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素材 > 经典语录 正文
【学以致用的名言警句和例子】学以致用说鬼谷3 反应案例

时间:2023-08-27 作者:佚名

舌战群儒,诸葛亮游说东吴的案例分析

1、善用比喻

比喻法,人人都熟悉,但能比喻得巧妙则不容易。如果能比喻得非常巧妙,能令人回味无穷,极大增强说服力。

 诸葛亮驳张昭(第一段)

 孔明:“鸿鹄之志岂燕雀能知?当年我在隆中躬耕时,每当遇到病重命危之人,总是叫他家人先喂之以稀粥,服用些平和之药物。待至脏腑调和,形体渐渐好转,再用肉食补之,猛药攻之,则病根尽除!如若不然,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之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我主刘皇叔向日兵败汝南,寄寓刘表城下兵不满千,将不过关、张、赵云而已,此正处病危体弱之际。

 【解析】:诸葛亮首先引用陈涉的名言,奠定整段话的基调。再将娓娓道来自己为乡亲看病的过程,接着将刘备治军比喻成看病,说明刘备治军是符合原理的。

 【历史上的例子】:

 【1】(巧妙的比喻)

 齐国上大夫晏婴出使楚国时,楚王故意安排两个士兵押着一个「齐国小偷」从酒席中间过。楚王装模作样地问士兵这个「小偷」的「国籍」后,讥讽地问道:「晏大夫,你们齐国专出小偷的么?」

 晏婴相当冷静地反击道:「我听说橘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正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窃吗?」

 楚王只得苦笑着说:「圣人是不能随便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2】(经典的比喻句子)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作为君王,必须在心里先有百姓,如果以损害百姓来奉养自身,就好像割自身的胳膊或屁股的肉来喂自己的肚子,肚子虽然饱了,而身体却死亡了(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明宣宗想废掉皇后胡善祥,与大臣们商量。其中,大学士杨士奇明确表示反对:「臣对于皇后,犹如孩子侍奉父母。现在皇后是母,群臣是子,为子的岂敢讨论废母!」(今中宫母也,群臣子也,子岂当议废母!)

 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顾维钧代表中国申明山东是中国领土,提请和会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在发言中说出「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句名言,被《费加罗邮报》等多家重要报纸引用。

【3】

 楚国派大军侵犯齐国,齐威王就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但齐威王仅准备了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看了哈哈大笑,但他也不直说齐威王的礼物少,而是另说了一个故事来委婉提出。

 淳于髡说:「今天我从东边来时,看到路旁有个祈祷田神的人,拿着一个猪蹄、一杯酒,祈祷说:“高地上收获的谷物盛满篝笼,低田里收获的庄稼装满车辆;五谷繁茂丰熟,米粮堆积满仓。”我看见他拿的祭品很少,而所祈求的东西太多,所以笑他。」

 齐威王听懂了淳于髡的弦外之音,就把礼物增加到黄金千镒、白璧十对、驷马车百辆。淳于髡带着如此丰盛的礼物前往赵国,得到了赵王拨来的十万精兵,千辆裹有皮革的战车。把楚国大军吓得连夜退去。

2、强调事实

 有一句法律格言叫做「当事实对你有利时,多强调事实;当法律对你有利时,多强调法律。」

 诸葛亮此时用的也是类似的道理,事实不利的地方(曹操势力强、刘备多败仗),他就用强调道德的方法来盖过。

 但既然刘备也还是有拿得出手的胜仗纪录(博望坡之战),那诸葛亮肯定更要一再强调。汉献帝本人都承认过刘备的皇亲身份,诸葛亮更要把此事强调。

 【1】诸葛亮VS张昭

 诸葛亮驳张昭(第二段)

 孔明:新野小县,民少粮亏,城池不固,如此之少的兵力,如此残破的城郭,军士未曾训练,粮草仅能维持数月。然而,博望之火,白河之水,使曹军大将夏侯惇、曹仁等辈心惊胆裂!我看,管仲、乐毅用兵,未必过此。至于当阳之败,数十万百姓扶老携幼相随,刘皇叔不忍心弃之,因此日行十里,不思进取将江陵,甘于同败,此乃大仁大义也。

 【解析】:诸葛亮表示,刘备还是能打胜仗的,而且是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打胜的,更加难得。而且刘备还有保护百姓的仁慈之心,更是一位值得追随的主公。

 

【2】诸葛亮VS陆绩

 孔明:(走向陆绩)请安坐,听我一言。曹操即为曹相国之后,则世为汉臣矣。而今曹操乃专权横行、欺凌君主,不但蔑视皇帝,亦藐视祖宗。不为汉室之叛臣,亦为曹氏家族之叛逆。刘皇叔乃堂堂帝胄,当今天子按宗谱赐爵,并亲口称‘皇叔’。何为无可稽考?且高祖出身亭长,而终得天下。织席贩屦又有何耻辱可言呢?公乃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

 陆绩:“你!”

【解析】:刘备的皇亲身份是得到皇帝承认的,如假包换。而曹操的曹参后代身份即使为真,那就说明他就更不应该背叛汉室,更应该被讨伐。

【历史上的例子】:

【1】(肯定一个方面)

 吴起本在鲁国任职,但因娶了齐国妻子被怀疑,吴起便杀妻解套。但这样一来,吴起更被鲁国人鄙视,只有离开鲁国,投靠魏国。

 魏文侯问中山相李克:「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李克说:「吴起贪财好色,但用兵即使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因此魏文侯才任命吴起为将军。

 注:司马穰苴原名田穰苴,是齐国田氏王族的庶支,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田穰苴的事迹不多,但在唐肃宗时被列为武庙十哲(另九人是:张良、孙武、吴起、白起、乐毅、韩信、诸葛亮、李靖、李世勣),在宋徽宗时被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2】(以事实为依据)

  唐玄宗李隆基想把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升为尚书,但宰相张九龄认为不妥,反对升迁牛仙客。唐玄宗又想封牛仙客食邑,张九龄依然反对。这使得唐玄宗大怒:「难道事事都由你说了算吗?」

  张九龄叩头谢罪说:「陛下不认为我无能,使我为宰相,所以朝中大事有不对的地方,我不敢不直言。」(强调宰相的职责)

  唐玄宗又说道:「你嫌牛仙客出身贫寒,那么你的出身有什么高贵呢?」

  张九龄说:「我不过是岭南地区一个十分贫贱的人,不像牛仙客出生于中原。但是我在台阁中,掌管诰书诏命已有许多年了。牛仙客原本是边疆地区的一个小官吏,目不识丁,如果委以大任,恐怕难服众望。」(再次强调事实)

  唐玄宗无语以对。

  【3】

唐朝著名诗人李贺因避父亲的名讳(李贺父亲名叫李晋肃,「晋」和「进」同音),而不能参加进士科考,同时期的韩愈对此十分愤慨,于是写下《讳辩》一文论述此事。

韩愈在文章里举了丰富的例子:

父亲的名字叫晋肃,儿子就不能参加进士科的考试,假如父亲名“仁”,儿子就不能做人吗?

周康王钊的孙子,就是昭王(钊昭同音)。曾参的父亲名晳,曾参不避讳昔字(晳昔同音)。

周朝时有个人叫骐期(两字同音),汉朝时有个人叫杜度(两字同音),他们的儿子如果要避讳只能把姓也舍去。

汉朝避讳武帝的名,把「彻」改为「通」,但没有把车辙的「辙」改作别的字。避讳吕后的名,把「雉」叫做「野鸡」,没有为避讳把治天下的「治」改作别的字。

3 揭老底

这一招比较损,辩论人要比较了解对方的经历。可拿对方过去不光彩的历史来调侃之,我特意截取了虞翻和陆绩的面部表情,可看到两人被诸葛亮翻旧账时表情有多么尴尬。

【1】诸葛亮VS虞翻

虞翻:“君败于当阳,寄穷于夏口。仓皇逃窜,几乎无藏身之地。现只身过江,求救与我东吴。竟然说不惧,真是大言欺人也。”

众谋士大笑。

孔明:“这不是虞翻虞仲翔吗?你笑得太早了。试想刘皇叔以数千仁义之师,怎能抵挡百万残暴之众。然而我全军上下一致齐心抗敌,虽历遭惨败仍浴血拼斗。而今江东兵精粮足,又有长江天堑。可有人却劝说其主屈膝投降,不顾天下耻笑。与此相比,刘豫州真不愧为不惧曹贼之人!当年仲翔在会稽太守王郎帐下就曾劝主投降孙策,不想如今归顺东吴后,又要劝主降曹,看来是旧病复发矣。”

【2】诸葛亮VS陆绩

陆绩(字公)站起来:“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犹为相国曹参之后。刘玄德自称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世人只知其为织席贩屦之徒,何足与曹操抗衡哉!呵哈哈……”

孔明:“呵呵……(转向鲁肃)鲁大人,此公莫非是当年当年袁术席间盗橘子的陆郎陆公记?

在剧里,陆绩左顾右看,表情相当尴尬。

【历史上的例子】:

【1】

   西晋灭掉吴国后,残暴的吴国末帝孙皓被迁到洛阳。 西晋大臣贾充(贾南风之父)讥讽孙皓:「听说阁下在南方挖人眼睛,剥人面皮,这是什么样的刑罚?」

孙皓说:「有做为臣子却弑杀他的国君以及奸险狡诈不忠的人,就对他用这种刑罚。」

贾充听后,沉默不语,非常的惭愧。

【2】

晋武帝司马炎最宠爱的妃子是贵嫔胡芳,胡芳是大将军胡奋的女儿。有一次,司马炎与胡芳玩樗蒲,在争棋子领先的过程中,司马炎被伤到了手指。司马炎大怒道:“真是个将种!”(「将种」意为:将门的后代,司马炎此时用这个词对胡芳表鄙意,类同民国时期的「丘八」。)

胡芳反唇相讥:「北伐公孙,西距诸葛,难道不是将种?」胡芳指的便是司马炎的祖父司马懿,司马懿当年就是大将军,北伐公孙渊,西距诸葛亮。

司马炎甚有惭色,照他的逻辑,那他也是「将种」。

【3】

万历帝宠爱郑贵妃,想立郑贵妃之子朱常洵,不想立王恭妃(偶然临幸一次的宫女)所生的朱常洛,但这遭到群臣的反对,万历帝之母李太后也不赞成。

一日,万历帝进入太后宫里待候,李太后又一次向他问原因。万历帝没多想,直接回答:「因为朱常洛是宫女的儿子。」

李太后勃然大怒:「你也是宫女生的!」吓得万历帝惶恐,伏在地上不敢起来。

注:李太后当年只是泥瓦匠之女,十五岁就被送到裕王府作侍女,服待王妃陈氏。李侍女被裕王朱载垕宠幸,生了长子才被升为侧妃。裕王继位成隆庆帝后,陈氏封为皇后,李氏封为贵妃。李贵妃之子继位成万历帝后,陈皇后和李贵妃同时升为太后。

反应之 诸葛亮口才学 补充

  4、强调道德

强调道德,是一种起到掀桌子效果的反驳方法。无论对方说了多长一番话,有理有据,只要道德立场有偏差,都能直接以「你说的话不道德,我不听」或「你说的话价值观不对,我不听」全盘否定之。

但有的时候,奸人也会把「强调道德」变成「道德绑架」的损招。

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对于战争一直有类似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思想。所以诸葛亮作为主战派,就能很容易从道德层面攻击主和派的东吴众谋士。

刘备又以仁德著称,诸葛亮就能以「主公是仁慈不是失败」为刘备的失败辩白,让质疑刘备能力的张昭等人无力反驳。

再后来,诸葛亮骂王朗也是靠强调道德这招,从「无耻老贼」、「断脊之犬」直骂到「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把王朗活活骂死。

举的例子只有张昭和薛琮,但实际上诸葛亮舌战群儒,对每一个都是如此攻击。

比如诸葛亮对步骘的「君等未见曹操一兵一卒,便闻风丧胆,畏惧请降。如此还敢嘲笑苏秦、张仪么?」诸葛亮对虞翻的「可有人却劝说其主屈膝投降,不顾天下耻笑。」

【1】诸葛亮VS张昭

张昭:“听说刘豫州三顾茅庐,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并立誓要席卷荆襄之地。可是,如今这些地方尽皆归属曹操,不知先生对此有何见解?”

众谋士附和:“对,有何见解?”

孔明:“在我看来,夺取荆襄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刘琮年幼,听信佞言弃城投降,致使曹操得逞。方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之辈可知也。”

【解析】:正史里「刘表让荆州」存疑,合理的解释是:刘表当时只是让刘备摄政或只是试探刘备。就算真按三国演义的演绎,刘备多半只有拒绝。因为他得到了荆州也无法实际统治之,蔡氏家族等本地豪强他根本治不住。如果刘备要直接攻打刘琮占领荆州,以他当时的实力,成功可能性太低。诸葛亮偏偏就用「同宗之情」为幌子为刘备的失败找理由开脱,弦外之音就是刘家人的事不由你姓张的来议论。还故作神秘,表示刘备屯兵江夏是有大大的战略意图,只是张昭你太LOW,看不穿。

【2】诸葛亮VS薛综

薛综:曹操现在是天下三分而有其二,取代汉朝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规律。我们不必违背历史潮流,做无谓的抵抗。

孔明:薛敬文,你怎么能说出这种无父无君的话呢!人生活在天地之间,首先就应该做到忠于君主、孝敬父母。你既然是汉朝的臣子,居然说出这种无父无君的言论!不配和我说话,请你不要再说话了! (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

【解析】:曹操这方势力强大本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诸葛亮就直接避开这一点,用忠君爱国思想把薛综批判一番,狠狠地指责薛综。无论曹操实力再强,哪怕占了天下十分之九,就因为他是篡权者,你薛综就没有理由捧他。你捧他你就没有资格跟我诸葛亮讲话,你薛综不配!使得薛综相当羞愧,哪还再敢回话。

【历史上的例子】:

【1】(强调道德)

宋仁宗欲废第一任皇后郭氏,因为郭皇后曾得罪过宰相吕夷简,吕夷简不失时机地落井下石,但大多谏官们极力反对废后。

御史中丞孔道辅前往中书政事堂,与吕夷简争辩。吕夷简说到:「废后一事,不是本朝首创,古已有之,汉朝和唐朝都有先例。」把汉景帝汉武帝唐高宗等曾废后的皇帝摆出来当挡箭牌。

孔道辅怒斥道:「大臣应该引导君王为尧、舜那样的圣主,为什么偏偏要引汉、唐失德事作为标准?」使得吕夷简无语应对。

【2】(以道德掩饰)

在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上,道光帝更中意有才干的六子奕訢,而不是平庸的四子奕詝。奕詝的老师杜受田颇有心机,从旁指点奕詝如何避开自己的短处。

有一次在南苑狩猎,所有的皇子都跟随。六子奕訢猎到的猎物是最多的,四子奕詝一箭也没发,道光帝一问,奕詝回答到:「这正是初春时节,鸟兽都在繁育中,我不忍心杀生来破坏自然和谐。」

道光帝很高兴,于是秘密敲定了奕詝为继承人。道光帝去世后,奕詝继位成为咸丰帝,奕訢遗憾地只成为恭亲王。

【3】(反例:道德绑架)

唐德宗时期的奸臣卢杞,因为太子太师颜真卿不愿依附自己,而一心想除掉颜真卿。恰逢节度使李希烈发动叛乱,卢杞便建议唐德宗派颜真卿去做安抚工作。

卢杞说了一番特别冠冕堂皇的话:「李希烈的叛乱,如果能让有学识的重臣向他讲利害关系,可以不兴师动众。颜真卿三朝元老,忠诚正直刚强决断,正是最恰当的人选。」

唐德宗也被糊弄过去了,下旨让七十六岁高龄的颜真卿前往叛军所在地。颜真卿便被李希烈扣押住,被折腾恐吓了许久,才被缢杀。三军将士听到消息,纷纷痛哭失声。

5、知识渊博

论点要用论据来支持,知识渊博(特别是读史多)就能使自己的论据鲜活,有说服力。

比如大臣们上奏折,或是向皇帝进言,通常就是先从四书五经里找理论依据,再从历史上找相关史事做例子。

诸葛亮的历史知识渊博,一来可以自己拿历史人物举例,二来可以从对方举的历史例子里找到漏洞反击之。

【1】诸葛亮VS张昭

张昭的话

张昭笑曰:“这就是先生言行自相违背了。先生自比管乐,可知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乐毅扶持微弱之燕国,攻下齐国七十余城,此二人真乃济世之才也!可刘豫州未得先生之时,尚能纵横寰宇,割据城池;然而,先生自归了刘豫州之后,曹军一出,则弃甲抛戈望风逃窜。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几无容身之地……可见刘豫州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初也,难道管仲、乐毅果如是乎?在下愚直之言,请先生勿要怪罪。”

诸葛亮的反击太长,故分隔三段来解析,其他两段在接下来两节。

诸葛亮驳张昭(第三段)

寡不敌众,胜败乃兵家常事。昔日高祖曾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这难道不是韩信的谋略吗?如此看来,国家大计,社稷安危,必须要靠有主谋的人;而并非那些夸大其词,无理狡辩之徒。那些以虚荣自欺且欺人者、坐议立谈自以为无人可及者、而临危应变却百无一能者。此诚为天下耻笑耳!”

【解析】:诸葛亮拿汉朝老祖宗刘邦举例,刘邦在楚汉之争时,先是输得一塌糊涂,后来还是在垓下彻底击败项羽,为刘备当前的失败辩解。诸葛亮拿韩信举例,是为了回击张昭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2】诸葛亮VS步骘

步骘:“难道先生想仿效苏秦张仪鼓动如簧之舌来游说我东吴吗?”

孔明:“子山兄以为苏秦、张仪仅仅是说客吗?岂不知他二人是真豪杰也!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为秦国宰相。二人皆有匡扶国家之大智大勇,非比那欺弱怕强,苟安避祸之人。君等未见曹操一兵一卒,便闻风丧胆,畏惧请降。如此还敢嘲笑苏秦、张仪么?”【解析】:步骘把诸葛亮比做张仪和苏秦,有讥讽之意。但诸葛亮不否认,进而用苏秦和张仪的政绩,来表明自己的游说并非只动嘴不动手。又再次攻击一回东吴主和派,认为他们是没胆量之辈,没资格看不起苏秦张仪。

【3】诸葛亮VS严畯

严畯(字曼才):“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不是正论,诸公不必与之计较。请问孔明先生治何经典?”

孔明:“我从不做那种寻章摘句,引经据典的学问。那是迂腐书呆子们的事情,与兴邦立业毫无关系。自古以来的大贤们,也未必治什么经典。商汤的宰相伊尹,当初不过是个耕地的奴隶;兴周的姜子牙曾作渭水垂钓之渔夫;至于后世张良、陈平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也没听说他们治什么经典。可叹如今书生们张口经典、闭口古训,整日忙碌于笔砚之间。我看这些人恐怕只会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

【解析】:严畯想攻击诸葛亮没治过经典,诸葛亮便连举伊尹、姜太公、张良、陈平四个「没有治经典仍有政绩」的人物来反驳严严畯。

【4】诸葛亮VS程秉

程秉(字德枢):“听公之言,口气甚大,未必真有实学。恐为天下儒者所笑耳!”

孔明:“既然说起儒者,可知道儒者有君子、小人之别么?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公正,斥邪恶。既能恩泽于当时,又可流芳于后世;而小人之儒则不同,专攻笔墨文章,只会雕虫小技。可谓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而胸中实无一策。试看杨雄,才华横溢,修辞作赋名盖一时。然而奸贼王莽篡权,他不顾廉耻,屈膝投靠,最后落得个跳楼自杀的下场!此等小人之儒,就是日赋万言,又有什么可取之处呢?亮知德枢兄乃汝南大儒,也拜读过兄长《周易摘抄》之大作。但愿兄能做君子大儒,忠君爱国;切莫效仿杨雄等小人之儒,留下千秋万代之骂名啊!”

【解析】:程秉想代表天下儒者来批判诸葛亮,诸葛亮就拿西汉时期的著名辞赋家扬雄为例(正确的姓氏为扬),说儒者有文化未必有政治节操。

【历史上的例子】:

【1】(拿历史人物举例)

吴王夫差攻越国,勾践败退到会稽山,派文种求和,表示愿意为奴投降。夫差有所松动,伍子胥不同意,拿当年夏朝少康复国的往事作例,劝夫差不可放过勾践,勾践会像当年的少康一样复国的。夫差不听,仍与越国订下合约。

二十二年后,风水轮流转,夫差被勾践逼至姑苏山上。这回夫差派了公孙雄求和,公孙雄脱去上衣跪着请求,勾践心有不忍,几乎要同意和战。但范蠡在一旁提点勾践,不能放过这个大好机会。勾践还是最终灭掉了吴国,夫差自杀。

注:少康是夏朝遗腹皇子,父王相被寒浞派人杀死,怀孕的母亲从墙洞逃出去,躲回娘家把少康生下来。长大后的少康经过一番努力,联合各方势力,最终灭掉寒浞和他的两个儿子,重新登上夏朝王位。

【2】(驳对方历史例子的漏洞)

贞观十年,有人向唐太宗打小报告,说三品以上官员对魏王李泰不敬。唐太宗就召集三品以上的官员,大加批评,还举例隋朝时亲王能随便打骂一品以下的官员,扬言自己也能让皇子们有样学样(我若教之,岂不能折辱卿等?)。

房玄龄等人都被吓到了,只有魏征严肃地反驳唐太宗。强调大臣对朝廷的重要性,即使大臣有错,也应该唐太宗亲自处罚,还轮不到李泰来动手打大臣。最重要的是,折辱大臣会危及江山,隋朝亲王是能打大臣,可他们不就二代而亡了么?

唐太宗听了魏征的一番高明大义的话,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3】(驳对方历史例子的漏洞)

吕光,前秦太尉吕婆楼之子,是十六国时期后凉建立者。 吕光刚平定凉州的时候,他的参军段业向他指出 :“明公您施用刑法太严峻了。” 吕光回应到:“吴起当年刻薄寡恩,但楚国因此强大,商鞅当年刑律森严,但秦国因此振兴。”

段业反驳到:”吴起自己被杀、商鞅全家遭到屠戮,都是因为他们残酷到了极点。明公您才刚刚开始创建大业,效法学习尧、舜还恐怕不能成功,竟然去仰慕吴起、商鞅那样的治理方法,这难道是本州的百姓所期望的吗!”

吕光肃然变色,感谢段业的这番衷告。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meiwen/jingdian/1176739.html

  •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