,泣不成声,痛骂自己年逾不惑何至如此亦何需如此。
@小法瘦(黑龙江)
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晚上都听着法考课睡着再睡醒,考试之后厌食好几天,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睡不着。
小法瘦说,她把自己学成了大头娃娃
图片来源:小法瘦
@QQ小仙贝(福建)
夜夜凌晨2点,一个多月的时间主观题学了四轮,被我很嫌弃很厚重的头发终于成功掉落部分,通过努力而达到正正好的发量……
图片来源:QQ小仙贝
@未来的方大律师(安徽)
学累了,听电影激战中的插曲,听着听着就流泪了。我是个30多岁的大老爷们儿!我是个30多岁的大老爷们儿!
@小鱼儿(安徽)
第一年主观题以两分之差惜败,调整了很久。二战法考期间,父亲突然骑车摔倒导致骨折,在陪护的第一晚便经历了父亲晕倒、全身僵硬的突发情况。
小鱼儿拍摄于带父亲看病期间
图片来源:小鱼儿
@防弹的奶瓶(河北)
印象最深的是,为了不让孩子在家影响我学习备考,老妈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顶着炎炎烈日在小区里转圈,实为不易。
图片来源:防弹的奶瓶
@王大锤(上海)
因为前女友,八局工地土木工程专业的我毅然报名陪考,结果通过了法考却失去了她。
王大锤的狗狗和资料书籍
图片来源:王大锤
@昌竹(安徽)
09年本科法学毕业的我,毕业后11年未碰专业。在北京干过8年销售,后来远赴贵州开起了早餐店。2020年6月6日,我决定参加法考。正常早餐店早上4点半要起床准备,复习期间我都是早上2点就起来,先学习2个小时,很多次在崩溃的边缘,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一战通过。嗯,还是不想让生活就这么定型了。
昌竹爱人在早餐店忙活的身影,如今昌竹已回到老家安徽开始律所实习生涯。
图片来源:昌竹
故事4
在法考圈,常常流传着“八百小时定律”
“不得不说,学习、考试需要天赋。但有天赋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他们,认准的只有两个字:坚持。”
在受访考生中,不乏“佛系备考的我一次就过了呢”的凡尔赛式的自我肯定。但老天爷赏饭吃的毕竟是少数,对于一个通过率不到15%的考试来说,准备的过程必定是艰辛的。当问到他们有什么复习备考建议时,超80%的通过者都说了相同的两个字:坚持。
凌晨3点,7岁宝妈晔渡的桌面
图片来源:晔渡
四战法考的老杨留言:“跟中老年考生说一句,理解不为障碍,遗忘亦不可怕,时间精力可以挤兑,唯独坚持二字终不可弃。”
有两位采访者甚至说了一模一样的话:“成功的路上从不拥挤,因为能坚持的人不多,只要一直往前走,你总会过。”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分数是拿时间堆出来的。相对于格拉德威尔的“一万小时定律”,在法考圈,常常流传着“八百小时定律”,意即就备考而言,最少的准备时间大约为800小时。如果平均每天4小时,大约需要200天。而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800小时还不够,因为,面对通过率并不高的考试,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是否准备好了。
陪爱人产检的晴天,抓住一切时间学习。
图片来源:晴天
“有个比喻说,考试就像是在一个黑屋子里洗衣服,永远不知道是否洗干净了,能做的就是把每一个部位都拼命洗。”来自山西的蟹老板说道。
或许,对于平凡的我们来说,多准备一点,就离证书多近了一点。
当然,如何坚持,仍是摆在很多考生面前的一道难题。相比于不断接受正面激励,宝妈周同学则选择了硬币的另一面——在决定备考的同时,她把这个计划告诉了平时对她能力都不太认可的人。“他们平时擅长冷嘲热讽,我觉得让这样的人知道自己的计划,我就没有任何退路了。”
不服输,是埋在周同学骨子里的性格。
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办公室看书学习
图片来源:小鲁同学(湖北)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除了激励,把备考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同样是好方法。“拿证”的路上,安徽大H把“追她”当成了一种业余爱好,别人闲暇时间是钓鱼、打牌和交友,而大H则是看书、听课和刷题……“我是越学越有劲,以掌握新知识为乐趣”。
就这样,沉迷学习无法自拔的大H慢慢得到了同事朋友们的理解:“在工作中有的同志对我说,‘你看书去吧!’有的朋友找我玩着玩着,就起身对我说,‘我走了,你学习吧。’”或许,这也算是“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的一种别样的但有意义的诠释。
生日当天,安徽的清欢对着她称为“千层蛋糕”的资料书许愿法考必过
图片来源:清欢
要坚持吗?所有采访者给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按照他们的原话说,就是通过之后的快乐是你此刻无法想象的,毕竟,为了自己作为法律人的信仰,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就是“身份证”。
正如不服输的宝妈周同学分享的——“一辈子有几次努力的酣畅淋漓,才知道拼搏的意义。成功之后的自信,会融入生活中去,滋养身心,由内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