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前后,只要贴吧里少了高晓松的经典文章,再加上一两句话,就会有无数网友向你“扑过去”。
2005年的高晓松,活得仿佛像是时代的“意见领袖”。他一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意见,无数网民就争相呼应。十五年之后,你在同样的地方附上高晓松的经典语句,网友们能骂得你连夜退网。2020年的高晓松,活得仿佛一只过街老鼠。连开个直播,也能被骂到仓皇逃窜。那么,从“意见领袖”到过街老鼠,高晓松到底经历了什么?曾经在互联网上呼风唤雨的“公知”,如今为何成了笑话?公知只是利用了时代的信息差
高晓松
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那一年,中国与外界的交流开始变多。但与世界陡然接轨,国人们显然有些无所适从。大家此时对国外的了解仅限于书本,或者是道听途说。借着这个信息差,某些自称为“公知”的人跳了出来。最典型的“公知”就是高晓松和方舟子。
高晓松的家世是很不错的。在强大的基因下,高晓松自己也十分优秀,曾经考上清华。只是后来高晓松对影视圈心生向往,这才从清华退学,转而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从北电毕业后,高晓松成为了一名音乐制作人。因为高学历和显赫家世,高晓松一开始受尽众人追捧。他的名言“生活中不止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更是被不少文艺青年奉若至宝。但是,这样的名气和地位还不能让高晓松满足。
高晓松
利用中国人民的信息差,高晓松办了栏目《晓说》,开始大肆吹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高晓松对印度的吹捧。是的,大家没有听错,就是那个一口恒河水下肚能凑齐一个元素周期表的印度。在高晓松眼里,泱泱中华甚至哪一方面都不如印度。高晓松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我很喜欢印度这个国家,因为这个国家有着其他国家没有的和平。”为了证明自己说的是正确的,高晓松就以中国对印度的反击战作为例子。高晓松直言,印度面对中国攻击的态度是很平和的,印度根本不关心战事,印度不是一个崇尚武力的民族。
要知道,在高晓松嘴里不崇尚武力的印度,却三番两次地挑起与中国的矛盾。印度与不丹、尼泊尔等国关系更是紧张。但高晓松却忽略眼前的事实,一味尬吹印度。
吹完印度的和平,高晓松又开始夸赞印度的种姓制度。印度的种姓制度完全就是封建制度的残留,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地位低下的人完全没有出路。高晓松却说,印度的种姓制度可以让印度人民知天命。
其实这并不是高晓松第一次“吹外”,在前几期《晓说》中,高晓松将美国与英国也捧上了神坛。一面对中国加以指责,一面将美英立作榜样。同样尬吹外国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方舟子。熟悉那个公知横行的年代的人们,对方舟子这个名字绝对不陌生。在信息差严重的时候,方舟子与高晓松两人以各种方式吹外。但是方舟子与高晓松不同的是,高晓松有强劲的家庭背景,出道即巅峰。
方舟子
方舟子出身普通,刚开始是靠打假博主这个身份出的圈。一开始,方舟子的视频一大半是在认真打假,一小半是在夹带私货。当初网民们没有发现方舟子的私心,还以为方舟子确实是个良心博主。越往后来,方舟子的视频就开始频频“翻车”。在方舟子被封禁之后,方舟子就开始转战外网。方舟子在推特和油管上都有账号,每当中国发生某些事情,方舟子必定在这两个账号上发表许多不当言论。就拿疫情来举例子,方舟子到处指责中国,声称中国应该为全世界负责。这样的情况日渐严重,到了后来,方舟子就像一条咬人的疯狗,谁抗疫骂谁。
相信很多人在小时候都曾听到过一个很著名的故事,那就是“在日本洗盘子要用清水过七遍”。在这段故事的最后,往往还附有对日本的赞美,称对方有工匠精神。这样的故事听着,相信很多人都会对日本心生向往。认为日本人做事认真负责,勤勉可靠。
高晓松
可等自己长大后,有能力真正去一次日本,就会发现故事里说好的都不存在。以往那些故事,只是一群没真正出过国的编者,将自己对外国的向往编制出的谎言。然而就是这样的谎言,足足蒙骗了中国长达二十多年。
还是拿高晓松举例子,高晓松为了“吹外”撒过的谎怕是用手指头掰着也数不过来。其中,最火爆的就是之前高晓松在旅游完后写下的一篇文章,名为《在北欧,我觉得自己内心很丑陋》。在这篇文章里,高晓松细数了北欧生活与中国生活的差距:“北欧政府专门颁布了政策,不允许大学之间拉大差距,如果有大名校的存在,年轻人就要拼了命地争取进名校的名额,那就会导致他们从小没有时间去娱乐,没有时间去学画画和音乐,所以在丹麦和瑞典只有由国家或人民出资的公立大学,年轻人读大学是完全免费的。老百姓不工作每个月也有钱拿,而且跟上班拿的钱差不多。”
一时间,中国忙碌的生活与北欧的闲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知有多少人开始向往国外,甚至有许多人的人生理想变成“等我老了,我就去北欧定居”。但是,这一切都是假的。高晓松只会告诉你,北欧的大学不允许被分开差距,却不会告诉你,北欧的贫富差距和阶级固定远比中国严重,亚洲人在欧洲白人圈子里根本得不到完全的尊重。高晓松只会告诉你,北欧的医疗技术有多么先进,服务设施有多少完善。却不会告诉你,在北欧叫一次救护车的费用是天价,还得自己承担。到公立医院后,还得排队,最后不得不自己掏钱去私立医院解决。
高晓松只会告诉你,在北欧人民生活的有多少自由,人人具有人权。却不会告诉你,在北欧持枪是不犯法的,街头随时可能爆发枪战。
等到那些被谎言欺骗的人有能力亲自出国一趟,就会发现现实与故事完全不一样。但是,高晓松与方舟子之流却不管这些,他们只乐意给群众看见A面,剩下的B面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其他的公知谎言也不少,而且还很双标。外国人闯红灯,公知们夸他们浪漫、勇敢、敢于打破规则。中国人闯红灯,公知们纷纷指责中国人素质低下、国民堪忧。某位名人将这种双标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中国人吃海鲜,她说中国人应该少吃海鲜,因为海鲜的消失会使海洋系统出问题。但是美国人吃海鲜,这位名人便称其具有美国精神。这样的双标连高晓松、方舟子看了都说妙。
中国青年的逐渐强大让公知们自行打脸
公知在三十年前,是一群自诩为见过世面的,有着极高学历和眼光的人。当时的中国青年,正处于一种迷茫的阶段。青年们想找寻一种适合自己的价值观,但这种价值观在经济刚起步的中国找不到。公知的出现,提供给了这些青年一个接触新世界的机会。
公知们在网络上指指点点,颇有一种时代领袖的感觉。青年人们就在这样的时代风潮中,成为了公知最忠实的崇拜者。但是,三十年后,国家日益强盛,青年们的价值观随着时代进步而逐步确立。公知们在这里继续指点江山,显然不如三十年前管用了。
因为公知们发现,现在的年轻人和以前不一样了。不是公知们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了。就比如高晓松。在高晓松最火的时候,其随随便便的一句话,就引得网民争相追捧。
但是,当青年人觉醒之后,对中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依赖。等他们再转过头来看以高晓松为代表的公知言论时,会立即意识到这些人居心不良。这大概就是公知跌落神坛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人人都想当公知,却没有拥有真正公知的实力。
在大家的知识水平逐步上涨的同时,公知们却依旧在拿老一套忽悠民众。于是,很多人开始发现公知话语里的错误。比如高晓松。高晓松算是比较有文化的那一批,但是他谈《三国》、《金瓶梅》,却总是说出许多悖论。甚至在他的许多节目中,他还总是夹带私货。不止他一个公知,几乎大部分的公知都成了私货专家。
看似在科普,实际上是在向观众输送一种“中国不如外国”的观念。这一点,是公知跌下神坛的次要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外国自动爆料,公布了一系列公知名单。外国人说得很清楚,在这份名单里面提到的人,都曾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与他们达成合作。其合作具体内容,则是发布一系列输送外国文化的视频。这更让当代青年们意识到,这些公知很大一部分是骗子。甚至有人将公知等于民族败类的口号喊了出来,声称民族败类就该滚出中国。
其实,大家应该理性地看待这件事。公知的名声虽臭,但还有一部分人良心尚未泯灭。公知们是时代造就的,最终也会随着时代而消失。是非论断,自有人民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