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途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伦道德的基石、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长河中始终焕发着不朽的光芒。
随着老龄化、少子化、空巢化加剧,弘扬孝道文化成为一项功在千秋的使命。无论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皆由父母生养,而为人子(女)者爱敬、赡养老人是应尽的天职。因之,我们经过阅览大量古圣先贤有关孝道文化的经典,结合孝文化在传承中的演进与升华,归纳提炼孝亲敬老“五个要”,以供同行们商讨。一、要重视尊亲养老
古人将孝道内容概括为物质上的“口体”赡养和精神上的“心志”赡养两个方面,可简称为“养亲”和“尊亲”。用韩非子的话说就是“家贫则富之,父母则乐之”。养亲是基础,尊亲是升华,尊亲比养亲更高一个层次。《文昌孝经》中说:“养亲口体,未足为孝;养亲心志,方为至孝”。《盐铁论》一书亦说:“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礼记·祭义》将“尊亲”排在首位:“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佛辱,其下能养”。意思是孝有三个等次,大孝是尊敬父母,其次是不要辱没父母的清名,再其次是能赡养父母。孔子在《论语》中是这样回答“子游问孝”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子女养父母而不礼敬,和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孝经》中说:“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为孝者,虽为孝养,犹不孝也。”孔子还在《孝经》中告诫弟子“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其意是,在居家生活中,女子要竭尽全力,以最高的敬意和礼节去侍奉父母;在赡养中,子女要以最愉快的心态和情绪去对待父母,以达父母高兴。《劝报亲恩篇》对“养”与“敬”的道理讲得非常通俗易懂:“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仅吃和穿;孝亲不叫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学孝篇》中也说:“孝是人道第一步,奉亲不仅供吃穿;精神慰籍尤重要,尊敬父母大如天。”《大戴礼记》明代学者吕维祺对“爱”与“敬”做了具体分析:“爱敬者,孝子实际也。爱而不敬,则爱不至;敬而不爱,则爱不真。二者缺一焉不可也……孝道无方爱敬而已矣。”他还说:“子事父母聚顺,常使父母悦,有不悦弗既安。随力所至以奉养之,不敢有诿。其致养也必和敬,色必和。”意思是做子女的侍奉父母一定要和顺,要常常使父母快乐,如果父母有不高兴的地方,子女就有所不安了。于是要更加竭力奉养父母而不推卸,而且侍奉父母一定要尊敬,神色必须温和。所以古人常说:“柴门贫寒之家,若养出于敬,虽粗饭淡茶,不失孝之真;朱门富贵之家,若养而不敬,虽食百味衣锦绣,亦为不真孝。”说到底,就是孝之真伪在于敬与不敬。”谢觉哉老人语重心长地告诫人们:“养父母不止给他们吃穿,不冻不饿而已,还要有爱亲的诚意和敬意,使老人感到愉怏。’
总而言之,处理好“养”与“敬”的关系,就是把物质“孝养”提高到“孝敬”的高度,从而丰富孝亲敬老的内涵,提升孝亲敬老的境界。
二、要讲究礼节态度
敬的标准是“礼”,敬与礼本质是一样的。正如孔子所说“礼者,敬也。礼者敬而己矣。”孟子也说“恭敬之心,礼也。”尊敬父母要十分注重礼节态度,使父母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古人称之为“色养”。孔子在《论语》中是这样回答弟子提问的:“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直译为现代汉语是: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子女对父母应该永远保持愉悦脸色,使父母心里高兴,脸上永远露出甜美的笑容。父母有事女子去做,有好吃的东西让父母先吃,认为这就是孝了吗?不是,这是永远不够的。”《礼记・祭义》强调:“孝子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这种外在的和气、愉色、婉容都发源于内心之敬爱,称之为“相随心生,相随心感”、“诚于中,行于外”之“深爱”。其次,语言是心灵的声音,“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亦可丧邦”,“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明言语之重要。在现实生活中,一句语可以使父母兴高采烈,心花怒放,一句话也可以把父母“呛”到南墙上,气死过去。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明朝吕坤在《呻吟语》中说:“孝子事亲,不要有沉静态,不可有庄肃态,不可有枯淡态,不可有豪雄态,不可有劳倦态,不可有疾病态,不可有苦愁态,不可有怨怒态。”因为这些态度有的使父母凉心——心灰意冷;有的使父母担心――心惊胆战;有的使父母烦心——心寒如冰;有的使父母痛心――心如刀割。清朝的陈宏谋强调:“和敬二字,是孝之根底:处逆处顺,无往不宜,身居膝下,须时记此格言。”女子对父母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也无论在容貌上、动作上、语言上、眼神上都要文质彬彬、柔柔顺顺、恭恭敬敬、和颜悦色。人们经常戏称老年人为“老小孩”,就是因为人老了就像小孩子一样。老年人可能爱唠唠叨叨,爱管闲事,还容易生气,但他们往往不挑吃穿,但最忌讳别人给自己“甩脸子”。所以做儿女的一定要了解老人的心思,让老人生活得幸福快乐,对老人物质赡养虽不可少,但笑脸、孝心也非常重要。每天为老人送去一个笑脸、一句问候,轻声细语地和老人说说话,会让老人宽心、顺心又开心,这才是真正的孝。
笔者在农村对“色难”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是:100位父亲见到儿子,有91人表示愉悦,面带微笑,仅有9人表情显得平静、严肃。100位儿子见到父亲,就有46人板着面孔,脸色难看,41人平淡无情,无动于衷,仅有13人笑脸相迎,问寒问暖,情意融融。这是否是一种普遍现象呢?值得深思。
三、要善于理解宽容
老年阶层是个弱势群体,孝敬老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理解、善解老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人老了,退出了生产、工作领域,收入相应减少了,再也不是家庭经济的支柱了,需要依靠子女;人老了,智力下降了,新知识相应贫乏了,一件稍微复杂的家用电器也不会操纵了,需要依靠子女;人老了,体力下降了,本应自己做的事也无能为力了,需要依靠子女……这些免不了的客观事实就造成老年人家庭地位的下降。心理落差大,适应能力差;稍不如意就就心酸消极,越来越变得迟钝、健忘、唠叨、孤独、焦虑、失落、冷漠、伤感、怀旧、固执、过激、挑剔、专断、偏袒、怀疑、猜忌……当然这些变化或多或少,或轻或重是因人而异的。作为子女,要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加以宽容和理解。古人把“海纳百川,有容及大”的修性和“宽容忍让”的态度作为孝道的一项重要内容。《八字觉》中说:“大凡孝子,满面春风,外与人接,勿交骂父母,入侍家庭,事必奉命,气勿趋暴,声无咆哗,性情无乖张”。万万不可在父母面前高声大气,粗暴无礼,甚至嘴里不干不净,口吐秽言。子女不能强行改变老人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不能“耍性子”、“给脸子”,甚至呵斥、训斥父母,万万不可伤害老人的自尊心。因为年纪大,往往眼花、耳聋、记忆差,常常会出现一些令人难解的小错误,子女也不应该与之争执、较真,伤害老人的自尊心。从医学“百病生于气”的角度讲,通过子女的父母的理解和宽容、慰藉和尊敬能把老人优郁伤感寂寞多愁等不良心态变为乐观舒畅和奋发向上的心态,经过神经系统的有效调控,促进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加强,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但是,值得提出的是,现在有的子女对老人不是这样的。老人一旦年纪大了,不中用了,就开始厌烦起来,态度感情就变了。甚至称呼都不那么礼貌了,什么“老头子”、“老太婆”、“老帮子”、“老家伙”、“老不死”、“他妈”、“他爸”、“你妈”、“你爸”等等。叫得干脆利落,毫不感到歉慧。或者老人一句话说错了,一件事做错了,甚至做饭烧糊了,盐放重了,子女就没完没了地责怪,毫无理解宽容之意。一个人在家庭对父母是否理解宽容,在社会止对老年人是否理解宽容,是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亮相,是检验有无孝心的标尺。一个对父母不理解、不宽容的人,到自己做了父母的时候也将得不到儿女的理解和宽容,正如古人所言:“檐前滴水无羞错,忤逆必有忤逆儿”。
四、要保持终生敬慕
敬慕,即尊敬、仰慕之意:孔子说的“色难”有一层意思是,女子对父母保持一时的“愉悦之色”容易,但始终如一持久不衰,一辈子都保持“愉悦之色”,“终身爱慕”父母是最难(最难的啊!《孟子》中说:“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敬者予以大舜见矣。”直译成现代汉语表述为:一个人在幼年的时候,会爱慕自己的父母;当到了知道喜欢女子的时候,就会爱慕年轻漂亮的姑娘;当有了妻子之后,就会爱慕妻子,当做了宫以后顺应潮流会爱慕君王的地位;当自己得不到君王赏识的时候,心中就会焦躁发热。但对孝子来说,无论什么时候他都会爱慕自己的父母。到了五十岁还是一如既往地爱慕自己父母的人,我在大舜身上见到了。这就是名言大孝“终身慕父母”的来源。据《老同志之友》信息,丹东市人民政府有一位资深秘书长,现年七十有三,母亲已是九十六岁老人。儿子每天都要陪母亲看三局纸牌,并甘心情愿地输三局,以对老人高兴。这种尊亲、悦亲的孝道令人赞叹不止。
只有做到“敬慕”,父母才能心情舒畅,笑口常开,否则父母愁绪满怀,事无生趣,女子必须牢记在心。
五、要注重精神慰藉
精神慰藉是中华孝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万万不可等闲视之。去年7月1日新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规定:“赡养老人就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顾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这是我国以法律形式第一次提出精神慰藉问题。精神慰藉实际就是精神赡养,所谓精神慰藉就是在物质或经济上奉养老人的同时,要努力让老年人精神快乐。明朝吕坤《坤吟语》中说:“人子之事亲也,事心为上,事身次之,最下事身而恤心。”意思是,子女侍奉双亲,最好的是体谅慰藉他的心,次一点是照顾他们的身体,再次一点的是只照顾他们的饮食而不体谅慰藉他们的心。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离开家乡、离开祖国、离开父母外出打工、就学、发展事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正走向一种“华人世界大串联”新时代,这样就造成了一种“空巢”家庭的现象。据山阳2015年调查:全县空巢老人家庭约为18240户,城关镇西河村26位空巢老人,绝大多数经常产生害怕、孤独、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中央电视台有这样一段公益广告:老母亲为儿子,儿媳和孙子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此时电话铃响了:“妈妈,我忙,不能回家吃饭了。”是儿子打来的;一会儿电话铃又响了:“妈妈,我忙,不能回家吃饭了。”是儿媳妇打来的;一会儿电话铃又响了:“奶奶,我忙,不能回家吃晚饭了。”是孙女打来的。老人无可奈何、自言自语地说:“忙,忙,忙,忙点好啊。”可以看出老人孤独、悲观、失望的心情。在当今世界上,每天不知有多少父母在苦苦地等候着儿女的归来!十里中心敬老院院长告诉说,在120多位住院的老人中,有30%上的老人患有不程度的“亲情缺乏症”。
清康熙帝在《庭训格言》中说:“朕曾恩,先王以孝治天下,故夫子称‘至德要道’,莫加于此。自唐宋以来,人君往往疏于‘定省’有经年不一见者,独不思朝夕承欢,至天子以至于庶人,家庭常礼出于天伦至理,何尝以上下而有别也?”直译成现代汉语是:”我曾想,先古君王以孝来治理天下,所以孔夫子认为这是最高和主要的德行,没有能超过孝道的。自唐以来,做君主的人,往往疏于对父母的“晨省昏定”,早晚问安,有些人甚至整年没有去拜见一次父母,他们怎么没有想到早晚问安,博得父母的安心和欢爱,这是从天子到百姓,出自天性至理和家庭常规所决定的,哪还有上下的区别呢!可见连颇有所作为,日理万机的康熙帝都常常反省自己和教育为人子女,更何况平民百姓呢!要知道,精神上的摧残与折磨比物质上的困苦更加残忍。正如《远行忆念恩》所颂曰:“死别诚难忍,生离实亦伤。子出关山外,母忆在他乡。日夜心相随,流泪数千行。如猿泣爱子,寸寸断心肠。”《究竟怜愍恩》中颂曰:“父母恩深重,恩怜无歇时。起坐心相逐,近遥意与随。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欲知恩爱断,命尽始分离。”这些诗句说得何等好哇,将父母想念儿女之心表观得淋漓尽致。为了学业、工作和生活必须远游的话,也是应该的,必要的,老人们也是理解和支持的。古人有一句话就是老人这种心态的佐证:“扬名声,显父母,虽远游亦孝,执干戈,卫社稷,早死亦忠。此既忠孝两全也。”作为在外创业干事的儿女,也应充分理解父母的感受,除定期回家“探亲”之外,还应当经常给父母邮钱、寄物、写信、通活,有条件的还可以给父母安上电脑,在网上“面对面”地交流,以免父母担心和思念。干万别“离了家乡忘了亲娘”。(山阳县老龄办供稿)
编辑:于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