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素材 > 经典语录 正文
【描述洋房的名言】拜诵经典话往昔,荷塘有致散清雅

时间:2023-09-02 作者:佚名

拜诵经典话往昔,荷塘有致散清雅

一、

自春入夏以来,诵咏荷塘荷花的诗文,在报章、在微刊、在自媒体上,让人目不暇接。 有很多令人荡气回肠的美文佳作,读来赏心悦目。这是对时代美好生活的讴歌。

我也曾附庸风雅,写几篇短诗文,但总感意犹未足。于是便找出近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进行品赏,去拜诵那响遏行云、历久弥新的百年经典。

我渴望能为生活注入一些养分。

《荷塘月色》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因而为人们所熟知,并广为推崇,是现代散文中的精品之作。

文章描写的是“圆明五园”之一的近春园荷塘月下的景致,现属于清华园的一部分,位于清华大学校园西面。四面荷塘围绕,曾是皇家苑囿的一处胜景。

作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下了这篇绝世的华章。 现撷取一段共赏: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

这美轮美奂、字字珠玑的文字,惟妙惟肖的描写,构筑起了一幅荷塘月色律动着的美丽画卷,沁人心脾,美不胜收!

二、

斗转星移,时光流逝了四十几年。

我已经不记得中学时代,是否学过这篇课文了。因为我的十年寒窗生涯,是恰逢教育改革的十年。老师和学生皆被裹入到文化革命的洪流之中。学生心里几无“师道尊严”;老师也无心“传道、授业、解惑”。教学相长,成了一种虚妄的奢求。

我就读的是家乡皖西北的一所普通中学。到了高中时,学校便开设了学工、学农、学医和其它社会实践等课程。结果是皆无以成学,文化课自然就荒废了。给我们这一代人留下的是刻骨铭心、荒唐而又酸楚的记忆。

七七年恢复高考,我们一个班应届毕业五十多名同学,只有一人考上了大学,成为天之骄子。大多数同学因学无长进,便与大学无缘。 大家就这样黯然结束了中学生涯,各奔东西,走向不同的人生旅程。

一九七六年冬,在高中应届还有几个月就要毕业的时候,我应征入伍。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一名战士。

这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惊天动地的一年,是改变我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一年。

这一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周恩来、朱德三位巨人相继谢世陨落,是国人悲痛忧伤的一年;这一年,唐山发生七点八级大地震,一座重工业城市,猝然间毁灭殆尽成为废墟,造成近二十五万人罹难,十六万多人重伤,是灾难深重的一年;这一年,我党粉碎了祸国殃民的“四人帮”,从而结束十年动乱,是党和全国人民拨乱反正,开启新征程的一年。

这一年,我们见证了波涛汹涌的历史大事件。

这一年的年末,我步入人生的新起点。

三、

我真正学习《荷塘月色》这篇课文,还是在铁道兵部队的军营里。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为弥补我们这代人文化教育的缺失,部队在工作之余,广泛提倡学习文化课,请文化基础比较好的同志或聘请驻地学校老师进行授课。对符合条件的优秀士兵可推荐报考军校,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我还是在担任连队文书、营部书记时,自学了这篇课文。

在我服役的几年间,正处于军队改革和百万大裁军的过程中,始终未能了却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心有不甘。不过,在人民解放军这个大熔炉里,在铁道兵基层艰苦的环境中,也磨砺了我不泯的向学之心。

集体转业兵改工后,工作之余,我是各类文化补习班的常客。

一九八九年,我有幸参加了全国成人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被铁道公安学院录取,夙愿得偿,喜不自胜。可谓是十年磨一剑。

此时,我已至而立之年。

通过这种孜孜以求,不断学习的过程,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自己,弥补了部分文化基础的不足和缺憾。也为后来的职场生涯提供了有益的助力。

现在退休了,回望自己的过往,便有些安适的惬意。因为,我曾经努力过,无怨无悔。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有不同的风景,人生的不同阶段又何尝不是呢!云淡风轻的佛系生活,大抵是退休一族的常态吧。

四、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不觉间,新冠疫情已持续半年多,现已到了炎夏灼灼的盛暑。

最近,在微信里流传一幅对联:

上联:上半年北京人谁都不见

下联:下半年谁都不见北京人

这虽有些调侃的意味,但也有新冠疫情的反复不稳定和防疫抗疫意识的自觉的含义。

在疫情无常的当下,人们大都深居简出,居家抗疫,活动范围较小,亲朋好友也难得一聚,这大致是目前大家的一种生活状态。

于是,我也便有了时间,经常流连于荷塘湖畔,循着大师的绝唱,去追寻那美丽的风致。

五、

在我居住小区的中央也有一方荷塘,占地约十来亩的面积,成不规则状。

东南一隅是一座二层圆形玻璃公建洋房,有数根硕大的混凝土柱子从水中托起,好像漂浮在湖面上;西面是凸入湖边的广场弧形长廊,荷塘堤岸也随之凹进呈弧形状;其周边便是环湖甬道了。湖边树木茂盛,绿化植被葱茏。整个湖面与周边环境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虽然没有朱自清笔下的“近春园”那么华贵,也没有杨万里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西湖那么壮观,但比起大思想家朱熹所钟仪的那个“半亩方塘”可要阔绰多了。

荷塘中间有两座木条铺就的栈桥,通向对岸,供人们亲水游观,同时,也把荷塘从中分割成了三块,形状各异,倒显得有几分的灵动。我想,设计者可能是受到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诗的启示,寓意我们这个小区,能够造就像朱子那样的大学问家吧。沿湖边的栅栏上,依次悬挂着一块块名言警句与广场廊檐上悬挂的古代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和科学家的画像匾额(如:孔子、孟子、李白、杜甫、苏东坡、祖冲之、张衡、蔡伦等等)相互呼应,营造了浓浓的文化氛围。休闲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文化的滋养。匠心独具,有着丰富的人文情调。

半年多以来,小区的荷塘,从蜻蜓嘤嘤翻飞时的小荷初露,到满池弥漫着淡淡清香的阔叶繁花。这在疫情期间,是我早晚健身、散步经常驻足流连的心仪去处。

六、

清晨,湖边小憩。荷叶上的雨露,在初阳的普照下,晶莹剔透;荷花好似出浴的美人,清新可人。

傍晚,漫步纳凉。微风吹过,伴着蛙声和虫儿的呢喃,荷叶一团团,舞动着妖冶的身姿;盛开的、含苞欲放的花儿,若隐若现,动人心旌。

雨中,怡然揽胜。飘飘洒洒的雨丝,使荷塘泛起阵阵涟漪,一抹氤氲笼罩着荷塘,有着江南烟雨的诗情画意。

不与经典争月色,家有荷塘自风华。

这方小池,大概要陪伴我,度过人生余下的岁月了……

作者:张效忠

责编:方迎欣《白浪情》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meiwen/jingdian/1179305.html

  •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