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妇产科实习小结——妇产科出科自我鉴定自我小结…

时间:2022-12-03 10:40:20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韩亚洞关羽

2021年12月23日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创始人、北京协和医院首位华裔妇产科主任林巧钦医生120周年诞辰日。

12月24日,北京协和医院将隆重举办“纪念林巧稚大夫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向这位大爱无边的“万婴之母”致敬。此前在北京协和医院举办的建院100周年院庆活动中,有关林巧稚大夫的相关内容格外引人注目:70多年前,林巧稚大夫手书的端庄工整的病历,引起广泛关注;根据她的故事创作的《协和的守望:林巧稚和她的医生们》,在“全民阅读”的热潮中成为备受推荐的好书。

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老中青三代妇产人沐浴在林巧稚大夫的目光下,争当新时代的“最美奋斗者”。林巧稚大夫的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名誉主任郎景和教授告诉记者:“林大夫去世已近39年,也许,现今绝大多数医生并没有见过林大夫。但大家都会感觉到她的存在。她仿佛一直都在。这使我想起了一句墓志铭:如果你想寻找他的纪念碑,就请看看你的周围。林大夫过世了,但是在我的心中,她就在我们周围。”

给病人的第一张处方是关爱

2016年9月,82岁的刘燕给林巧稚写了一封迟到52年的感谢信。信中写道:“人还没进病房,笑声先来了:‘胖姑娘在哪里?快抱给我看看!’一位女护士将我刚刚出生的女儿从婴儿室抱出,交到林大夫手中,林巧稚抱起胖丫头,满心喜悦,不由得亲了一下她肉嘟嘟的小脸蛋。”当时刘燕刚刚痛失丈夫,协和医护人员对女儿的关爱,使她重燃起希望。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一天刘燕在电视上偶然看到关于林巧稚的报道,感恩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就有了这封迟到半个多世纪的感谢信。

作为我国妇产科学的开拓者和医学界的杰出代表,林巧稚大夫在她60余年的行医生涯中,亲手接生了数万个小生命,以其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真挚的感情,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许多父母为了感激她救死扶伤的精神,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念林”“敬林”“仰林”。

今年96岁的协和妇产科老主任连利娟自进入妇产科起就跟着林大夫,一直跟了33年。连利娟回忆,当时林大夫有很多助手,但是她每天早晨8点钟一定要进病房。“她进病房转一圈,总医师挨个向她汇报夜里有什么事,产妇分娩情况,收了什么新病人,白天手术的病人夜里情况怎么样,她都要全面了解。”

一天夜里,一个剖腹产产妇因大出血一连做了两次剖腹手术,开腹止血回到病房后仍旧大出血。当时连利娟已经退休,好在她就住在隔壁,于是同事们把她请了过来。连大夫亲自主持了第三次手术。手术开腹仔细查看后,她发现了所有出血部位并顺利止血,病人就平安了。第二天,有人问她:“你上去做第三次手术,病人万一死在手术台上,是要负责的,你想过没有?”连利娟说,我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啊。“林大夫培养出来的医生不会那么去想,她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风险面前总会优先考虑病人利益。”连利娟回忆说。

据郎景和回忆,当实习大夫的时候,林巧稚就愿意为产妇擦擦汗、拉拉手,这是一种不可低估的鼓励;面对贫苦产妇,她将钱偷偷放在她们的枕下,这不是简单的帮助;成为著名专家,她还是愿意摸摸病人的头,掖掖病人的被角。“她的一启齿、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了对病人深切的爱。这种理解和同情就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这是一颗真正的母亲心。”

“虽然我们很多人没有亲眼见过林大夫,但是林大夫的精神永远都在一代又一代协和妇科人的心中传递。”北京协和医院妇儿党总支书记、妇产科学系副主任、妇科肿瘤中心主任向阳告诉记者,协和医院的大夫在查房的时候,不允许说几床几床,一定要说患者的名字;包括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也同样如此。这个细节的背后,体现的正是对病人的尊重。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戴毓欣是郎景和院士的学生,自入科起就听到了很多林大夫的事迹。“我没有见过林大夫,但她留给我的精神财富却很大。医生给病人的第一份处方应该是关爱,这就是林大夫精神的传承。”戴毓欣讲述了她在急诊科的一段经历:一天凌晨2点半,一位50多岁的女性踹门而入,她脾气暴躁,言语尖刻,还拍了桌子。仔细一询问,她患有慢性盆腔痛,长期难以缓解。当天过来看门诊,又在停车场把钱包丢了。尽管她所患的慢性病并不属于急诊范围,而且已经到了凌晨两三点,戴毓欣还是耐心陪着她,帮她支招,她的情绪渐渐缓和下来。“有时候病人需要的就是你坐在对面问问她的情况,耐心倾听她的痛苦。”戴毓欣说。

“林大夫留给我们的财富,现在依然在一代代传承。”向阳告诉记者,每年12月份,科里都会举办林巧稚学术论坛,一代代协和妇产人,都要追忆她们的老主任老前辈,“那是一种精神感召,也是协和妇产人极大的自豪感和幸福感的来源”。

真正的好大夫要临床不要离床

林巧稚大夫强调的另一个医学思想和行医观念,是“实践第一”。她认为,一个临床医生绝不要离开病人。要临床不要离床,离床医生不是好医生。

在一生的行医生涯中,林巧稚大夫始终践行着“临床不离床”的理念,医院和病房就是她的家。她的办公室就在产房对面,产妇一声不寻常的呻吟,她都能敏锐地听出来。外出开会回来,她首先去看的是病人。她还有一个家,在东单的一个小楼上。这与其说是她的家,毋宁说是她暂时逗留歇息的地方。因为在这个家里,一部电话始终连着妇产科。几十年间,它一直牵动着林大夫的心。林大夫曾说:“我唯一的伴侣就是我床头的那部电话,我,随时随地都是值班医生”。

“正如林大夫所说,医生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感情、意愿、要求,有家庭与社会背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看病,不是修理机器。医生,不能作纯技术专家。”郎景和说,几十年来,协和妇产人一直致力于将林大夫留下的好传统带入新征程,到病人床边做面对面的工作,悉心观察、关心照顾病人,而不是只凭数字报告下诊断、开处方。

戴毓欣回忆,她刚开始做住院大夫管病人的时候,每晚睡前都在脑子里过一遍每个病人的情况,上级的指示她有没有遗漏,病人的各种指标和病情变化需要关注的地方她有没有疏忽,第二天早上交班前每个病人她要关注询问哪些要点。

“作为一个临床医生,林大夫非常强调要走到病人身边去,不能脱离病人,要做面对面的工作,仔细观察、关心照顾病人。临床医学是个有着非常鲜明应用科学特点的学科,所以这一点尤为重要。”戴毓欣说。

“林大夫的事迹很多,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那部永远连着妇产科的电话。”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彭澎告诉记者,电话24小时不挂机,已经成为妇产科不成文的规定。“我夜里给上级医生打过几次电话,从来没有打不通的时候。病人有状况,大家撂下电话就会赶到医院来,无论盛暑严冬、刮风下雨还是深更半夜。因为医疗安全最重要、患者最重要。”

在自己的专业里闪闪发光

在向阳看来,作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林巧稚大夫对妇产科最大的贡献是开创了多个亚专业方向,“用现在时髦的术语来讲叫顶层设计。她当年高瞻远瞩的学科规划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是非常前卫的。此后的几任科主任将林巧稚大夫开创的妇产科亚专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在协和做医生,大夫们会遇到来自全国各地患有各种疑难重症的患者,他们带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这里。大夫们也会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正因为如此,对于工作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的大夫们来说,他们的日子是紧张的。大家开玩笑说,在协和做大夫,家一定要近,工作20个小时、回家4个小时,是常有的事。然而,工作在这所颇负盛名的医院里,大家内心深处又是满足的。他们渴盼着像林大夫那样,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里闪闪发光,能够凭借自己平生所学,为患者消除病痛,为世人挽救生命。

“我们这份职业,虽然付出很多,但内心还是有些小欢喜的。”彭澎回忆说:“当我第一次正确诊断病人的时候,当病人第一次说谢谢你彭大夫的时候,会觉得非常开心。当我第一次独立做完手术,而且还能把手术做成的时候,看着躺在面前的患者,一天前还是病人,从明天开始对他而言就是新生,内心觉得很幸福。”

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对专业性要求高,更是一个无法容忍错误的职业,毕竟人命关天。作为大夫,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久前,戴毓欣就遇到了一个特殊案例:一位正常分娩的产妇,临出院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高热等症状。这种情形在顺利分娩的产妇中极为少见。经家属同意进行多科会诊,并没有发现问题。为以防万一,戴毓欣又安排补充了化验检查,并转到血液内科做了骨穿,结果确诊为白血病。经过精心治疗,患者病情逐渐缓解。

在救死扶伤的同时,协和妇产人还通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攻克医学难题,守护妇女健康。这是协和妇产人耳熟能详的一段故事:林巧稚5岁时,母亲患宫颈癌离世。林巧稚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萌生了当一名医生的想法。后来,她不但选择了妇科医学之路,还记住了那个威胁妇女健康最顽固的敌人之一——宫颈癌。1956年,林巧稚提出了“预防为主”的思想,建议以宫颈癌为突破口,开展妇女医学普查运动。她带着助手走街串巷,挨家挨户普及癌症的危害和普查的意义。她还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大规模的妇女宫颈涂片检查,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宫颈癌的筛查让林巧稚看到了庞大的患病人群,但以当时的条件,宫颈癌的治疗手段依然有限。20世纪90年代,协和医院把液基细胞学和TBS分类系统及时引进了中国,提高了筛查的准确性。作为林巧稚的学生,郎景和院士2017年牵头研究适合中国农村地区的宫颈癌筛查技术和方案。四年来,研究成果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并向“一带一路”国家推广。

“医院西门一进门有一尊林大夫的半身像,我们每天在医院里穿梭,生活工作在林大夫的注视之下。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受到林大夫的关心。沐浴在林大夫的目光之下,我们有责任把她的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向阳说。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