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唐磊小学新建交校园教育支持记录
#宁夏头条# #银川周边的事情# #校园妈妈#
位于新秀桥村、中村、银川市兴庆区大神镇,距鼓楼约6公里。
唐徕小学新水桥校区,它的外观与其他乡村小学一样,但它的故事却独具强大的感召力。教师和学生亲历亲为的每一帧故事,都让人唏嘘感慨、含泪哽咽。教师和学生携手共建的每一幅画面,都使人蓄满能量、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城乡接合处的新水桥村,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很多,家庭情况复杂多样,因此随迁子女成为困境儿童。新水桥校区现有七个班,共有40名困境儿童。
困境儿童的家庭生存状态主要是:单亲、留守、寄养、困难。
单亲,孩子的父母离异,孩子跟随一方监护人生活,而父亲或母亲艰难务工,无充裕时间亲情陪伴,孩子由家中老人(大多数为文盲)照顾生活、接送。
留守,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逢年过节或家中有事才回家探望,孩子长期与爷爷奶奶等长辈相依为命。
寄养,孩子寄养在非直系血亲的亲戚家生活,而父母在外务工。
困难,孩子的父母有一方或遭遇意外离世、或患病去世,孩子跟随健在的一方父亲或母亲艰难度日。还有些离异之家再重组而让孩子遭受歧视及无助的伤害。
如此困境儿童如此生存环境在宁夏是鲜见的;如此家庭状态汇集于一所小学而产生的压力更是罕见的;如此状况对于生活在健全温暖家庭的孩子是难以想见的。
压力就是动力,办法总比困难多。对于新水桥校区生源家庭环境的特殊状况,校长王晓娟鼓励并带领十七位任课教师,下沉学生家庭现场,优化家访工作,开展“校园妈妈”结对帮扶活动。王晓娟说:“面对很多留守、单亲、寄养、困难的学生,老师们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采取‘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方式进行。这群‘校园妈妈’共同用真心、真情、真诚帮助这些在困境中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可能!对每一个乡村孩子都做到“不抛弃、不放弃”!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零门槛”入学!让每一位随迁子女“向善、向阳、向美”!
“关爱困境儿童,传递爱的温暖”!十七位最美乡村教师走进了帮扶学生家里,更是走进了学生和家长的心里。刚开始靠近时,虽然路上和室内的所见所闻令人触目惊心、不忍直视,但教师们却没有嫌弃和离开。因为少不更事的娃娃脸上掩盖不住纯真无邪的笑容,虽然孩子们长期迷茫;因为饱经风霜的家长们眼睛里流露出殷殷期盼,虽然他们都举重若轻。
身临其境,将心比心。教师们走在颠簸而弯曲的土路上,坐在十几平米光线昏暗的出租平房里(有些家庭使用出租屋共用的旱厕),看着极其简陋且堆满杂物的居家摆设(有些孩子甚至没有写字的桌子),摸着孩子散乱于床的被褥和衣服,泪水已在心里涌成河。这就是孩子们的日常生活!
在那一幕幕我们想象不到、无法体会的恶劣环境里,教师们鼓足勇气、坚定信心与孩子和家长暖心交流。在那些笑容和眼神的相互领会中,灵魂得到洗礼、心灵得到治愈。
通过实地走访,教师们深入了解到孩子们生活环境,并且予以“把脉”,经过交流及分析,得出孩子们对于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态度冷漠、性格孤僻、日常行为习惯松散、经常性迟到、上课走神发呆、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等情况的原因。一是缺失父母的亲情陪伴、关爱及监督;二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自我封闭而逐步自卑,难以建立学习的自信;
三是孩子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老人们都不识字,存在沟通障碍,生活缺乏自理能力,以至于学习欠缺主动性;四是学生家庭困难、生活变故等诸多问题导致学习无恒心,甚至有厌学情绪。
对此教师们与孩子和家长像好朋友一样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理解、感受和思考,同时将自己的意见更有效地与对方交换。针对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及状态,找到对应的办法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升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孩子探索知识的自信心,提倡孩子共建集体学习的氛围,鼓舞孩子勇敢举手发言,教育孩子具备安全及自我保护意识,积极为孩子量身定制成长计划,关爱孩子的生活点滴及心理成长。
教学相长,教师对学生微笑和赞美,学生向教师敬礼和感恩。经过疏导、帮扶、指导、关爱,孩子们自理能力大有改观,孩子们情绪稳定且心情疏朗,孩子们天天向上且成绩提升,孩子们兴趣广泛更热爱集体,孩子们会铭记这场华丽转身。
家庭亲情缺失或许是暂时的,学校温暖关爱始终是恒久的。唐徕小学新水桥校区教师集体,教育孩子们“学会做人、做事,学会感恩、感受大家庭的温暖。一句贴心的问候、一个慈祥的眼神,一个暖暖地拥抱,一点一滴的关怀让孩子们感受到浓浓的母爱,体验成长的快乐与幸福。‘妈妈们’给孩子们倾注点点滴滴爱的心意,像红烛一样,点亮了40名困境家庭孩子的心灵,成为孩子们心里的最美‘校园妈妈’。”
校园妈妈集体中,有从事教学三十年以上的老教师,有奋斗在教育一线七八年以上的中年骨干,有刚刚代课两三年的青年教师,他们都是润物无声、不负韶华而关爱帮扶学生的最美乡村教师。谈到走访的感受时,他们都说这是“痛并快乐着”的心路历程!痛是现实呈现的感慨,快乐是帮扶带来的欣慰。
经过走访,孩子们学习上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校园妈妈”又从关爱孩子们点滴生活做起,事无巨细,力所能及给予最大化的帮助。初夏,看到孩子没有换季的衣服,“妈妈”就给买来;看到孩子经常吃方便面和馒头,“妈妈”就送来牛奶和营养品;看到孩子的残疾的妹妹上不了学,“妈妈”就给送来故事书;看到孩子不会整理床铺、不会收纳衣物、不会归纳物品、不会做家务、不会系鞋带,“妈妈”就手把手地教;想到孩子喜欢小熊风扇,“妈妈”就买回来给送去;想到孩子缺少文具或本子,“妈妈”还是买回来给送去;想到六一儿童节给孩子的礼物,“妈妈”买了一大包零食带给他;为了让特困生马龙没有后顾之忧,“妈妈”将学校给他家的八百元慰问金交给他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暖,学校鼓励“妈妈”认领孩子;为了让孩子能读到更多适合的儿童文学和科普读物,“妈妈”不仅自己捐书,还请身边的亲友伸出援助之手。
特困生马龙的妹妹身有残疾,只能瘫坐在椅子上,但她每天都陪伴马龙写作业。她爱看故事书,她想和肢体健全的孩子一样到课堂接受教育。他的妈妈向王晓娟校长表达了这一愿望,王晓娟校长说只要有家长陪护,可以在教室上课。因此,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有了让人动容的一幕:马龙的妹妹坐在轮椅上听课,旁边是坐在凳子上陪读的妈妈。
“校园妈妈”知行合一的帮扶、润物无声的呵护,值得人们尊敬和赞扬!他们不负韶华的无悔、矢志不渝的坚持,需要校方的关爱与保障。为此,这两年多来,王晓娟校长不仅扩容重装学校图书阅览室、新增图书;鼓励学生手绘美术作品以扮靓校园;还对学校暖气、教师宿舍进行改造,更换宿舍照明灯具。传递满满能量,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校园妈妈”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温暖关爱,时时刻刻都有集体凝聚力的欢欣鼓舞。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池之水。”质地明晰,大爱无疆。“对每个学生负责,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新水桥校区每一位老师的心愿和目标。祝愿每一个困境孩子早日成才、一生阳光明媚。发上等愿,向宽处行。祝愿唐徕小学新水桥校区的爱心接力无限,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