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真实的故事,真名隐藏着。坎坷的人生总是有些温暖,让人心存感激。
九月的一天,天高云淡,风清气爽。杨强家不约而同来了三位客人,俩位堂弟,和一位年约六旬,相貌魁伟的男子。这位男子姓汪,原是一位军人。在办粮户关系时与杨强相识。言谈中直朴的军人透露了家事。老家在偏僻的农村,母病妻弱孩子小,因此牵肠挂肚,在部队难以安心。杨强对这军人非常同情,就帮他把一家老小的户口迁到离他工作不远的街区,还帮忙租下廉价的房子。那军人从此家国俩顾,事业大展,后来成为厂的老总。军人深深感谢这位相助的人,几次赠钱送物以示感谢,杨强拒绝不受。几年前老母病逝,妻子赔儿子到澳大利亚读书,闲下一处房产。军人想以房产相赠,杨强又执意不要,说过去的帮助不过举手之劳。军人无以为报,把深深的感谢埋在心底。昨日意外接到杨强妻的电话,军人从百忙之中匆匆赶来。
一阵寒暄后,他掏出房产证,说房子还留着,没有出手。如今房子升值,就是贱卖也能得十几万元,一双儿女上学的费用不用愁了。杨强起初有点懵,但见妻子频频向他使眼神,心中明白了八九分。杨强百般推辞,不肯接受。军人有点急了:“没你的缘故,我怕早以出手,那时也就不过五万多,如今房子升值,是老天爷在帮你。实在要给就给五万,兹当那时卖给了你!”
杨强妻把房产证死死捏在手里,杨强对妻子的行为十分不满,但考虑房子留下来确实有用,于是说:“房产证可以留下,但价格随着现在算,自己还不起,还有儿女,到时你可千万接受,不要助长了孩子们不劳而获的习气。”
军人总算松了一口气,怀着深深的敬意离开了杨家。
再说俩位堂弟吧,接到父亲的电话,也是为难,都讲自己也不富裕,但父亲听后十分生气,说俩人若不出手相助,他情愿卖掉老宅。他们舍不得老宅,就各张罗一万块钱过来。他们目睹军人的所为,深受感动,觉得自己太卑劣了,还不如外人。他们掏出钱,请哥哥收下,杨强非要立下借据,倆人万万不受说:“一家人本来要彼此相顾,什么借呀还的,父亲知道要骂死的。”
杨强感动地留下泪水,说到亲人相顾,他讲了已鲜为人知的一段往事。
杨强祖上不是南口人,很多年前弟兄俩来到南口,置下田产。哥哥在外做生意,叔嫂在家守业。小叔婚后,媳妇闹着分家,哥哥把外面最好的田产给了他。离开兄嫂的监管,小叔交了一帮狐朋狗友,染上抽大烟,耍大钱的习惯,没几年田产败光。媳妇领着孩子要离他去,那时哥哥已过世,寡嫂闻讯赶来,把小叔一家接回。还说若能改掉恶习,她情愿再分一部分田产给他。弟媳感念嫂子的恩德,说若不嫌弃,愿和嫂子一起过,永不分家了。于是过起了其乐融融大家庭的日子。杨家弟兄有亲情,彼此相顾的故事名扬四方。弟兄俩听了又是一番感动,觉得自己若不出手相助都愧对先祖,杨强妻也特别感动,活面、剁馅张罗包饺子,俩个孩子已回来,热情地喊叔叔。这时突然听到外边车笛鸣响,杨强隔窗一看,叔叔正从车中下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