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老人是作为人的基本底线,孝顺是对父母的尊重,是对纯银父母的实际行动。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任何时候都不落后,人为万物之灵,知道感恩父母,尊敬长辈,这是生而为人,和其它的畜牲最大的不同之处。
今日问答上看到一个问题,让我很吃惊,不得不快速写文回答 :"孝顺父母是不是落后的观念?“
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存在落不落后的问题。
如果觉得落后,那是家庭和社会没有把人教好,对传统文化美德又一知半解,这种文化的认知断层,也不是一个人的问题,难怪搞不清楚方向了。
慈母
《论语》为政一章,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养,不敬,何亦有别乎?”白话文的意思就是说,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许多人认为孝就是能养父母,让父母吃饱穿暖,其实你养阿猫阿狗,也要让它们吃饱穿暖,如果只给吃饭,而不能真正的孝敬父母,那跟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子女对父母,奉养而不尊敬的话,那跟照顾马狗又有什么不同?
爱父母,是因为父母给了你生命,同时父母也是爱你爱得最无私的人。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家语,致思》孝顺父母不是哪天心血来潮就去做的事,而应该在平时里时时刻刻都要去做的事情。待人们意识到失去母亲的悲哀,可能已经晚了。及时孝敬父母吧,对待老迈的父母,少讲道理和对错,只要身体健康,开心快乐,他们说什么都是对的,因为相聚的日子不多了。
请你紧紧握住他们的手
转命运最快的方法就是孝顺,孝了就顺了。父母不对是他们的事,在你心里如何看他们是你的事情。
父母是人间第一福田,如果不记恨,无怨言,反而生起感恩之心,大慈悲心,柔软心,孝顺有加,则是最佳的报恩方式,福报最快速!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孝乃百行之本
父亲母亲或长辈,有了过失,要和颜悦色指出他们的错误,一定不能言辞激烈,让老人难受,这样也给孩子树立了榜样。
做父母的平时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尽量不要出太大的错误,如果孩子提出问题,要平静的面对,考虑采纳,如果孩子语气不好,也要理性冷静。
善待每一位长辈,父亲母亲,公公、婆婆、岳父岳母!人世间最难报的是父母恩,愿我们都以感恩之心孝敬双亲,以反哺之心敬养父母。
下面两首诗有空读一读不错, 孟郊在迎接母亲到身边奉养之时,写下了那首感人至深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孟郊的《游子吟》是脍炙人口的诗篇,是千古流传不衰的母爱赞歌。
游子吟
诗中吟诵了无以伦比的母爱,情感真挚,语言淳朴,千百年来引起了千万游子们的心灵共鸣。
孝与感恩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篇章。在浩瀚如烟的唐诗宋词中,母爱的名篇,从来不乏经典名篇。让我们多诵读唐诗宋词,从中去品味母爱,从而知道感恩父母亲,让我们在孝文化中生生不息,知道做人的根本,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来。亲切感人,朴素自然。这里即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在一片爱的温情中,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唤起了普天下儿女们的深挚忆念。
《燕诗示刘叟》
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慈乌夜啼
《慈乌夜啼》
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
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
其他各种鸟类难道没有母亲,为什么只有慈乌你特别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
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
慈乌啊慈乌!你真是鸟类中的曾参啊!
(注:孔子弟子中以孝心孝行著称的门生。)
当然,笔者也不主张愚孝,假孝顺之名不知是非,人在做天在看,做人要问心无愧,发自内心的真诚感情和善良本性是最重要的。
百善孝为先。是人都有老去的一天,我们怎么对待自己父母,别忘记晚辈都在看,孩子也会向榜样学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就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