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素材 > 经典语录 正文
【有关有教无类的孔子名言】《论语》十大思想内涵之《诲人不倦》 与有教无类相似的名言

时间:2023-06-26 作者:佚名

诲人不倦——科学的教育理念

孔子的教育理念含有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述而不作等,这涉及了教育者、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治学思想诸多方面,可谓全面、科学;“诲人不倦”是教育者应有的教学态度,是孔子全面、科学的教育理念的一种鲜明的体现。

[内涵解读]

1.因材施教(《〈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2题)

“因材施教”是指根据不同人的不同基础、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孔子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充分了解学生德行、才智、个性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宏观把握上,他按照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分科教育,定向培养,使学生身通六艺,却各有所长。就具体的教学过程而言,孔子则对学生的问题视不同对象给予不同的回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以利于学生发挥各自的才能去学习,去践履。

2.述而不作(《〈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3题)

所谓述,就是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而这正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恢复周礼的需要。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张与这种政治态度恰恰相应。

述而不作的主张可从下面几点分析:(1)在述与作的关系上,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各领域内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生活不断进步。因此,从总体来说,述而不作的主张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2)但另一方面,述又是作的基础。创新的前提是对前人成果的学习和吸收,离开这一点,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不可能获得成功。(3)述不是对前人成果奉若神明,原封不动,而是根据时代要求和后来的认识对原有文化进行新的整理,在对资料的选择处理中渗透着整理者的观点和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述也是一种形式的作。

3.启发式教育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体现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处于急于解决而又尚未弄清楚的矛盾心理状态,孔子认为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的问题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成熟,处于想说但又难以表达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孔子认为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这就是“发”。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法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出现的两种矛盾心理状态,以及对这两种矛盾心理状态的正确处理方法。

4.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是指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没有区别,而不是指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两者是有所区别的。

[相关成语]

1.诲人不倦:教人时不嫌疲劳。形容教导特别耐心。

2.有教无类: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3.安贫乐道:安于清贫,乐于实践自己所信奉的思想。古代思想家所提倡的立身处世的态度。

4.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同类事情。即“一隅三反”。

5.述而不作:只阐述前人的学说,自己并不创新,指没有新的见解。

6.信而好古:信奉并爱好古代文化。

7.爱素好古:爱好朴质,不趋时尚。

8.闻一知十: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9.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了合适的安置。各自得到所需的东西。

10.告往知来: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

11.切磋琢磨:古代把加工兽骨、象牙、璞玉、金石分别称为切、磋、琢、磨。后比喻道德学问上的互相研讨、砥砺。

12.绘事后素:指先有白色的底子,才能进行彩绘。比喻礼乐产生于仁义之后,或比喻做事先从简单做起,然后逐步深入。今也比喻有良好的质地,才能进行锦上添花的加工。

[论语摘译]

1.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孔子说:“人的天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而使品行智力相差很远。”

2.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孔子说:“对任何人都给予教诲,没有种类的区别。”

3.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用四种内容来教育学生:历史文献,社会实践,待人尽心竭力,办事诚实可信。

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译文:孔子说:“说到圣和仁,那我怎么敢当?只不过在这上面做起来不厌烦,教别人不懈怠,只可说是如此罢了。”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不能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一方给他看而他不能联想到其他三方,就不再教他了。”

6.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子路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世,(应该先听听父兄的意见,)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冉有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就去做。”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就去做吗’,先生说‘有父兄在世’;冉求问‘听到就去做吗’,先生说‘听到就去做’。我闹不明白,大胆地问一问。”孔子说:“冉求做事畏缩,所以要促一促他;仲由勇气过人,所以要压一压他。”

7.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译文:孔子说:“传述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姑且私下把自己比为老彭。”

下列各项是对孔子教育思想内涵的具体解读,请将前面“论语摘译”中与各项有关联的原文序号填在对应项后括号内。

A.孔子主张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不要因为人的高下、贵贱、智愚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

B.孔子强调教学的启发诱导原则,认为假如学生未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就不勉强施教。(  )

C.孔子注重因材施教,即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定向培养。(  )

D.与孔子“复古”的政治立场有关,孔子在治学上倡导“述而不作”,但实际上,孔子在综述古代文化中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是“述而作”。(  )

参考答案:A项,2;B项,5;C项,6;D项,7。    

[即时体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材料二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万章句上》)

(1)材料一中“礼后乎”说明了礼仪和仁义的内在关系,即          。子夏与孔子的对话体现了师生之间的        教学原则。

(2)两则材料中,孔子和孟子对解读《诗》都有自己的见解,请比较二者的异同点。

答:                                  

参考答案:(1)礼以仁义为基础  教学相长(互教互学)

(2)①相同点:二者都不拘泥于《诗》文辞的本身,而是挖掘其背后(深层)的意义。②不同点:孔子更加注重《诗》的教育功能,常用《诗》中的文辞打比方教育弟子。孟子则更注重作者的思想和感受,解读时更加注重自身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子夏问道:“‘美好的笑容多动人啊,黑白分明的眼睛多传神啊,洁白的底子上绘彩文啊。’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彩绘的事后于白底子。”子夏说:“那么礼仪是不是后于仁义呢?”孔子说:“启发我的是卜商啊!从此可以跟你谈论《诗》了。”

材料二 解说《诗经》的人不要拘泥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泥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才是懂得了阅读作品的正确方法。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meiwen/jingdian/1079556.html

  •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