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系列」武昌首义史话之七——各方响应
1911年10月10日,武昌省的枪声响起,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孙中山先生和他所领导辛亥革命,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历史记忆。在海峡两岸以多种方式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际,从今天起,本网将连载一组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系列文章,揭秘历史真相,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爱国情怀,以飨两岸读者。各方响应
经过革命党人在湖北深入基层长期准备,武昌首义骤然爆发、一举成功,继而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政府”、制订“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同时进行反抗清军镇压、保卫起义成果的“阳夏战争”(“阳”为汉阳、“夏”为夏口即汉口)四十余日,为湖北各州县的起义、反正,为全国各省市的“易帜独立”做出了先导、争取了时间、起到了催化作用。
清末湖北省设有十个府(下辖六十多县、六州、一厅)、一个直隶州、一个直隶厅。武昌起义后,从10月12日汉阳府辖的汉川县起义、成立“汉川军政分府”,到12月16日革命军迫使驻守荆州的清军投降,六十五天内,湖北省的十个府、一个直隶州、一个直隶厅相继“光复”。具体“光复”情形,大体可分为五种类型。一是革命党人策动新军武装夺取政权,如武昌、汉阳、安陆、襄阳、郧阳、宜昌、施南七府和鹤峰直隶厅;二是革命军武力进攻,迫使驻防清军虽经顽抗终至投降,如荆州府;三是革命党人前往招抚,得到巡防营士兵响应,成立“军政分府”,如黄州府;四是革命党直接招降成功,如荆门直隶州;五是慑于四邻已经反正,地方官随风顺从,如德安等地。此外,武昌起义前夕,被满族亲贵端方带领进入四川的湖北新军第三十一标,到达四川资州时得知武昌起义爆发,由军中革命党人策动杀死端方,宣布起义。湖北各地的起义,直接响应并有力支持了武昌首义。
在全国范围内,武昌起义后,从10月22日湖南革命党人起义响应,到12月2日革命军攻克南京,四十天内,全国有十八省市相继“易帜独立”。按时间先后,10月有湖南(22日)、陕西(22日)、九江(24日)、山西(29日)、云南(30日)、南昌(31日),11月有贵州(4日)、上海(4日)、浙江(4日)、苏州(5日)、广西(7日)、镇江(8日)、安徽(8日)、福建(9日)、广东(9日)、重庆(22日)、成都(27日),12月有南京(2日)。此外,石家庄、滦州、山东、甘肃、河南、绥远、东北三省、新疆等地,或因革命军领导者被暗杀、或因起义战斗失利、或因当地旧官僚搞“假独立”等,对武昌起义虽有响应,但未能成功。纵观各省市独立情形,显见四个特点,即革命党人为起义的主要发动者和领导者、新军官兵为起义的主要力量、各省立宪派基本参与革命党人建立政权的活动、各地实力派和旧官僚多有“被请出山”或“见风附义”者。
革命党人为推翻清朝政府、创立共和宪政,虽然进行大量宣传、发动多次起义,但毕竟军事、政治、组织上的准备都很不足,起义后建立、掌握、巩固政权的力量实在有限;立宪派多为地方各界头面人物,有经济实力、有社会影响、有官绅关系、有公开的活动舞台(咨议局),有对待革命的两面性(为自身利益计,虽在革命高潮时参与其中,但望尽快稳定局面而易向旧势力妥协);旧官僚本是维护清朝统治的“体制内”力量,他们看到清朝难以为继、革命无可阻挡,或“接受劝告”、或“见机而行”,由旧王朝的封疆大吏摇身变为新生政权的重要成员。这样,“易帜独立”后的省市中,新生政权鱼龙混杂,各派势力明争暗斗,权力重心变动频繁。就主体而言,有的为革命党控制政权,如湖北、上海、云南、福建、广东;有的为革命党与立宪派联合掌权,如浙江、四川;有的为立宪派掌权,如湖南;有的为旧官僚掌权,如江苏;有的出现多变,江西、贵州、广西、安徽等。
总的说来,武昌起义后,湖北各地闻风而动,尤其全国各省市纷纷响应并新建政权,对整个辛亥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简言之,既因群起效应,促使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加速崩溃;又因各方妥协导致本该完全革故鼎新的民主革命未能彻底。(作者 珊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