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葵
在无数中国人不断朗读和传唱之后,王志焕的《登鹳雀楼》已经成为中国古诗中不朽的名篇,尤其是其中的“更上一层楼”一词更是受到人们的追捧。
如今中国的教师和家长喜欢把这句诗当作祝词用在自己的学生和子女身上,而做学生和子女的则乐于用这句诗来表决心,大家都念得津津有味。问题是,有多少人在用“更上一层楼”造句的时候,真正理解了这句诗的用意?要弄懂这句诗的用意,首先要清楚“楼”的意味。从字面上理解,楼是一种建筑。“楼,重屋也。”这是《说文解字》的解释,按照这个解释,两层以上的房屋都可称作楼。古诗中有“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现代人写的文章有“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其中的“楼”都是这样的意思。但是,以这样的意思去把握“更上一层楼”的“楼”很显然是差点意思的。读古人的诗文,光从字面去理解字的意思是不行的,还应该读懂作者添加到这个字里面的含义。
在古代诗文中,“楼”经常跟“阁”组合在一起,比如“空中楼阁”。二者意思也差不多,许多人喜欢把滕王阁跟黄鹤楼、岳阳楼并列就是证明。此外,古人还经常把“亭”“台”等跟“楼”“阁”相提并论,这说明“亭”“台”“楼”“阁”等具有一些相同的特征。这些共同的特征就成为文人骚客给这些字添加含义的依据。
先来看看文人骚客在亭台楼阁之类地方都写了些什么。王羲之在兰亭写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王勃在滕王阁写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崔颢在黄鹤楼上写了“白云千载空悠悠”,李白在黄鹤楼写了“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辛弃疾在郁孤台写了“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毛泽东在橘子洲头写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而“更上一层楼”的诗句是在鹳雀楼写的,诗的前两句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些诗文句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将眼前的景象跟辽远、深广的时空联系起来,体现出恢宏的气象,这种气象就是文人给亭台楼阁添加的含义。把这种含义说得再清楚一点,就是一种更高的站位,一种可以看得更久远、更深广的视角。
说到站位和视角,许多人会想到山。《孟子・尽心上》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望岳》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从山小”,这境界一点不比亭台楼阁低,可为什么文人骚客更喜欢拿亭台楼阁来说事呢?原因在于,山是一种自然因素,与社会生活相距较远,而亭台楼阁则是人文景观,更容易够得着,其与周围环境相依相伴而又从周围环境中凸显出来的特点与文人骚客的理想追求及其对自身职责的定位高度契合。说到这里,我们就能明白辛弃疾为什么“爱上层楼”了。
现在再说“上”字。向上,这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精神特征,也是中国文化对人们待人处事提出的一项道德要求,梁漱溟曾经将中国人的精神特征概括为:向上之心强,相与之情厚。这种向上之心代代相传,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里。而作为社会精英的文人骚客,他们的向上之心更加强烈,想想毛主席的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你就该明白了。
说到“上”,我们还应该牢记儒家思想的教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个教导其实就是一分向上的宣言书,向上是贯穿始终的,目标是达以济天下,即使陷入困境,无法顾及他人,也要保持向上的姿势,做个完美的自己,停止向上就意味着堕落。说到这里,你就能明白范中淹为什么在岳阳楼会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了,也就能明白毛泽东在橘子洲头为什么会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了。
将整句诗连起来读,王之涣其实是希望人们以自己够得着的方式,不断向上,不断追求达的境界,不断拓展自己的家国情怀,不断扩大自己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引领整个社会不断追求诗和远方。按照唐诗卒章显志的套路,“更上一层楼”其实是《登鹳雀楼》整首诗的主题,而这应该也是毛主席写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真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