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近臣,以其所为主
名句的诞生
孟子曰:“吾闻观近臣1以其所为主,观远臣2以其所主,若孔子主痈疽3与侍人4瘠环5,何以为孔子!”
———万章章句上
完全读懂名句
1﹒近臣:在朝的臣子。2﹒远臣:外省的臣子。3﹒痈疽:人名,也有写作雍渠、雍锄、雍睢,卫灵公宠幸的宦官。4﹒侍人:侍奉君王的人。5﹒瘠环:人名,齐景公宠幸的宦官。
孟子说:“我听说过,观察在朝的臣子,看他所接待的客人是什么样子;观察外来的臣子,看他所寄居处的主人是什么样子。如果孔子寄住在痈疽和仆人瘠环家里,把他们当做主人,怎么还能算是孔子呢?”
名句的故事
一日,孟子的学生万章不知道从哪边听说了孔子在卫国所发生的事情,因此像是发现伟人秘密似的兴冲冲跑去问孟子:“有人说,孔子在卫国的时候住在卫灵公所宠幸的宦官痈疽的家里;在齐国,又住在宦官瘠环家里,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不,不是这么回事,这是好事者编造出来的。”又说:“当时孔子在卫国寄住在仇由家,弥子瑕的妻子与孔子的学生子路的妻子是姐妹。受卫灵公宠爱的弥子瑕曾对子路说:‘孔子来住在我家,卫国卿的职位就可以得到。’子路把这话告诉给孔子。孔子说:‘由命决定。’孔子做官与不做官,根据礼义行事,能不能得到官职,说要‘由命决定’。如果寄住在痈疽和宦官瘠环那里,这便是无视礼义、命运了。”孟子赞赏孔子能够拒绝住在卫国疡医痈疽和齐国太监瘠环的家里,也能够抵抗美男子弥子瑕的诱惑。
由孔子住的地方,孟子延伸出来上面那一段话:“想了解一个人的品行、道德如何,只要他观察接待的客人是什么样的人,或者如果他是外省的臣子,就观察他借住的地方的主人是什么样子,就可以了解他是什么样的人了。如果孔子是那种会寄住在痈疽和宦官瘠环家里,把他们当做主人的人,那么孔子还会成为孔子吗?”
其实,孟子要说的,也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类似道理,如果孔子总是和像痈疽、瘠环这类的人混在一起,怎么可能会变成大圣人呢?
历久弥新说名句
无论古代或现代,对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都非常重视,和什么样的人混在一起,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因此不可以不小心谨慎。一手让秦国强盛壮大的商鞅,只为了想要让自己有展现才华的机会,找了名声不是很好但却是秦孝公宠臣的美男子景监,帮他引介。连这样子的短暂交往,都会被历史家司马迁给记上一笔,说他“因由嬖臣”(嬖臣:受到宠幸的近臣),做了污辱自己的事情。
而不只是一般人可以透过他招待的客人,与去作客的主人,来判定这个人的正直与否。就连万人之上的国君,会接近、任用什么样的人才、臣子,不仅会影响他的功业,也会影响他的品德。秦国不只是在战国时期曾经奋发图强、广纳贤才,早在更之前的春秋时期,秦穆公就曾经做过洗心革面的动作,欲生聚教训,把秦国变成一等一的国家。想要富国强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人。于是具有远见卓识的秦穆公,广纳贤才不分尊卑贵贱界限,甚至选用别国前来投奔的人,还重用已经是70多岁老翁的百里奚。
百里奚是春秋时虞国人,年轻时因为家贫,去替人家放牧牛羊,后来在虞公手下任职大夫。晋献公灭虞后,百里奚和虞公都被俘虏。当时正好秦穆公向晋国求婚,晋献公就把百里奚当做陪嫁的奴隶送给秦国。百里奚觉得很委屈,就趁机逃跑了,结果竟被楚国的人逮捕。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是一个很贤能的人,就用五张黑羊皮赎回百里奚。虽然百里奚已经70岁了,秦穆公仍然非常恭敬地向他请益国事,百里奚说:“我是亡国之臣,哪值得请教呢?”秦穆公说:“虞公没有重用先生,所以才亡国的;这不是先生的过失啊!”两个人谈了三天,秦穆公非常欣赏他,请他为相。几年以后,秦国就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因为百里奚是用五张黑羊皮赎回的,秦国的人就称他为“五羖大夫”。
秦穆公接近一位七十老翁,而汉献帝时的名士蔡邕则是接近一位14岁的年轻人,把他奉为上宾。有一次,蔡邕家里宾客满堂,忽然仆人进来禀报有一位叫王粲的人在门外,蔡邕慌慌张张跑出去迎接,把鞋都穿倒了(“倒屣相迎”)。大家见到这个让主人手忙脚乱的客人,居然只是个十几岁、身材弱小的孩子,都大感惊讶。蔡邕则补充说:“这孩子资质卓越,我都比不上。我还要把家里的藏书文章都送给他。”(“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三国志》)
由秦穆公与蔡邕所接待的客人,我们应该可以知道这两个主人也是气度非凡、超越俗见的智者。
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名句的诞生
孟子曰:“君子深造1之以道2,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3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4逢5其原6。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离娄章句下
完全读懂名句
1﹒造:培养。2﹒道:方法、道理。3﹒资:积累、蓄积。4﹒左右:身之两旁。5﹒逢:遭遇、碰上。6﹒原:同“源”,本也,水之来处。
孟子说:“君子遵循一定的方法来加深造诣,是希望自己有所领悟。自己有所领悟,掌握得就比较牢固;掌握得牢固,就能够积累深厚;积累得深厚,便能取之不尽。所以,君子总是希望自己有所领悟。”
名句的故事
战国时期知识蓬勃发展,对学习也特别感兴趣,也连带尊师风气也盛行。与此相应,还出现了专门维护师道尊严的文章《弟子职》。而孟子对学习也很有自己的心得和看法,他认为学习不只是用功就可以的,还要讲究方法。
孟子认为学问的根基要扎实,要能左右逢其源,随手拈来都是学问,必须透过“自得”。所谓自得,指的是透过自己亲自去体会、领悟,这种透过“自得”的知识,才能掌握牢固;而能“掌握得牢固,就能够积累深厚;积累得深厚,用起来就能够取之不尽、运用自如”。
如果不是透过“自得”而来的知识,其实只是一种类似背诵式、填鸭式的死知识,这样的知识没有体会、没有反思,只是外在的知识,而不是自己的知识,也很难能够举一反三、左右逢源。
孟子主张真正经得起考验的知识,是不拾人牙慧,不人云亦云,而是以自己的独到体验来获得属于自己的亲知,从而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而任何知识的独创性,正是来源于这种“自得”的升华。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任何的学习,不但是要透过亲自领悟,也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外在的装饰或功名。
历久弥新说名句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发自内心地学习、求知,发自内心地真心学习、体验,就是自得。即使是大圣贤孔子,在学习的时候,也还是像小学生一样认真。
孔子曾经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一连学了十天,也没增学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回答说:“我已会弹此乐曲了,但还没有熟练地掌握弹琴的要领。”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又说:“你已掌握弹琴的要领了,可以学些新曲子。”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内涵。”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再次对孔子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不久,孔子显得肃穆沉静,深思着什么,接着又心旷神怡,显出视野宽广、志向高远的神态,说:“我体会出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师襄子恭敬地离开位置,给孔子拜了两拜,说:“我老师告诉过我,这是《文王操》的曲子。”(《文王操》相传是周文王所作的琴曲名。)
看到孔子学习的时候居然这么认真,不禁让人有点动容与肃然起敬。连他这么优秀的人都还这么认真学习,更何况我们这些资质平庸的人呢。更让人惊讶的是,不只孔子,还有清朝的康熙皇帝也是好学一族。十七八岁时,读书过劳,以至于咳血,但康熙仍不肯休息。31岁首次出门下江南,仍然手不离书,到了夜半三更,仍不废读。甚至,正当国家快丢了的三藩之乱的当时,翰林院奏请休息几日进讲,康熙皇帝都不答应,理由是他认为:“读书一卷,即有一卷之益;读书一日,即有一日之益。”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名句的诞生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1由2,放3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告子章句上
完全读懂名句
1﹒弗:不。2﹒由:走、经过。3﹒放:放任、失去。
孟子说:“仁是人的本心;义是人的大道。放弃大道不走,失去本心而不知道寻求,真是悲哀啊!有的人,鸡狗丢失了倒晓得去寻找,本心失去了却不晓得去寻求。学问之道没有什么,不过就是把失去的本心找回来罢了。”
名句的故事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比起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一个更彻底的弱肉强食,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时代。如果孔子在各国还会维持表面仁义礼治的春秋时期,都无法受重用、推行仁道,而必须回家写书,那么孟子的仁义之说就更被当成是外星人的语言,连听都听不懂了。
不过,固执的孟子还是坚持只用一种语言,他说:“仁是人的本心;义是人的大道。放弃大道不走,失去本心而不知道寻求,真是悲哀啊!有的人,鸡狗丢失了倒晓得去寻找,本心失去了却不晓得去寻求。学问之道没有什么,不过就是把失去的本心找回来罢了。”
如果心没了,纵使拥有全天下的财富,也是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孟子认为,找回自己散逸的心是一切学习的开始。而孟子也不懂为什么人如果丢了任何再小的东西,都会着急想立刻去找回来。可是丢了像“心”(善心)这样贵重的东西,却反而一点都不在乎。
历久弥新说名句
东汉中期以后,朝政腐败、官吏贪污。但是在安帝时,享有“关西孔子”美誉的杨震,即是当时的一股清流。某日他被任命为太守,在赴任途中时,县令王密突然来访,因为他与杨震曾有师生情谊,因此秉烛畅谈至深夜;突然王密从怀中取出10斤黄金,并称仅是感念杨师之教诲,而别无他意,不料杨震却回答说:“你应该把这份心意回报给朝廷、百姓才对。”但王密仍然赖皮地说:“现在是深夜,不会有别人知道此事的,你还是收下黄金吧!”杨震一听站起来,大声喊叫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了当场愧得无地自容,尴尬地离去了。后来人们就称杨震为“四知”先生。这位“四知”先生的心,即使在晚上,也没有暂时遗失不见。
被孟子骂“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杨朱,虽然派别不同,但对于“找放心”却有相类似的看法。有一次,杨朱的邻居丢失了一头羊,他就带着亲戚去寻找,后来又请杨朱的家僮一起去追羊。杨朱问:“只不过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呢?”邻居说:“因为岔路实在太多了。”过了一会,家僮回来后,杨朱问:“寻到了没有?”家僮说:“没找到。”杨朱又问:“这么多人去找,为什么还被它逃掉呢?”那些人懊恼地说:“岔路中又有岔路啊!我们不知道羊的去向,所以只好回来了。”杨朱听了后怅然若失地说:“那么人的心是否也会因为歧路太多而找不回来呢?”而“歧路亡羊”也变成很有名的成语,比喻事物复杂多变,如果没有专心致志、没有正确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名句的诞生
孟子曰:“西子1蒙2不洁3,则人皆掩鼻4而过之。虽有恶人5,斋戒沐浴6,则可以祀上帝。”
———离娄章句下
完全读懂名句
1﹒西子:指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这里以她代指美女。2﹒蒙:遭受、遭遇。3﹒不洁:污秽之物。4﹒掩鼻:遮盖住鼻子。5﹒恶人:貌丑之人。这里主要是与西子的美丽相对。6﹒斋戒沐浴:在祭祀或举行重要典礼之前,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夫妻不同房,严守戒律,以示虔诚庄敬。
孟子说:“就算是像西子这样的大美人,如果她沾染上污秽恶臭的东西,别人也是会赶紧捂着鼻子逃开。虽然是一个面貌奇丑的人,如果他吃素沐浴,则也同样可以祭拜上帝。”
名句的故事
本篇名句孟子主要是要说明“内在美”比“外在美”还重要。不过,即使像孟子这样正直严肃的人,还是晓得大美女西施这一号人物的存在,因此以她为例说明。
孟子用对比的方式说:即使像西施这样的大美女,如果不洗澡不洗头、邋邋遢遢的,那么即使脸长得再妖娇动人,路人见了,还是会一边捂鼻,一边快步逃开。不过不知道是因为当时没有像钟楼怪人加西莫多这样著名的丑人,举例大师在这里就举不出例子来,就只泛称“恶人”。他说:但即使面貌丑陋之人,如果他每天吃素沐浴、修养自己,则上天一样会接受他的祭拜,并为他祝福。
其实,面恶、面美与心善、心恶,不必然是相关联的。面恶既可以心恶、也可以心善,毕竟,外在美是先天的,而内在美才是由自己来决定和掌控,可以选择让它变得美或不美。总之,要当一个路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蒙不洁的西子,还是当一个可以祭祀上帝、人人喜爱的钟楼怪人,这抉择应该不难,无须太多的挣扎吧。
历久弥新说名句
若说西施(西子)是中国四大美人之一,那么战国时齐国的无盐女钟离春可说是中国四大丑女之一。她皮肤如漆、卯鼻结喉、长相奇丑,年过四十尚未嫁人。一天,她跑去找齐宣王,要求服侍他。齐宣王后宫佳丽三千,国色天香比比皆是,见到如此胆大的一个丑女,一时忍不住掩口大笑。不料,钟离春却神色自若,一本正经地说道:“危险啊!危险啊!”
齐宣王这才止住笑不解地问她:“何事危险呢?”胆识过人的钟离春于是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分析时政起来,她列举出齐国存在的四大隐患,并指出如何一一整治,听得齐宣王目瞪口呆,醍醐灌顶而肃然起敬,于是真的下令娶她为妻,迎为王后。
这种“面恶心美”的故事还真不少。《韩非子》一书曾记载一个关于美与丑的故事。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杨朱有一次经过宋国东部一家旅店,旅店老板有两个侍妾,一个长得很美,一个却长得很丑,杨朱以为那个美丽的一定比较得老板的宠爱,后来,他才发觉他完全错了。
经过他仔细询问,才知道原来那个长得美丽的,虽然空有美丽的外貌,性情却十分骄纵、傲慢,可能是自恃其美吧,态度总是很蛮横,像是别人都对不起她似的。反观那个丑妾,虽然容貌不好,却有谦和的性情,总是温柔待人,因此客人都很喜欢她,而主人也是对她疼爱有加。杨朱知道了就转头对弟子们说:“行善事,却不存着行善之心,这样做很难能够不招人喜爱的。”(“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有一则网络上的笑话也跟美丑有关,西湖是中国十大美景之一,但是一旁却出现了丑陋的高耸水泥建筑,来到这里的游客都指手画脚地批评这个建筑的丑陋,其中一位文人模样的游客看到后则很斯文地说出:“西湖有了这样个建筑,真可谓‘西子蒙不洁’!”
大孝终身慕父母
名句的诞生
孟子曰:“人少1则慕父母,知好2色,则慕3少艾4。有妻子则慕妻子。仕5则慕君。不得6于君则热中7。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万章章句上
完全读懂名句
1﹒少:去声,年幼的时候。2﹒好:去声,喜欢。3﹒慕:爱慕,依恋。4﹒少艾:艾,美好也;少艾,指年轻美貌的人。5﹒仕:当官。6﹒不得:失意的意思。7﹒热中:躁急心热的意思。
孟子说:“人在年幼的时候,爱慕父母;懂得喜欢女子的时候,就爱慕年轻漂亮的姑娘。有了妻子以后,便爱慕妻子;做了官便爱慕君王,得不到君王的赏识信任,便心里焦躁难受。不过,最孝顺的人是终身都爱慕着父母的。到了50岁还爱慕着父母的,我在伟大的舜身上见到了。”
名句的故事
舜是古代著名的皇帝,他不但是个好皇帝,而且还是个孝子,但是他父亲、继母并不喜欢他,所以他常常不快乐,一个人跑到田里面哭泣。
即使他已经获得了天下,这是人人想得到的,但却不足以消除他的忧愁;即使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许配给了舜,这是人人都很羡慕的,但仍然是无法让他快乐起来。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舜一直无法讨父母的欢心,因此,总是一辈子心里懊恼,像是走投无路的人找不到归宿似的。
因此孟子就大大称赞了舜一番:“具有最大孝心的人,是能终身都眷念着父母的。到了50岁以后还眷念父母的,我在伟大的舜身上看到了。”
舜的孝顺确实前无古人能比、后无来者可追,称之为大孝,实至名归。他的父亲瞽瞍受到舜后母与其他子女的影响,竟然全家人联合起来三番两次要陷害舜。不是叫他去掘井,然后落井下石,就是叫舜去修屋顶,然后放火烧屋。但是舜不但不生气,还觉得是自己的问题才让父母讨厌的,反而更加孝顺。这样的大孝难怪圣人孔子亚圣孟子,都要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了。
历久弥新说名句
据说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的严复也曾经写了一篇“大孝终身慕父母论”的文章,而受到当时福建船政大臣沈葆祯的赏识,以第一名进入福建的马江船政学校,可见孝道一直是中国文化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孝道是由儒家所大力倡导鼓吹的,孔子一边推行孝道,一边当他的大司寇时(大司寇是处理司法之官),有人就编排出这样一个挑战:让孔子遇上一件“父不慈、子不孝”的案件。
这天,孔子来到大堂,刚刚坐定,门外就传来一阵吵嚷声。底下的人报告说:“外边有父子俩来告状,是父告子、子告父。”这一老一少破衣烂衫、灰头土脸,到了大堂,便吵吵嚷嚷地争着诉说。孔子脸一沉道:“父不父、子不子,成何体统,老者先说。”那少者赶紧闭了嘴,低下头听老者陈述。
原来,这一老一少家里只有他们两个人,老者贪嘴、少者懒惰,家中一贫如洗,爷俩常常为了吃喝问题而争吵打闹。这一幕,早上又上演一次,结果就拉拉扯扯闹上了公堂。
孔子听了,又气愤又无奈,走下大堂,在窗前沉思了片刻,然后下令:“把他俩都给我关进大牢里去。”告状的爷俩想让孔子给个公平合理的判断,没想到不分青红皂白就要投进大牢,双双连喊:“冤枉!”但只见孔子对衙役们说:“把老头子押进新牢,把年轻的押进旧牢,不准给饭吃。”
老者被关在新牢里,一个劲地唉声叹气。突然,梁头上传来一阵叽叽喳喳的叫声,原来是一窝燕子,老燕子衔小虫从牢窗里飞进来,喂给雏燕。老燕子从早到晚,飞进飞出,从不间断。老者一边饿得昏头转向,也一边看得入了神。
而儿子待的旧牢里,又暗又潮。少者趴在窗口,看见院中央有棵大槐树,树上有个老鸹窝,小老鸹正给老老鸹喂食。原来老老鸹生下小老鸹18天眼睛就瞎了,无法觅食,于是小老鸹就负起喂养的任务。这样一连看了三天,老老鸹“咂咂”的叫声,让儿子不禁想起还待在牢里的父亲也没饭吃呢。
第四天,孔子升堂。从牢里提出老者和少者,这爷俩一见面,在大堂上抱头痛哭,一旁的衙役们个个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只有孔子自己心里清楚,脸上微微露出了笑容。姑且不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是孝道对中国人的影响可是从此无远弗届。
古今关于孝道的故事,多得说不清,关于孝道的笑话,这里倒是附上一则。有一位糊涂县官,要判处一个打家劫舍兼杀人的大盗,县官看案卷,查知该犯人之父三年前因为谋财害命而被斩首,当下立即下堂,将大盗扶起,并向其跪拜,众人大惊,以为县官神志不清了,只见县官琅琅说道:“儒家说‘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令尊死了三年,如今你继续为盗,不改父志,可算孝子,可敬可敬!”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名句的诞生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1,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尽心章句上
完全读懂名句
1﹒事故、灾患。
孟子说:“君子的乐趣有三种,但是统治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无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君子有三种乐趣,但是统治天下并不在其中。”
名句的故事
在《史记》中,司马迁写到孟子,就叹道:“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接着又说:“利,诚乱之始也。”利益二字,即是混乱的根源;司马迁有此感叹,更何况身处于功利为主的战国时代的孟子?然而,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中,孟子总是反其道而行,不谈利,只谈道德、谈人性。孟子认为,人要求自我实现,就要对社会作出贡献。但若有志难伸、无路可走时,又该怎么办?孟子要我们追寻内在的力量。
于是孟子说,真正的快乐未必完全是靠外在成就,比当帝王更快乐的事有三样: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在这三样快乐中,一是取决于天意,一是取决于他人,唯有第二样是只要反求诸己,人人都能做到的。孟子更进一步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提出的三件乐事,看似简单,却是追求人生充实与快乐的内涵。
孟子亦跟孔子一般,是个以教育英才为乐的好老师。孔子“有教无类”,孟子则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之化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显然,孟子是将教育与家庭平安、心胸坦然并列,甚至超过王天下。
这是一种道德实践的自乐之道,正如同颜回的“居陋巷,不改其乐”,内心对道德实践的喜悦,与外在环境是无关的。孟子虽认为士人亦应该回馈社会,造福人民,但不应依赖政治;事实上,这君子三乐正是孟子一生奉行的写照。
历久弥新说名句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后来衍伸出“俯仰无愧”、“当之无愧”、“问心无愧”等成语,皆有立身端正,上对天、下对人皆无愧于心的意思。《镜花缘》中说:“对得天地君亲,就可俯仰无愧。”抬出“天地君亲”,颇有指天立誓之感,更让人感到说这句话的人坦荡荡的胸怀。
曾说“新闻就是求生存”的新闻界大佬王洪钧先生,向来是个乐观务实的人。有一回美国新闻自由调查团来访问,当时英文仍不甚灵光的王洪钧举手发问,事后却遭同学哄笑,但他不以为意。“我心中却认为只要他听得懂,我俯仰无愧。”做事自信满满的王洪钧始终相信,成功的先决条件是肯定自己。
人生有各种目标,每个人得扮演各种角色,如何算是完成?如何才能扮演得称职?我们无法对自己下评断,能自我要求的,唯有“俯仰无愧”了。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名句的诞生
孟子曰:“人之患1,在好2为人师。”
———离娄章句上
完全读懂名句
1﹒患:害处、短处、毛病。2﹒好:去声,喜欢。
孟子说:“一个人最大的毛病,在于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名句的故事
孔子曾经说过:“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只要弟子愿意学习,并准备简单的拜师礼物,孔子就愿意教诲他。孔夫子如此的“诲人不倦”,甚至可以说他“好为人师”,为什么到了孟子的口中,“好为人师”就变成了“人之患”呢?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的主角在于这个“好”字,之所以会“好”,症结始于“自以为是”的毛病,无关乎“能力”是否真正可以为人师。孔夫子当然不是因为收到学生的礼物,就决定收人家为弟子,而是重视弟子本身的好学态度,孔夫子的能力也实可以广收学生。但是,好为人师者,讲的是一个人不谦虚、自以为是、喜欢指导别人,用现代话来形容就是“半瓶水响叮当”。
朱熹在《孟子集注》中,引用王勉的话来诠释:“王勉曰:‘学问有余,人资于己,以不得已而应之可也。若好为人师,则自足而不复有进矣,此人之大患也。’”意思是说,求知、求学的目的在于丰富自我,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拿出来应对他人,如果喜欢当别人的老师,则容易自我满足而不会求进步,这就是人的最大毛病了。因此,孟子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提醒我们,为学做人要保持谦虚的态度。
历久弥新说名句
清朝《廿二史考异》的作者钱大昕,写了一篇文章《与友人论师书》,便对“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有所反省。他说:“古之好为师也以名,今之好为师也以利。”意思是说,古人因为求名声所以喜欢当别人的老师,现代人(指清朝)则是因为利益所以喜欢当别人的老师。文章中,钱大昕自己也承认,年轻时也有追求名声的念头,后来便引以为戒,即使是有利可图,也不敢去做。
2001年香港的《苹果日报》刊登了一篇署名李怡的文章《跑步之喻》,内容提及董建华问台北市长马英九先生,为什么他的民调可以高达七成,当时有人开玩笑地替马市长回答说:“多打篮球,多跑步!”作者李怡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他说:“在绝对权力的体制下产生的首长,难免会陷入柏杨所说的‘三作牌’。‘三作牌’就是‘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总是要做高高在上的‘皇上’,做人民的长辈,做‘人之患’,即‘好为人师’。”李怡认为马市长常打篮球、常跑步,表现出与民众一样的生活作息,而非好为人师,他像是市民的朋友,因此才会得到如此高的民调。
在《慈济月刊》第385期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泰雅族姆姆》。作者许礼安医师这样写道:“所谓‘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以前总是自认为‘我是医师’,听到有人叫‘医生’,还有点觉得被贬低了地位。从事安宁疗护工作之后,才深刻体会到:在死亡面前,我什么都不是,病人才是老师,我只是学生。”不论你是什么样的“师”,你所面对的对象,才都是你真正学习的源泉,也是我们获得生命动力的来源。
今茅塞子之心矣
名句的诞生
孟子谓高子1曰:“山径之蹊间2,介然用之3而成路。为间4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5子之心矣。”
———尽心章句下
完全读懂名句
1﹒高子:齐国人,原为孟子的学生,后来因故离开。2﹒山径之蹊间:径,小路;蹊,人走出来的小路。山径之蹊间,指山边的小路,宽度只容许一个人行走。3﹒介然用之:介然,指意志专一不旁骛,在此延伸为“经常”之意。用,行走。介然用之,即常常去走。4﹒为间:没多久。5﹒茅塞:被茅草所塞住。
孟子对高子说:“山间小路,即便只容许一个人行走,只要常常去走,也会变成一条大路,但只要过一段时间没去走动,道路就会被芒草给塞住了。现在,茅草已经塞住了你的心了。”
名句的故事
此章乃是孟子劝高子求学要有恒心,绝对不可一曝十寒、中途而废。同样在《尽心篇》,孟子也说过类似的话,“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意思是挖井挖得再深,没挖到泉水就放弃,这口井依然是一口废井。
从“今茅塞子之心矣”衍生的成语,则是意义相反的“茅塞顿开”。因为,如果没有“茅塞”,又如何“顿开”呢?于是有论者认为,儒家本身是一种“解敝”之学,即为“解除蒙蔽之学”。
荀子也认为解蔽是学子的重要课程。但他特别指出,蒙蔽是多方面的,“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于是学习与思考也必须多元化,才能破除各方面的蒙蔽。
然而,孟子这段话却也造成历史上一段著名的文字狱。作家金庸的先祖查嗣庭,在江西任考官时,便以此章作为考题之一,雍正皇帝认为是在说他坏话,以“讪谤文字”将他治罪,他因此死在狱中。不过,也有其他不同的记载,说查嗣庭出了文出《诗经》的“维民所止”,“维”、“止”被认为是砍掉“雍”、“正”的头,因此惹祸上身。
历久弥新说名句
孟子以山路来比喻人心,并主张唯有勤学不辍,才能不让自己的内心荒芜。在佛家禅宗历史上,神秀与慧能则以镜台来比喻内心。神秀写下此偈,“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但慧能并不同意神秀的见解,颂下此一千古名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秀的说法与孟子相近,神秀认为心是明镜台,唯有时时将明镜台擦拭干净,不要使尘埃招惹本心,但是慧能此偈并未见性,强调顿悟,才能直接明心见性。因为两人主张不同,禅宗因此分裂成为南北两宗。
许多人都认为慧能的境界远远超过神秀,实际上每个人的根性不同,有人得靠顿悟,有人则得靠勤修才能渐悟,只有方法途径不一,并无高下优劣之别,否则将沦为不用努力的借口。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名句的诞生
孟子曰:“夫人必自侮1,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2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离娄章句上
完全读懂名句
1﹒自侮:侮是轻慢、伤害之意,自侮就是言行不检点而招来侮辱。2﹒太甲:《书经》篇名,分上、中、下三篇。
孟子说:“大凡一个人,必定是自己先有轻慢自己的行为,然后别人才会来侮辱;一个家必定是自己先不珍惜、自己先破坏,而后别人才会来破坏;一个国家必定是内部互相争斗攻打,然后他国才会乘机来攻打。《书经·太甲篇》说:‘上天降下的灾祸,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灾祸,那就不能活命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形。”
名句的故事
孟子对于仁德的要求是很高的,他始终认为,一个言行不具备仁德的人,是无法和这个人讲道理的。他举出孔子的话为例,水清人家就用来洗帽子的丝带,水浊人家就用来洗脚,有这样的区别,都是水本身的问题呀。而一个人家不愿意和他谈论道理的人,也是他自己招致的问题,因为他本身的条件让人无法与他交谈。
所谓自重者人恒重之,一个人如果不先做出轻慢的行为,他人是没有机会可以侮辱他的;而家庭也是一样,如果自己先破坏了,别人自然不会珍惜;推而言之,一个国家一定是自己内部先混乱,才会让别的国家有攻打的机会。孟子还提出《书经》中的话来加强他的观点:“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意思是说,大自然给人们造成的灾害,人们尚能逃避而继续生存;但是人们自作的灾祸,却是无法逃避惩罚的。
这句名言的意义在于,祸福不仅是由人,而且祸福还是相生;祸与福皆由人本身的行为所造成;祸与福也是一体两面,互相依存的。孟子乃期勉为人君王必须谦冲为怀,抱持仁义,方能有明亮的眼睛,审时度势,顺天道而行,不致为自己的国家人民带来不必要的灾祸。
历久弥新说名句
晏敦复是晏殊的曾孙,宋朝的贤臣,与秦桧同时做官。按照规矩,随侍君王左右的侍从拜访宰相离开时,宰相应该送出门几步,但是晏敦复看到秦桧从没有送过。事实上晏敦复一直认为秦桧是“奸人相”,不是很愿意跟他同朝,常常告诉别人:“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因此决定调离京城以外的地方,年71岁善终。(《宋史·晏敦复列传》)
清德宗时期的军机大臣文祥,负责总理各国事务,因此对于清廷当时的外交局势,颇感忧心,便上疏皇帝。文祥认为:“夫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物必先自腐而后虫生焉。”西方向清朝叩关的不仅是经济贸易、科学、政治体制,还有火药炮弹,如果不先自强,怎么能够抵抗外侮?就如同物体一定是先腐败了,所以虫才有办法侵蚀它。文祥又说:“中国之有外国,犹人身之有疾病,病者必相证用药,而培元气为尤要。”(《清史稿·文祥列传》)文祥的话,表现出清朝中国人当时倚老卖老的自大心态,居然把外国人当做是疾病来看待,怪不得终至清末,都一直疲于“抵抗”。如果当时中国人不是把西方人当做“病”来抵抗,而是用接受、进而转化与吸收,或许中国的今天是别有天地的。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传出要邀请港星周星驰担任兼职教授一职,校内声浪不一。其中该校哲学系博士生王达三便向访问他的记者表示“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这是人民大学商学院的堕落。后来王达三写了一篇《大学、大师、大腕———谈周星驰兼职教授事件》刊登在《中国青年报》(2005年1月12日)上,他进一步强调,思想文化和学术知识是有一定的底线,并不是名人为所欲为的特权,因为“学有所长,术有专攻”,周星驰可以继续做明星和大腕,但是没资格做教授。
根据报载,周星驰踏入该校校园时,受到很多影迷的热烈欢迎,但是大家也搞不清楚周星驰能够在这个学校教些什么。甚至有人在报上提出“学校尊严”,对这件事情提出质疑。其实,不论是政治、学术或是自身,不论是哪个领域,都要抱持“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的座右铭,兢兢业业,才能获得自重与自强。
爱人者,人恒爱之
名句的诞生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1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2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离娄章句下
完全读懂名句
1﹒异:不同。2﹒恒:总是。
孟子说:“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保存东西的不同。君子把仁保存在心里,把礼保存在心里。仁爱的人爱人,有礼的人尊敬人。爱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人的人,别人就经常尊敬他。”
名句的故事
我们平常常听到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名言,就是出自孟子的口中。即使孟子身处战国这样一个“强凌弱、众暴寡、智诈愚、勇苦怯”的时代,他还是背着理想四处去传教,主张要爱人与敬人。
孟子认为,我们每个人都要以变成君子为自己的目标。君子是什么样子的人呢?他说:“假设有个人以粗暴蛮横的态度对待我,那么君子一定会先反省自己:我对他一定还有不仁或不礼貌的地方,要不然他怎么会这样对我呢?如果反省过后,自问是有做到仁、尽到礼的,但那人的粗暴蛮横依然如此,君子必定会再反省:我待他一定还没有尽心竭力。”
换言之,君子会想尽办法去爱人、敬人,长存爱人、敬人的心,并且不断地反省自己是否做到爱人、敬人。如果经过反复再三,确认自己的确有做到爱人、敬人,那么问题可能就不是出在自己,而是对方的问题了。然后,孟子说这时候君子就会说:“这不过是个狂人罢了。像他这样,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对于禽兽又有什么可责难计较的呢?”
孟子似乎常常把没有爱、没有仁、没有义理的人,比拟为禽兽,不知道这是不是骂人的话,不过还好孟子总是不断地鼓励、激励众人,人人都有机会可以变成尧舜,换言之,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不变成禽兽。要在尧舜两位皇帝跟飞禽走兽之间做选择,相信没有人会选择后者的。
历久弥新说名句
英国的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曾说:“每一次遵从美德行事,纵没有增加快乐,也可减轻焦虑。”遵从美德行事,其实不仅仅只有减轻焦虑而已,甚者,还有机会可以得到天下。
“尧舜禅让”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名君让贤的故事。舜是具备了什么样的德行,使得尧能够将掌管天下的大权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传给舜呢?答案就是舜遵从美德行事,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而舜却是别人不爱他,他依然爱人;别人不敬他,他依然敬人。
舜的母亲很早就过世,父亲瞽叟的新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象。后母和象都很讨厌舜,想方设法要陷害舜,甚至连舜的亲生父亲瞽叟都受影响,也对舜恶行以待。一次,瞽叟叫舜修理仓房,等舜进去了,瞽叟居然就从外面放火焚烧仓房,还好舜及时从窗户逃走了。后来,瞽叟要舜挖井,等舜进入井底,象和瞽叟就用土把井填了,结果舜居然又大难不死,从另一边开了一条通道逃出来。但是象和瞽叟仍不知情,以为舜已经死了,都非常高兴。象对父亲说:“主谋是我,我愿意把舜的牛羊仓廪分给你,舜的妻子和琴归我享用。”象搬到舜的卧房居住,又弹他的琴。这时候舜进来了,象又惊慌又恼怒,说:“我正想你想得厉害啊!”舜说:“你若这样就太好了。”舜依然孝顺父母、友爱弟弟如旧,就好像完全没发生过这件事情一样。(《史记》)
当尧年老时询问四方诸侯谁能接替帝位,四方诸侯便推举舜:“他是个盲人的儿子。他的父亲愚昧,母亲顽固,弟弟傲慢,而舜却能与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好,使他们不至于走向邪恶。”由于舜是个平民百姓,所以尧也不敢贸然就将一个国家交给舜,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并让自己的九个儿子和舜共处,想从两个女儿的言行举止以及舜的待人处世态度来观察舜的德行。结果娥皇、女英不但诚心服侍仍以耕田种地为生的舜,而且完全没有天子之女骄傲怠慢的态度,对待舜和其他亲人都是谦逊恭敬,时时处处想着如何做好媳妇的责任。另外,尧的九个儿子在与舜的相处之中,变得更加敦厚慎行。
当舜到历山耕种时,历山的人变得非常大度,都能让出自己的田界;当舜到雷泽捕鱼时,雷泽的人也变得非常大方,都能让出自己的住所;当舜到黄河沿岸做陶器时,黄河沿岸出产的陶器则变得没有一件是粗制滥造的。尧看到舜不但能把家里的一切安顿得很好,又能感化妻子与周边的人,就确定了把天下交付给舜应该是一个聪明的选择。姑且不论,舜是否得到天下,他的“以仁存心,以礼存心”的精神确实颇令人动容。