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似乎是成长的标准,但如果多才多艺,迷失方向,真的会失去得失。
其实,专注力是一种被低估的能力。
学会专注,价值才能翻倍。
01 欲多则心散,专注才能成事
民谚有道“技多不压身”。就是说多学点,就多一份收获,多一份保障。
却很少有人知道技多不压身后还有一句是“艺多不养人”,告诉我们与其学习无数个技能、技艺,不如扎扎实实地学精一个来得有用,来得受益。
朋友小Z本硕都是金融专业,毕业就进了当地一家小有名气的私企工作。
初入职场的他,连续几次在领导面前碰了壁,便下决心要努力学习,多方面培养自己的技能水平。于是开始报名参加各种与公司业务相关的知识付费社群:商业数据分析、涨薪运营技能、品牌营销策划……
半年多的时间,小Z的身影活跃在各个部门——新媒体部门开会,他能去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市场部组织策划活动,他也去热心帮忙,一直到深夜才离开。
领导看小Z如此活跃,便在一次会议后约谈了他。所有人都在猜测领导会表扬这位新员工,却在不久后得知这位多才多艺的同事被劝退离职了。
原因是一个人不能在自己的岗位做好自己的工作,总是参与别人的工作,既打乱了他人的工作部署,也耽误本职工作的精进。
《鬼谷子》有道“欲多则心散”。
意思就是,想要的东西多了,就容易三心二意,到头来一件事也做不好。
当年,乔布斯重新回到苹果的时候,公司正面临破产。一次会议,他让大家说出接下来应该做的10件事。在经过一番争论确定这10件事后,乔布斯大笔一挥,划掉7个事项,并说道:“我们只能做3件事。”
当你把一件事做好了,其他的事情顺带也就做好了。
专注,是给重要的事情做减法;专注,也是在给美好结局做加法。
02 专注于笨功夫,才是真功夫
成功没有捷径,最快的捷径就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往前走。
我国著名词学宗师夏承焘在谈自己的治学经验时说:“我曾经告诉一位朋友,‘笨’字从‘本’,笨是我治学的本钱。”
“一部《十三经》,除了其中的《尔雅》以外,我都一卷一卷地背过。有一次,背得太疲倦了,从椅子上直接摔倒在地。”
小时候,他家中买不起书,除了依靠图书馆,就是借和抄。在学校读元遗山诗,都一首一首抄录下来,朝夕咏诵;作《白石歌曲旁谱辨》、札词例,他也离不开“抄”的功夫。
正是在自学的过程中,利用各种机会抄书、读书,才为他以后的文学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天才,不过是长期专注于使用笨方法的普通人而已。
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的鲁迅先生,在北洋政府教育部担任佥事期间,生活十分俭朴。住绍兴会馆,屋内除了桌子与书架上堆放着书籍、拓片和画册,再无其他摆设。
整理古籍,反复抄写与校对,对谢承的《后汉书》就用了11种古籍类书校勘,先后抄写四次不同辑本。
鲁迅靠抄书积累起来的资料,集成了《会稽郡故书杂集》《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古小说钩沉》,1920年以后,鲁迅凭此写成了中国小说史的开山之作《中国小说史略》和重要学术著作《汉文学史纲要》。
正应了那句“大巧若拙”。
优秀的人,不过比别人更专注,更肯付出而已。
成大事者,从来都没有捷径。
专注于下笨功夫,才是成事者的真功夫。
李小龙曾说:我不怕练一万种招式的人,只怕一种招式练一万遍的人。
当你身无所长的时候,最快的成长方法就是:俯下身来,专心致志地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我们往往高估着一年可以完成的目标,却低估专注在一件小事上带来的改变。
专注一件事情,心无旁骛才能加速你前进的步伐。
择一事去坚持,时光不会辜负你的每一分专注。
愿我们每一位普通人,都能在漫长岁月中给自己一次出圈的机会。
作者简介:芮子,不忘初心,勇敢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