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巴基斯坦Burdin 10月1日电(记者张超唐斌辉)“谢谢中国兄弟!”这是新华社记者9月29日在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Burdin地区Madley镇接受采访时听到最多的话。
这里是一处洪灾受灾民众临时营地,95顶蓝色帐篷排成6排,帐篷门旁贴着的五星红旗表明,这些帐篷都是中国援助的。
据巴国家灾害管理局9月29日公布的数据,6月中旬以来,强降雨在巴引发的各类灾害已造成1678人死亡,超过3304万人受灾,逾200万间房屋被毁,大量受灾民众流离失所。
9月27日,在巴基斯坦信德省,受洪灾影响的民众聚集在岸边。新华社发
灾情发生后,中国政府驰援巴基斯坦人民,通过各种方式分批运来巴方急需的帐篷、粮食等各类救灾物资。马德利帐篷营地就是分布在全巴各灾区用中国援助帐篷搭建的受灾民众临时营地之一。
这张9月29日的航拍照片显示的是,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伯丁地区马德利镇一处用中国援助帐篷搭建的受灾民众临时营地。新华社记者蒋超摄
马德利镇助理专员努尔·艾哈迈德告诉新华社记者,这处营地临时安置近百户共581名受灾民众,其中包括379名儿童,用中国援助帐篷搭建的临时营地,在马德利所在的伯丁地区还有很多。
“当前多地洪水尚未退去,大量蚊蝇滋生导致登革热等疫病肆虐。”艾哈迈德说,“中国援助的帐篷质量过硬,设计精巧,兼具了防雨、通风、夜间保暖以及防蚊蝇的功能,配合中国援助的防水毡布铺在地上,可以使受灾民众尽可能远离疫病困扰。”
这是9月29日在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伯丁地区马德利镇拍摄的当地儿童,他们生活在用中国援助帐篷搭建的受灾民众临时营地里。新华社记者唐斌辉摄
35岁的受灾农民希罗带着妻儿老小一家8口刚刚搬进营地里生活。在搬进营地前,3岁的小女儿拉莉被蚊蝇叮咬,皮肤上满是疮疤。现在住进中国援助的帐篷里,小拉莉终于能睡个好觉了。希罗说:“中国帐篷坚固牢靠,住在里面感觉很好!”
当地政府还用中国帐篷在营地里搭建起临时医疗服务站。在宽敞的帐篷里,巴基斯坦军医为营地民众免费问诊治疗,发放药品。在医疗服务站旁,用中国帐篷搭建起的临时学校里传出琅琅读书声,前来支教的公立学校教师在崭新的教学白板上写教学内容,逾百名营地儿童坐在铺有防水毡布的地上认真地学习着。
9月29日,在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伯丁地区马德利镇一处用中国援助帐篷搭建的受灾民众临时营地里,义务支教的青年老师给当地儿童上课。新华社发(里兹万·阿里摄)
“正因为中国帐篷搭起来了,我们才得以在这里建起临时课堂。”教师穆罕默德说,“尽管条件艰苦,但孩子们学习热情很高,我们也要尽可能为孩子们提供学习机会。”
采访当天,当地公益慈善组织负责人布哈里来到帐篷营学校,把书包、课本和新鞋子分发给孩子们。“上世纪70年代,我的父亲就到访过中国,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布哈里告诉记者,看到灾区孩子们在中国援助的帐篷里学习,他也要为灾区的下一代出一分力。
9月29日,在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伯丁地区马德利镇一处用中国援助帐篷搭建的受灾民众临时营地里,当地公益慈善组织负责人布哈里(右三)向临时学校里的儿童捐赠新鞋子。新华社记者唐斌辉摄
艾哈迈德说:“中国总是在巴基斯坦最危难的时候率先伸出援手。我要代表当地人民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
采访结束时,营地里的民众纷纷前来和记者告别。人们不断地说着朴素的话语:“感谢中国兄弟!祝福你们!”(报道员:塔里克、阿里;剪辑:孙硕;编辑:马晓燕、鲁豫、贾金明、王雅楠、唐迎、商婧)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