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现在的社会是浮躁的社会。
这么说当然没有什么错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导致了这样 的现象呢?答案很简单,就是我们有着无比浮躁的新。所谓境由心生,因为我们的心浮躁,这个社会就会跟着我们的心一起变得浮躁不安。
在中国人的心中,诸葛亮一直是中国智慧的化身。他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存智慧,一直被世人作为修身养德的名言。
诸葛亮一直实践着他“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座右铭。他躬耕陇亩,心忧天下。在清风明月中读史,在竹林泉石旁对弈。日观风云变化,夜察斗转星移,不问名利,不求闻达,胸中的浩然之志和济世之才,已经在那青山绿水间浑然成就。当他离开隆中时,还嘱咐弟弟切勿荒废农事,此去若大业能成,那时将回来继续享受这田园之乐。
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当工作、事业发展不顺利的时候,大多数人往往表现出的是情绪低落、怨天尤人、灰心丧气等。而在这种心态之下,对待工作则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甚至是破罐子破摔,感到前途迷茫,前景黯淡。
还有一些人,遇上人生春风得意的时候,在生活中往往表现出盛气凌人,傲气的乃至霸气的姿态。过高估计自己的能耐,目空一切,忘乎所以,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这些都是心浮气躁的表现。
一个人如此没有节制地将情绪的好坏全部表现在脸上,就会影响行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情绪化的坏习惯,这于人于己都无好处。
要想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首先要学会用良好的心态去思考问题,遇事不燥,冷静思考,才能避免思维的单一,才能不被定势的思维困住。养成灵活缜密的思维习惯,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我们要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那些所谓的虚名都不应该成为我们前行的阻碍。做好自己,部位浮名所累。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一首诗是周恩来总理在19岁时写的,很好的体现了“淡泊”,“宁静”与“明志”,“致远”的辩证关系。
人的一生,遇到的事情会很多。无论潮起潮落,我们都应该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浮不躁。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在乘风破浪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机会。每一次的成功都会记录在你人生的历程中,成为你人生历程中最耀眼的丰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