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牵着我的小手。
给我无私的护理,
在人生的起伏中看到我
被爱包围着。
是你给我真理的火炬。
实现了我出家的道业。
在轮回的漩涡中
获得解脱的希望。
父爱无言,
却是厚重、坚毅,
以父之名,
便成就了一种强烈的责任:
如山王般巍峨,
是我们永远的依靠,
如大树般挺拔,
随时为我们遮风挡雨。
下面的几位父亲,来自古今中外不同的时、空,最终都成就子女出家,他们为我们诠释了父爱的宽广、博大。
■ 四生慈父—— 释迦牟尼佛
在麦积山的133窟内,屹立着具有极高造像价值的塑像——佛陀父子像。这是佛教艺术中难得一见,表现佛陀与家人关系的雕塑作品,雕像把佛陀对罗睺罗的父爱表现得栩栩如生。
释迦牟尼像高大魁伟,其头微微下俯,右手抚摸唯一爱子罗睺罗尊者的头顶,散发着无比温馨的慈爱。造像中,佛的手从臂膀上垂下来,柔若无物,如同生怕碰到什么一般,柔和得让人担心能不能坚持太久。罗睺罗尊者的虔诚需要佛陀的关爱,这又是一种情感的相互交流。佛陀用这种安慰来坚定罗睺罗尊者出家修行的决心,既有父子间慈爱的表达,又有法王希望弟子去努力承担的鼓励。
看到雕像,我们联想到当年罗睺罗尊者拜见释迦牟尼佛时的对话,佛陀用手抚摸着罗睺罗尊者的头顶,安慰他:“你一定要在僧团之中,不要以为自己有特殊之处。”
同世间所有的父母一样,佛陀爱着自己的独子罗睺罗。但他并没有将世间的财富留给他,而是将出世间的宝藏交给了罗睺罗。尊者罗睺罗成为佛陀十大弟子中“密行第一”的大阿罗汉。佛陀既为父亲,又为老师。罗睺罗既为儿子,又为弟子。这种亲密的“父子之情”,超越凡俗,令人赞叹!
■ 送子出家——法海禅师的故事
宰相父亲卓见过人,割舍俗世亲爱送状元儿子出家;状元儿子精勤修行,终成一代高僧不辜父望,这个用父爱谱写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裴休是唐宣宗时候的宰相,他操守严正,著述佛教经典序文颇丰,被宣宗称誉为“真儒者”。裴休的儿子裴文德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皇帝封他为翰林,但裴休不希望儿子少年得志,于是亲自送他入佛门出家,并作了《警策箴》,字字句句劝勉其子精勤向道,莫荒废大好时日。其文摘录如下:
汝及出家须立志,求师学道莫容易;
烧香换水要殷勤,佛殿僧堂勤扫拭。
莫闲游,莫嬉戏,出入分明说处去;
三朝五日不归家,妙法何曾闻一句。
敬师兄,训师弟,莫在空门争闲气;
上恭下敬要谦和,莫轻他人自逞势。
衣食难,非容易,何必千般求细腻;
清斋薄粥但寻常,粗布麻衣随分际。
荣华止在紫罗袍,有道何须黄金贵;
解三空,明四智,要超初果至十地。
礼观音,持势至,别人睡时你休睡;
三更宿尽五更初,好向释迦金殿内。
点明灯,换净水,礼拜如来求智慧;
报答爹娘养育恩,天龙八部生欢喜。
含悲送子入空门,朝夕应当种善根。
身眼莫随财色染,道心须向岁寒存。
看经念佛依师教,苦志明心报四恩。
他日忽然成大器,人间天上犹称尊。
又偈:
江南江北鹧鸪啼,送子忙忙出虎溪,
行到水穷山尽处,自然得个转身时。
这位年少的翰林学士,经不起寺院的苦行生活,但父命难违,只有强忍。有一天,将满腹牢骚以一偈道出:“翰林挑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寺里的住持无德禅师听了,微笑随口说道:“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裴文德从此收摄身心,苦劳作役,成为禅宗史上受人尊崇的一代高僧——法海禅师。
■ “挖断根”的慈舟法师
慈舟上人虽曾结婚,但无子女;在上人这一“门”算是“绝户”了,可是上人的叔兄那一“门”却有五男一女。上人费了几年的心力,把五个侄子一个侄女,统统度出了家。上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是究竟之理;应当是“不孝有三,有后为大”。试想留下后代儿孙,除了“造业”以外,对于祖宗还有甚么利益?所以上人把全家的人都度出家,名之曰“挖断根”。是真超人之见地!
■ 两世开导儿子起信出家
有一种爱,以父为名,从生至生不曾舍离,只为儿子得度正果。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有一位婆罗门与妻子一起过着美好的生活,后来妻子生下一位长相端严的儿子。儿子长大了,对世间各种学问,更是精通无碍。父亲去世后,儿子伤心欲绝,已经成为三十三天天人的父亲开导他皈依佛、法、僧三宝。
听了父亲的教导,儿子心中的烦恼因而解除,神智也回复清醒了。随后,他到世尊前恭敬顶礼,世尊传给他应机的法要,他因而摧毁萨迦耶见,获得预流果。得果后,他再三祈求,希望在佛前出家,受持比丘戒。佛陀答应了,之后,他勇猛精进,灭尽三界所有的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位。
这时,比丘们请问世尊:“世尊,是什么样的因缘使这位婆罗门的儿子,一开始对佛法没有信心,但在听了父亲的教导后,才对佛陀生起信心,跟随佛陀出家,并证得阿罗汉果呢?希望世尊为我们演说前后因缘。”
世尊告诉他们:“其实这个过程不只是现在,在过去生中,他们也是这样的。在贤劫人寿两万岁迦叶佛出世时,印度鹿野苑有一位婆罗门的儿子,世间学问没有不通晓的地方。而这位婆罗门对迦叶佛具足极大信心,在佛前皈依、受戒。死后,转生到天界。儿子无法接受失去父亲这事,伤心得不得了,天天哭喊。这一切被死去的父亲看到了,于是显现在儿子面前,开导他:“你不必这么痛苦。我在迦叶佛前皈依、受戒,死后转生到天界。你也应该皈依迦叶佛,对你以后会有利益的。”儿子听后,就到迦叶佛前皈依出家,临终之时,他发了一个愿:“我在迦叶佛教法下出家,没有得到什么境界,希望我将来能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证得罗汉果位。”
由于他当时所发的愿力,现在已经成熟,所以能在我的教法下出家,成为阿罗汉。当时的父子就是现在的父子,当时的儿子是听从父亲的开导而出家的;今生也是听从父亲的开导,再加上前世他曾经发过的愿力,才得以出家证罗汉果。这就是婆罗门父子的前后因缘。”
6月16日父亲节,
我们一起为天下的父亲祈祷祝福:
祝全天下每一位父亲,
健康快乐,福德美满!
念诵报父母恩咒:
南无密栗多 哆婆曳 娑诃
(nā mó mì lì duō,duō pó yì,suō hē )
今天你给父亲打电话了吗?
有陪在父亲身边吗?
赶快行动吧!
欢迎在留言中讲述你与父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